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型化模块加固系统以及墙体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定型化模块加固系统以及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水平的发展,业主对外立面造型的一致要求较高,针对外立面窗户造型一致的情况,如何在结构施工时,高质量一次成型成为施工重难点。针对此类情况,经过不断现场勘察、图纸分析、对比加固方式得出,通过采用窗台压顶、构造柱定型化模板加固体系,不但解决了同类型窗户加固便捷问题,而且很大程度上提高施工质量,节约施工工期,提高施工效率,对窗台压顶和构造柱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型化模块加固系统以及墙体结构,可实现构造柱与窗台压顶一次性浇筑,节约了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定型化模块加固系统,包括构造柱加固结构和窗台压顶结构,其中,所述构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型化模块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构造柱加固结构和窗台压顶结构(1),其中,所述构造柱加固结构固定在墙体上,且设置在窗户口侧的所述构造柱加固结构称为窗台构造柱加固结构(3);所述窗台压顶结构(1)与对应的所述窗台构造柱加固结构(3)相连接且至少一侧的所述窗台构造柱加固结构(3)其内部与所述窗台压顶结构(1)的内部相连通,以用于实现窗台压顶与构造柱的共同浇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型化模块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柱加固结构以及所述窗台压顶结构(1)均为钢板组装形成,所述窗台构造柱加固结构(3)与对应的墙体形成竖向浇筑腔,所述窗台压顶结构(1)与对应的墙体形成横向浇筑腔,所述窗台压顶结构(1)的横向浇筑腔连通其两侧的所述竖向浇筑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型化模块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台构造柱加固结构(3)包括窗户竖向模板(31)和窗户侧模板(32),两个所述窗户竖向模板(31)相对设置,所述窗户侧模板(32)贴合于两个所述窗户竖向模板(31);所述窗台压顶结构(1)位于两个所述窗台构造柱加固结构(3)之间,两个所述窗台构造柱加固结构(3)的窗户侧模板(32)支撑在所述窗台压顶结构(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型化模块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户竖向模板(31)上设置有构造柱耳扣(4),所述构造柱耳扣(4)设置在所述窗户竖向模板(31)的外侧板面上且所述构造柱耳扣(4)沿所述窗户竖向模板(31)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构造柱耳扣(4)设置在所述窗户竖向模板(31)的两侧,所述窗户侧模板(32)夹设在两个所述窗户竖向模板(31)上的两排所述构造柱耳扣(4)之间,紧固构件(7)穿过两个所述窗户竖向模板(31)上的构造柱耳扣(4)以便于将所述窗户侧模板(32)固定在所述窗户竖向模板(31)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型化模块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台压顶结构(1)包括压顶水平模板(11)和压顶水平盖板(12),两个所述压顶水平模板(11)相对设置,所述压顶水平盖板(12)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骆发江,闫亚团,许广兴,邵寅松,李鹏,余涛,李守富,王腾,杨阳,续育飞,杜正宇,张勤雄,李艳,许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