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苗移栽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7953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烟苗移栽打孔装置,包括底板和安装在底板前端表面的测量杆收纳筒,所述测量杆收纳筒前端滑动套接有测量杆,所述测量杆上雕刻有刻度条,所述测量杆的前端焊接有内螺纹环,所述底板后端顶部依次安装有移动电源箱、烟苗搁置篮和T型板,所述T型板上开设有行程限制口,所述行程限制口上设置有打孔机构,所述打孔机构包括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一侧设置有螺纹旋转柱,所述螺纹旋转柱从上到下依次贯穿所述滑动座、行程限制口和内螺纹环并延伸至内螺纹环下端连接有锥形螺旋转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烟苗移栽的工作效率,而且还较好的保持了种植间距,有利于大面积烟苗移栽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大面积烟苗移栽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大面积烟苗移栽工作的开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苗移栽打孔装置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烟苗移栽的
,具体为一种烟苗移栽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贵州省是种植烤烟的主要大省份,对于烟苗的早生早发,需要有保温、保湿、保墒的基础环境,更佳则需要能够防雹、防雨、防虫的环境,以提高烤烟移栽成活率。现阶段栽植烟苗的主要方式是膜下小苗井窖式移栽,虽然膜下小苗井窖式移栽这种方式优势诸多,但其存在着总成本高和加重白色污染等问题。为节省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黔西南州结合运用现有井窖式移栽技术,提出烟苗井窖移栽扣杯技术方案,即通过人工给烟苗的井窖进行扣杯,以替代地膜提供给烟苗的生长环境,同时也节省了地膜应用的各种成本和避免地膜给环境带来的白色污染。但是现有的工作方式多数还是通过人工先进行土壤打孔,然后再进行移栽和扣杯的工作,该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人工打孔时对烟苗的种植间距控制方面比较差,尤其是进行大面积移栽种植时将会不利于烟苗的正常移栽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烟苗移栽打孔装置,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苗移栽打孔装置,包括底板(1)和安装在底板(1)前端表面的测量杆收纳筒(8),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收纳筒(8)前后端外壁上均套设有环体固定座(8a),每个所述环体固定座(8a)均通过螺栓与所述底板(1)相固定,所述测量杆收纳筒(8)前端滑动套接有测量杆(9),所述测量杆(9)上雕刻有刻度条(9a),所述测量杆(9)的前端焊接有内螺纹环(9b);所述底板(1)后端表面上安装有移动电源箱(2),所述移动电源箱(2)顶部设置有烟苗搁置篮(3),所述烟苗搁置篮(3)顶部安装有T型板(6),所述T型板(6)的一端板体位于所述测量杆收纳筒(8)正上方且对应所述测量杆(9)开设有行程限制口(6a),所述行程限制口(6a)上设置有打孔机构(7),所述打孔机构(7)包括有滑动座(7a),所述滑动座(7a)顶部安装有电机(7b),所述电机(7b)一侧设置有螺纹旋转柱(7c),所述螺纹旋转柱(7c)从上到下依次贯穿所述滑动座(7a)、行程限制口(6a)和内螺纹环(9b)并延伸至内螺纹环(9b)下端连接有锥形螺旋转头(7c

2),且所述滑动座(7a)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电机(7b)输出轴贯穿滑动座(7a)壳体并延伸至内部连接有驱动齿轮(7b

1),所述驱动齿轮(7b

1)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7c

1),所述螺纹旋转柱(7c)贯穿所述从动齿轮(7c

1)并通过平键相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苗移栽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板(6)靠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杰马骏左成凤李洪勋尹国双董清朱春波费川江朱洪刚
申请(专利权)人:黔西南州烟草公司兴义市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