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过度移动报警功能的插管牙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786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过度移动报警功能的插管牙垫,属于经口腔的插管术所采用的牙垫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过度移动报警功能的插管牙垫,包括可安置于口腔的牙垫本体,所述牙垫本体的侧向设置用于容纳插管的凹槽,所述牙垫本体连接有报警机构;当安置于口腔内的牙垫本体过度移动时,可触发所述报警机构报警。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过度移动报警功能的插管牙垫,当安置于患者口腔的牙垫发生过度移动时,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相关护理人员的注意,使得护理人能够及时处理,避免气管插管的滑脱的发生。避免气管插管的滑脱的发生。避免气管插管的滑脱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过度移动报警功能的插管牙垫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过度移动报警功能的插管牙垫,属于经口腔的插管术所采用的牙垫


技术介绍

[0002]气管插管是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声门置入气管或支气管内的方法,为呼吸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等提供最佳条件,是抢救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重要措施。
[0003]当经口腔对患者气管插管时,为了避免患者咬闭气管插管,会为患者口腔安置牙垫,将牙垫与气管插管通过胶布固定连接后,再固定于患者面部。
[0004]气管插管会对患者带来不适,如果患者下意识的拉拔牙垫/气管插管,将导致牙垫/气管插管移动,而气管插管的滑脱往往开始于牙垫/气管插管的过度移动而未被及时发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过度移动报警功能的插管牙垫,当安置于患者口腔的牙垫发生过度移动时,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相关护理人员的注意,使得护理人能够及时处理,避免气管插管的滑脱的发生。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具有过度移动报警功能的插管牙垫,包括可安置于口腔的牙垫本体,所述牙垫本体的侧向设置用于容纳插管的凹槽,所述牙垫本体连接有报警机构;当安置于口腔内的牙垫本体过度移动时,可触发所述报警机构报警。
[0008]当经口腔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术时,气管插管安置妥当后,将本技术的插管牙垫置入患者口腔,并采用胶布使得气管插管牢固的固定容纳于牙垫本体侧向的凹槽内形成整体的结构,再通过胶布使得牙垫本体、气管插管与患者面部固定连接。由于气管插管被牢固的固定于牙垫本体的侧向的凹槽内,能够避免患者咬闭气管插管的情况发生,实现插管牙垫最基本的功能。得益于牙垫本体连接有报警机构的设计,牙垫本体和气管插管通过胶布连接为整体结构,当患者下意识的拉拔牙垫本体或气管插管,致使牙垫本体发生过度移动(那么气管插管也会同步发生过度移动)时,将触发报警机构报警,提醒相关护理人员的注意,使得护理人能够及时处理过度移动的牙垫本体和气管插管,避免事故的发生。
[0009]进一步的,所述报警机构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上设置有用于报警的报警元件、以及与所述报警元件电连接的用于触发报警元件报警的控制开关、用于向报警元件提供电能的电池;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牙垫本体通过拉线相连接,当拉线拉动所述控制开关时可触发所述报警元件报警。作为报警机构的具体设计,能够实现当安置于口腔内的牙垫本体(及其气管插管)过度移动时,可触发报警机构报警的目的。具体的,在使用时,通过胶布使得牙垫本体、气管插管与患者面部固定连接后,将基体通过胶布固定于患者面部或下颌,同时连接
牙垫本体、控制开关的拉线是处于非紧绷状态的。当患者口腔发生自主的正常运动时,将会带动牙垫本体产生小幅度的运动,由于拉线是处于非紧绷状态,能够避免出现误报警的情况发生。可以在固定基体时,调整好牙垫本体与控制开关之间的距离,来控制触发报警的时机;例如,拉线的长度为L,在固定基体时,使牙垫本体与控制开关之间的距离为(L

b),那么大致在牙垫本体发生过度移动距离超过b时,拉线将绷直拉动控制开关触发报警元件报警。
[0010]进一步的,所述报警元件包括蜂鸣器或/和闪光灯。都能够实现提醒相关护理人员的注意的作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基体还设置有粘贴层,所述粘贴层上覆盖有离型纸。如果不采用本设计时,需要采用胶布将基体固定于患者面部或下颌。而采用本设计时,基体自带粘贴固定的功能,即撕下离型纸,使得基体通过粘贴层固定于患者面部或下颌,操作更加的方便。
[0012]进一步的,所述牙垫本体具有限位板。能够避免牙垫本体过于的深入患者口腔内。
[0013]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呈半圆弧状。通常气管插管的截面是呈圆形的,凹槽呈半圆弧状的设计有利于气管插管容纳入凹槽内。
[0014]当经口腔的插管术不仅有气管插管,也有胃管插管,很明显,本实用性的插管牙垫不仅适用于气管插管,也适用于胃管插管。插胃管(胃管插管术)也就是口饲或鼻饲,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人工把胃管插管经口腔或鼻孔置入食道中,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通过手动加压注射器推杆和活塞往患者鼻胃管内和胃里打水和食物,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有的患者因为特殊情况又仅能进行口饲。当需要经口腔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和胃管插管时,本申请特别提出了下述的设计。
[0015]进一步的,所述凹槽有2条,分别设置于所述牙垫本体的两侧。可以使得气管插管和胃管插管通过胶布固定于牙垫本体两侧,提高了本技术的插管牙垫的实用性。
[0016]进一步的,2条所述凹槽的直径不相等。通常,气管插管和胃管插管的直径不相等,2条所述凹槽的直径不相等的设计用以分别适应于气管插管和胃管插管。在实际的临床中,通常气管插管的直径大于胃管插管的直径,采用本设计时,气管插管容纳于直径较大的凹槽中,胃管插管容纳于直径较小的凹槽。
[0017]申请人发现,在临床所使用的现有技术的牙垫具有棱边、棱角,并且材质坚硬,容很易造成患者口腔粘膜的损伤。因此,本申请还特别提出了下述的设计。
[0018]进一步的,所述牙垫本体的边缘都采用圆滑过渡。使得本技术的牙垫本体不具有棱边、棱角,能够避免患者口腔粘膜的损伤。
[0019]进一步的,所述牙垫本体采用硅胶制成。硅胶的材质不坚硬具有弹性,能够避免患者口腔粘膜的损伤。
[0020]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技术的一种具有过度移动报警功能的插管牙垫,当经口腔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术时,气管插管安置妥当后,将本技术的插管牙垫置入患者口腔,并采用胶布使得气管插管牢固的固定容纳于牙垫本体侧向的凹槽内形成整体的结构,再通过胶布使得牙垫本体、气管插管与患者面部固定连接。由于气管插管被牢固的固定于牙垫本体的侧向的凹槽内,能够避免患者咬闭气管插管的情况发生,实现插管牙垫最基本的功能。得益于牙垫本体连接有报警机构的设计,牙垫本体和气管插管通过胶布连接为整体结构,当患者下意识的拉拔牙垫本体或气管插管,致使牙垫本体发生过度移动(那么气管插管也会同步发生过
度移动)时,将触发报警机构报警,提醒相关护理人员的注意,使得护理人能够及时处理过度移动的牙垫本体和气管插管,避免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插管牙垫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插管牙垫的俯视图;
[0024]图3是报警机构的侧视图;
[0025]图4是患者采用本技术的插管牙垫时的原理示意图。
[0026]图中标记:1

牙垫本体,11

凹槽,12

限位板,21

基体,22

报警元件,23

控制开关,24

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过度移动报警功能的插管牙垫,包括可安置于口腔的牙垫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垫本体(1)的侧向设置用于容纳插管的凹槽(11),所述牙垫本体(1)连接有报警机构;当安置于口腔内的牙垫本体(1)过度移动时,可触发所述报警机构报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过度移动报警功能的插管牙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机构包括基体(21),所述基体(21)上设置有用于报警的报警元件(22)、以及与所述报警元件(22)电连接的用于触发报警元件报警的控制开关(23)、用于向报警元件提供电能的电池(24);所述控制开关(23)与所述牙垫本体(1)通过拉线(3)相连接,当拉线(3)拉动所述控制开关(23)时可触发所述报警元件(22)报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过度移动报警功能的插管牙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元件(22)包括蜂鸣器或闪光灯。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过度移动报警功能的插管牙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21)还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灵旭黄霞红唐世丹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