一种旋转式拉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8010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11
一种旋转式拉篮,包括上开口的篮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柱、支撑枢接座、旋转支撑座、主动侧支撑臂、从动侧支撑臂、滑动止位杆和二个托盘;托盘与所述篮体的底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支撑枢接座的连接座与支撑柱固定,从动铰接板上的支撑枢接轴与支撑枢接座上的轴孔转动配合、从动轴与从动侧支臂的从动轴座转动配合、从动枢接支撑轴座与一托盘上的支撑轴转动配合;主动侧支臂的主动轴座与主动铰接板上的主动轴配合、主动枢接支撑轴座与另一托盘的支撑轴且转动配合;滑动止位杆与从动支臂上的导向杆孔固定,滑动止位杆与导向止位孔滑动配合。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使用时,转动篮体即可,篮体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拉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设在柜体内的拉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技术,一拉篮通过抽屉导轨固定在前开口的柜体内,使用时,拉篮前后移动,抽屉导轨承重。存在问题:抽屉导轨承重,易变形,使用寿命短;拉篮的外侧端下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式拉篮,它具有操作方便,而且使用方便的特点。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旋转式拉篮,包括上开口的篮体,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支撑柱、支撑枢接座、旋转支撑座、主动侧支撑臂、从动侧支撑臂、滑动止位杆和二个托盘
[0005]支撑枢接座包括与支撑柱连接的连接座、轴套和导向板,导向板上设有贯通导向板的导向止位孔;
[0006]旋转支撑座包括横向杆、固定在横向杆一端的主动铰接板和固定在横向杆另一端的从动铰接板,主动铰接板上固定有主动轴、从动铰接板上设有从动轴和支撑枢接轴;
[0007]主动侧支臂一端设有主动轴座、另一端主动枢接支撑轴座;
[0008]从动侧支臂一端设有从动枢接支撑轴座、另一端设有导向杆孔,位于从动枢接支撑轴座和导向轴孔之间且与导向轴孔相邻的从动轴座;
[0009]托盘与所述篮体的底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支撑枢接座的连接座与支撑柱固定,从动铰接板上的支撑枢接轴与支撑枢接座上的轴孔转动配合、从动轴与从动侧支臂的从动轴座转动配合、从动枢接支撑轴座与一托盘上的支撑轴转动配合;主动侧支臂的主动轴座与主动铰接板上的主动轴配合、主动枢接支撑轴座与另一托盘的支撑轴且转动配合;滑动止位杆与从动支臂上的导向杆孔固定,滑动止位杆与导向止位孔滑动配合。
[0010]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拉篮,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气弹簧,气弹簧的壳体部的封闭端与导向板枢接,杆体部有悬空端与滑动止位杆枢接。
[001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拉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的下端分别设有环形卡槽;
[0012]所述主动轴座和从动轴座包括轴座、轴承和卡簧,轴座的中部设有轴孔,轴孔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轴承腔;
[0013]轴承设在轴承腔内,主动轴或从动轴与轴承的内圈固定,卡簧与环形卡槽嵌合并与下端的轴承贴合。
[0014]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拉篮,其特殊之处在于:从动铰接板上设有从动轴和支撑枢接轴在一条直线上且与所述篮体左右方向的直线平行。
[0015]本技术一种旋转式拉篮,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使用时,转动篮体即可,篮体
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之一。
[0018]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之二。
[0019]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分别图之三。
[0020]图5是本技术旋转支撑座的立体图。
[0021]图6是本技术支撑枢接座的立体图。
[0022]图7是本技术的局部平面分解图。
[0023]图8是本技术主动枢接支撑轴座或从动枢接支撑轴座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5]如图1所示,一种旋转式拉篮,包括上开口的篮体1,还包括支撑柱2、支撑枢接座3、旋转支撑座4、主动侧支撑臂5、从动侧支撑臂6、滑动止位杆7和二个托盘8
[0026]支撑枢接座3包括与支撑柱2连接的连接座31、轴套32和导向板33,导向板33上设有贯通导向板的导向止位孔331;
[0027]旋转支撑座4包括横向杆41、固定在横向杆一端的主动铰接板42和固定在横向杆另一端的从动铰接板43,主动铰接板42上固定有主动轴421、从动铰接板43上设有从动轴431和支撑枢接轴432;
[0028]主动侧支臂5一端设有主动轴座51、另一端主动枢接支撑轴座52;
[0029]从动侧支臂6一端设有从动枢接支撑轴座61、另一端设有导向杆孔62,位于从动枢接支撑轴座和导向轴孔之间且与导向轴孔相邻的从动轴座63;
[0030]托盘8与所述篮体1的底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支撑枢接座3的连接座31与支撑柱2固定,从动铰接板43上的支撑枢接轴432与支撑枢接座32上的轴孔转动配合,支撑枢接座32支撑支撑枢接轴432、从动轴431与从动侧支臂6的从动轴座63转动配合、从动枢接支撑轴座61与一托盘8上的支撑轴81转动配合;主动侧支臂5的主动轴座51与主动铰接板42上的主动轴421配合、主动枢接支撑轴座52与另一托盘8的支撑轴81且转动配合;滑动止位杆7与从动支臂6上的导向杆孔62固定,滑动止位杆7与导向止位孔331滑动配合。
[003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气弹簧,气弹簧的壳体部91的封闭端与导向板33枢接,杆体部92有悬空端与滑动止位杆7枢接;气弹簧的设置,可以防止柜体振动时,篮体晃动,或篮体转出柜体后,篮体晃动。
[0032]如图4、图8所示,所述主动轴421的下端设有环形卡槽4211;
[0033]所述主动轴座51包括轴座511、轴承512和卡簧513,轴座511的中部设有轴孔,轴孔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轴承腔;
[0034]轴承512设在轴承腔内,主动轴421与轴承512的内圈固定,卡簧513与环形卡槽4211嵌合并与下端的轴承512贴合。
[0035]所述从动轴座63包括轴座、轴承和卡簧,轴座的中部设有轴孔,轴孔上端和下端分
别设有轴承腔;
[0036]轴承设在轴承腔内,从动轴431与轴承的内圈固定,卡簧与环形卡槽嵌合并与下端的轴承贴合。
[0037]从动铰接板43上设有从动轴431和支撑枢接轴432在一条直线上且与所述篮体1左右方向的直线平行;如图7所示。
[0038]本技术使用时,手持篮体1,篮体1转动90度即可。篮体1转动90度后,气弹簧的杆体部92全部伸出壳体部91,起到止位定位作用。
[0039]篮体1复位后,杆体部92伸入壳体部91内,再次起到定位作用。
[0040]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拉篮,包括上开口的篮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柱、支撑枢接座、旋转支撑座、主动侧支撑臂、从动侧支撑臂、滑动止位杆和二个托盘支撑枢接座包括与支撑柱连接的连接座、轴套和导向板,导向板上设有贯通导向板的导向止位孔;旋转支撑座包括横向杆、固定在横向杆一端的主动铰接板和固定在横向杆另一端的从动铰接板,主动铰接板上固定有主动轴、从动铰接板上设有从动轴和支撑枢接轴;主动侧支臂一端设有主动轴座、另一端主动枢接支撑轴座;从动侧支臂一端设有从动枢接支撑轴座、另一端设有导向杆孔,位于从动枢接支撑轴座和导向轴孔之间且与导向轴孔相邻的从动轴座;托盘与所述篮体的底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支撑枢接座的连接座与支撑柱固定,从动铰接板上的支撑枢接轴与支撑枢接座上的轴孔转动配合、从动轴与从动侧支臂的从动轴座转动配合、从动枢接支撑轴座与一托盘上的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国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新粤利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