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覆膜滤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7844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纺布覆膜滤芯,包括第一无纺布、第二无纺布和膜材,所述膜材置于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之间,并通过热压将膜材和第一无纺布、第二无纺布复合为一体,得到无纺布覆膜滤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可以阻挡直径在0.001μm以上的细菌和病毒及油性和非油性颗粒,可用于制备阻挡直径在0.001μm以上的细菌和病毒及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的医用及常用口罩,同时保障了呼吸的顺畅性,解决了佩戴口罩时憋闷的弊端,确保了穿戴的舒适性。的舒适性。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纺布覆膜滤芯


[0001]本技术涉及覆膜滤芯
,具体涉及一种无纺布覆膜滤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特别针对这种细菌和病毒及极细粒子进行防护隔离的口罩并不多,市场上现有的口罩绝大多数采用无纺布、纱布、塑料网布等制备而成,它们的织孔或网孔都较大,细菌和病毒及颗粒物还是能穿过口罩进入鼻腔。另外在化工、医疗、服装、冶金、燃煤电厂、垃圾焚烧厂、水泥厂、燃煤锅炉等粉尘过滤配套袋式除尘器、电子等领域所使用的滤芯普遍采用多层过滤网来对空气中的尘埃进行过滤,这种多层叠加的过滤方式,风阻大、过滤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阻挡直径在 0.001-0.1μm以上的细菌和病毒及颗粒,并保障呼吸的顺畅性、穿戴的舒适性,让人呼吸到高质量的无纺布覆膜滤芯。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无纺布覆膜滤芯,包括第一无纺布、第二无纺布和膜材,所述膜材置于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之间。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的克重为20-40g/m2。
[0007]优选地,所述膜材的克重为1.0-4.Og/m2,孔径大小为0.001-0.1 μm孔隙,孔隙率为80-90%,透气率为8-15cm/s。
[0008]优选地,所述膜材表面设置有微孔,所述微孔的孔径大小为 0.001-0.1μm,孔隙率为80-90%,透气率为8-14cm/s。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均为PE/PP双组份无纺布或PE/PET双组份无纺布。
[0010]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无纺布覆膜滤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步骤S1、将膜材放置在第一无纺布、第二无纺布之间;
[0012]步骤S2、通过热压将膜材和第一无纺布、第二无纺布复合为一体,得到无纺布覆膜滤芯。
[0013]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热压工艺为热熔点压、热压覆膜或利用eva 热熔胶进行热压。
[0014]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热压工艺的温度为80-150℃。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纺布覆膜滤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利用膜材的小孔径、高孔隙率实现兼顾过滤吸附细菌和病毒及颗粒和呼吸顺畅感,有效地实现阻隔和吸附细菌和病毒及颗粒进入人体的目的;
[0017]通过热压以实现膜材与无纺布之间的化学粘合,并且通过将两种不同材料间的不
同规格进行交换搭配来组合,得出不同空气过滤效果的滤芯,又因为不同规格的材料其制造成本不同,因此,各行业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使用要求,来选择不同材料规格的滤芯;
[0018]本技术的专用无纺布覆膜滤芯的过滤效率均在98%-99.997%及以上,通气阻力在39-200Pa,透气率均在8.Ocm/s以上,可以阻挡直径在0.001μm以上的细菌和病毒及油性和非油性颗粒,可用于制备阻挡和隔离细菌、病毒及颗粒的口罩,同时保障了呼吸的顺畅性,无须依赖单向呼吸阀,解决了佩戴口罩时憋闷的弊端,确保了穿戴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0]图1本技术无纺布覆膜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本技术实施例八应用于无纺布覆膜滤芯的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本技术实施例九中支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本技术实施例九中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本技术实施例十中过滤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6]实施例一
[0027]一种膜材3,膜材3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微孔4,膜材3包括涂布树脂;涂布树脂涂布在玻璃纤维复合针刺毡布上。
[0028]其中,微孔的孔径为0.001至0.1μm;膜材3的孔隙率为60至 85%,膜材3的透气率为8至50cm/s。
[0029]本实施里中的膜材3具有孔径小、孔隙率高、放风透气等优点,能够阻挡粒径在0.001μm以上的细菌和病毒,可用于制备口罩、过滤纸或防护服等,能够解决目前佩戴口罩时的憋闷情况,保障通气的顺畅性。本申请的膜材的拉伸强度大,能够避免因膜材的强度不高影响佩戴的安全性,本申请相比于传统现用的各类口罩膜材在阻隔和吸附细菌和病毒的同时还可以过滤油性和非油性颗粒。
[0030]实施例二
[0031]本实施例为实施例一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2]步骤S1:将85%-95%的聚四氟乙烯颗粒和5%-15%聚乙烯颗粒混合后放置在水中进行搅拌;
[0033]步骤S2:加入引发剂,进行第一次悬浮聚合,得到预处理品,在一般情况下引发剂常用的有亚甲基蓝、硫代硫酸钠等,加入磷酸钙粉末可使悬浮体系更稳定,在本实施例中用的是过硫酸盐;
[0034]在本步骤中用水作为连续相,聚合反应热易除去。优点是操作安全,反应体系粘度较低。缺点是不宜制成干燥粉状或粒状树脂悬浮聚合。所以要雾化和二次聚合。
[0035]步骤S3:将步骤S3中得到的预处理品加热使其雾化,加热温度为 450-650℃,并在
冷却的过程中实现第二次悬浮聚合,得到粗品(包含有聚四氟乙烯和聚乙烯的共聚体,少量聚四氟乙烯和聚乙烯,过硫酸盐);
[0036]步骤S4:将步骤S3中得到的粗品先后进行捣碎、研磨、洗涤、干燥后得到粉末状树脂;
[0037]步骤S5:将步骤S4中得到的粉末状树脂融化,再经双向拉伸工艺制备得到液体状的涂布树脂;
[0038]步骤S6:将步骤S5中得到的液体状的涂布树脂涂布在玻璃纤维复合针刺毡布上,冷却后得到膜材3。在步骤中的玻璃纤维复合针刺毡布的制备方法是将玻璃纤维三维编织在针刺毡布上,即可得到玻璃纤维复合针刺毡布。
[003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捣碎和研磨工艺,将塑料粒子充分研磨,减小塑料粒子的直径,提高塑料粒子的品质,并采用双向拉伸工艺能够大大提高膜材3的拉伸强度,避免膜材的强度不高从而影响佩戴的安全性。
[0040]通过本实施例所得出的膜材3过滤效率均在98.8%
--
99.997%及以上,通气阻力在39
--
200Pa,透气率均在10.Ocm/s以上,可以阻挡直径在0.001至0.1μm以上的细菌和病毒及油性和非油性颗粒,可用于制备阻挡和隔离细菌和病毒及颗粒的口罩,同时保障了呼吸的顺畅性,无须依赖单向呼吸阀,解决了佩戴口罩时憋闷的弊端,确保了穿戴的舒适性。
[0041]本申请将制备所得到的膜材3进行对不同颗粒直径的粒子进行捕集率测定;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纺布覆膜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无纺布、第二无纺布和膜材,所述膜材置于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之间,膜材包括涂布树脂,所述涂布树脂涂布在玻璃纤维复合针刺毡布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覆膜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的克重为20-40g/m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覆膜滤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平邵钦蓉张子琦杨雪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溶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