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蚀型防隔热吸波一体化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7763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吸波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烧蚀型防隔热吸波一体化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自电磁波入射方向开始,依次包括第一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介质层、第一有耗碳化硅纤维阵列增强复合材料层、第二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介质层、第二有耗碳化硅纤维阵列增强复合材料层、第三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介质层;第一、第二有耗碳化硅纤维阵列为呈现周期性阵列排布的二维纤维布贴片单元组成,且第一、第二有耗碳化硅纤维阵列周期单元大小相同,贴片大小依次增大;一体化复合材料基体为硅树脂、酚醛树脂与空心玻璃微珠混合体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材料密度低,耐高温,隔热和吸波性能优异。能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蚀型防隔热吸波一体化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吸波复合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烧蚀型防隔热吸波一体化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防护系统具有保证飞行器在高速气流冲刷情况下结构完整,发挥隔热作用以保护飞行器内部设备等功能,是飞行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烧蚀型热防护系统是目前飞行器主要的热防护方式,具有工作安全可靠、防热效率高、适应流场变化能力强、成本低等优点,要求烧蚀型防隔热材料具备轻质、高强、耐高温、低热导率、低烧蚀量等特点。此外,热防护系统具有面积大、电磁散射特性显著的特点,是目前飞行器主要的电磁散射源,易于被探测攻击,对热防护系统进行隐身化处理,可以显著提升飞行器生存与突防能力。现有成熟热防护系统的树脂体系主要为酚醛树脂,但酚醛树脂在烧蚀后存在严重的碳化问题,产生的碳将对电磁波产生严重的反射,造成酚醛体系热防护材料无法具备隐身功能。
[0003]因此,使现有烧蚀型防隔热材料具备隐身功能首先需要优化材料的树脂体系,解决酚醛树脂的碳化问题;此外,传统吸波材料的设计方案是在复合材料中添加雷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蚀型防隔热吸波一体化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复合材料自电磁波入射方向开始,依次包括第一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介质层、第一有耗碳化硅纤维阵列增强复合材料层、第二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介质层、第二有耗碳化硅纤维阵列增强复合材料层、第三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介质层;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介质层的增强体为石英纤维、高硅氧纤维、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织物,织物为二维机织物、针刺织物、缝合织物、2.5D或者3D编织物;所述第一、第二有耗碳化硅纤维阵列增强复合材料层的第一、第二有耗碳化硅纤维阵列为呈现周期性阵列排布的二维纤维布贴片单元组成,且第一、第二有耗碳化硅纤维阵列周期单元大小相同,贴片大小依次增大;所述一体化复合材料基体为硅树脂、酚醛树脂与空心玻璃微珠混合体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蚀型防隔热吸波一体化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复合材料基体中硅树脂体积分数不低于70%,酚醛树脂体积分数不大于20%,所述硅树脂和酚醛树脂原料均为液态,空心玻璃微珠密度为0.3~0.5g/cm3,粒度为20~10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蚀型防隔热吸波一体化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有耗碳化硅纤维阵列周期单元大小为10~50mm,所述第一有耗碳化硅纤维阵列贴片单元长度为周期单元长度的40~60%,所述第二有耗碳化硅纤维阵列贴片单元长度为周期单元长度的60~90%;所述第一、第二有耗碳化硅纤维阵列贴片单元方阻均为40~70Ω/sq,贴片厚度为0.2~0.4mm。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烧蚀型防隔热吸波一体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韬孙逊黄文质张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