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咖啡机的旋转落胶囊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7824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咖啡机的旋转落胶囊机构,支架上设置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往复运动机构带动叶片组件摆动;减速电机转动一周时碰到微动开关停止,从叶片组件上掉落一个胶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在咖啡冲泡前,减速电机转动一圈,碰到微动开关停止,通过减速电机转动过程中带动偏心轮旋转,从而使摆动臂摆动,摆动臂的第一齿部和下叶片的第二齿部啮合并反向运动,带动上叶片和下叶片摆动完成一次开合,掉落一个咖啡胶囊,实现了清晨自动冲泡、连续续杯冲泡,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需求。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咖啡机的旋转落胶囊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咖啡机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咖啡机的旋转落胶囊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胶囊咖啡机的制作原料是咖啡胶囊,是将预先搭配好的咖啡豆研磨成咖啡粉、封装于胶囊中,并充入氮气保鲜。使用者只需将咖啡胶囊装入胶囊咖啡机中,通过一定的机械结构,使胶囊咖啡机内的注水装置刺破咖啡胶囊,将高温的水与蒸汽注入胶囊,滤过预先加工的咖啡粉,制成浓缩咖啡。胶囊咖啡机基于同样的生产线上自动化填压而得的胶囊制备咖啡,可以保证每杯咖啡的品质稳定。胶囊咖啡机还让萃取咖啡的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0003]咖啡胶囊装入方式:胶囊咖啡机的装填机械结构通常采用拉杆式结构,用户通过拉动拉杆,打开咖啡胶囊仓,装入咖啡胶囊,再拉回拉杆,完成咖啡胶囊的固定。
[0004]根据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如清晨自动冲泡、连续续杯冲泡等,现有咖啡胶囊装入方式存在以下技术缺陷:由于采用手动装入咖啡胶囊,无法实现清晨自动冲泡、连续续杯冲泡,无法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0005]如何设计一种咖啡机的旋转落胶囊机构,如何每次掉落一个咖啡胶囊,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咖啡机的旋转落胶囊机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手动装入咖啡胶囊,无法实现清晨自动冲泡、连续续杯冲泡,无法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咖啡机的旋转落胶囊机构,包括支架,所述的支架上设置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往复运动机构带动叶片组件摆动;减速电机转动一周时碰到微动开关停止,叶片组件完成一次开合,掉落一个咖啡胶囊。
[0008]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往复运动机构包括偏心轮、摆动臂,偏心轮旋转时带动摆动臂摆动。
[0009]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偏心轮端面设置有两个间距布置的轴孔,其中一个轴孔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配合连接,另一个轴孔内设置有随动轴;
[0010]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当偏心轮在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下旋转时,随动轴绕着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圆周运动。
[0011]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摆动臂的一端设置有腰型孔,随动轴位于腰型孔内。
[0012]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架主体为不等边的第一C型结构,第一C型结构的开口朝向右方,第一C型结构开口端的下板长度大于上板的长度,开口端的下板右端设置有第二C型结构,第二C型结构开口端的开口朝向后方,第二C型结构开口端的上板顶面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C型结构开口端的下板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
[0013]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摆动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齿部,第一齿部的圆心设置有固定轴且通过键连接。
[0014]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叶片组件包括上叶片、下叶片;
[0015]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叶片组件位于胶囊存储装置的下方。
[0016]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轴依次通过第一齿部的圆心、上叶片、第一通孔后固定在支架上。
[0017]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下叶片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齿部,第二齿部的圆心设置有支撑轴且通过键连接,支撑轴安装在支架上的第三通孔内。
[0018]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偏心轮转动时带动随动轴在摆动臂的腰型孔内滑动,摆动臂随之摆动带动第一齿部和下叶片的第二齿部啮合,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反向运动,带动上叶片和下叶片摆动;
[0019]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在咖啡冲泡前,上叶片和下叶片摆动完成一次开合,掉落一个咖啡胶囊。
[0020]如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咖啡机的旋转落胶囊机构,结构合理,在咖啡冲泡前,减速电机转动一圈,碰到微动开关停止,通过减速电机转动过程中带动偏心轮旋转,从而使摆动臂摆动,摆动臂的第一齿部和下叶片的第二齿部啮合并反向运动,带动上叶片和下叶片摆动完成一次开合,掉落一个咖啡胶囊,实现了清晨自动冲泡、连续续杯冲泡,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三维图。
[0022]图2为图1的主视图。
[0023]图3为图1的俯视图。
[0024]图4为图1的仰视图。
[0025]图5为图1的左视图。
[0026]图6为本技术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支架;2.减速电机;3.偏心轮;4.摆动臂;5.上叶片;6.下叶片;7.随动轴;8.微动开关;101.第一C型结构;102.第二C型结构;103.第一通孔;104.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9]请参阅图1至图6。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
范畴。
[0030]实施例一、本技术提供一种咖啡机的旋转落胶囊机构,
[0031]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1,所述的支架1上设置有减速电机2,减速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往复运动机构带动叶片组件摆动;减速电机2转动一周时碰到微动开关8停止,叶片组件完成一次开合,掉落一个咖啡胶囊;
[0032]如图3所示,所述的往复运动机构包括偏心轮3、摆动臂4,偏心轮3旋转时带动摆动臂4摆动;
[0033]所述的偏心轮3端面设置有两个间距布置的轴孔,其中一个轴孔与减速电机2的输出轴配合连接,另一个轴孔内设置有随动轴7;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当偏心轮在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下旋转时,随动轴绕着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圆周运动;
[0034]所述的摆动臂4的一端设置有腰型孔,随动轴7位于腰型孔内;
[0035]如图6所示,所述的支架1主体为不等边的第一C型结构101,第一C型结构101的开口朝向右方,第一C型结构101开口端的下板长度大于上板的长度,开口端的下板右端设置有第二C型结构102,第二C型结构102开口端的开口朝向后方,第二C型结构102开口端的上板顶面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03,第一C型结构101开口端的下板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104;
[0036]如图4所示,第一C型结构101开口端的下板中部前方设置有向前伸出的长方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咖啡机的旋转落胶囊机构,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1)上设置有减速电机(2),减速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往复运动机构带动叶片组件摆动;减速电机(2)转动一周时碰到微动开关(8)停止,叶片组件完成一次开合,掉落一个咖啡胶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咖啡机的旋转落胶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往复运动机构包括偏心轮(3)、摆动臂(4),偏心轮(3)旋转时带动摆动臂(4)摆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咖啡机的旋转落胶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心轮(3)端面设置有两个间距布置的轴孔,其中一个轴孔与减速电机(2)的输出轴配合连接,另一个轴孔内设置有随动轴(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咖啡机的旋转落胶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动臂(4)的一端设置有腰型孔,随动轴(7)位于腰型孔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咖啡机的旋转落胶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1)主体为不等边的第一C型结构(101),第一C型结构(101)的开口朝向右方,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东海
申请(专利权)人:祥饮上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