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三绕组变压器的隔离固体继电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7883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三绕组变压器的隔离固体继电器电路,包括振荡电路、驱动电路和功率输出电路,振荡电路包括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三极管Q1和变压器,变压器设置有第一输入绕组、第二输入绕组和输出绕组,输出绕组两端作为振荡电路的输出端,经过驱动电路后再与功率输出电路连接。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减少了至少一个电容器和至少一个电阻器,简化了振荡电路结构,减少了电子元器件数量,缩短了振荡电路起振时间,具有起振时间短、功耗低、可靠性高和采用电子元器件数量少等特点。靠性高和采用电子元器件数量少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三绕组变压器的隔离固体继电器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固体继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三绕组变压器的隔离固体继电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变压器合理固体继电器由于可靠性高、开关频率高、延迟小、隔离性能高和抗老化性能好等优点,应用较为广泛。现有的应用于变压器的隔离固体继电器电路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振荡电路、驱动电路和功率输出电路三个部分,其中振荡电路主要包括二极管D1、三极管Q1和变压器,所述变压器设置有输入绕组和输出绕组,所述输出绕组两端分别作为所述振荡电路输出端1和振荡电路输出端2,并且其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后再与所述功率输出电路连接,所述振荡电路输入端正极依次串联连接二极管D1、电阻R1后接入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1两端并联连接有电容C1,振荡电路输入端负极串联连接电阻R3后接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振荡电路输入端负极与三极管Q1的基极之间还桥接有电阻R2,三极管Q1基极与三极管Q1发射极之间还并联有电容C2,三极管Q1发射极与三极管Q1集电极之间还并联有电容C3,该电路中,由于三极管Q1采用了共射极连接方式,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三绕组变压器的隔离固体继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振荡电路、驱动电路和功率输出电路,所述振荡电路包括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三极管Q1和变压器,所述变压器设置有第一输入绕组、第二输入绕组和输出绕组,所述输出绕组作为所述振荡电路的输出端,经过所述驱动电路后再与所述功率输出电路连接,所述振荡电路输入端正极串联连接二极管D1后再与所述第一输入绕组串联连接后接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振荡电路输入端正极还在串联连接二极管D1后再串联连接电阻R1后再与所述第二输入绕组串联连接后接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振荡电路输入端负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R1之间还连接有电阻R2,所述电阻R2两端还并联连接有电容C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绕组变压器的隔离固体继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2,所述振荡电路输出端1串联连接二极管D2后接入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振荡电路输出端1还在串联连接二极管D2后再串联连接二极管D3后再接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串联连接电阻R4后作为所述驱动电路输出端负极并且与所述振荡电路输出端2连接,三极管Q2基极与所述振荡电路输出端2之间还桥接有电阻R3,三极管Q2发射极串联连接电阻R5后作为所述驱动电路输出端正极,所述驱动电路输出端正极与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博杨波弋欢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天义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