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淑媛专利>正文

一种二次供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7509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次供水设备,属于供水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蓄水式稳压罐,所述蓄水式稳压罐的侧端面上卡接有回流主管,所述回流主管的内部设置有一对阳极水轮和阴极水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风能以及市政供水管网水力的转化利用,有利于实现饮用水的全面化净化,还可达到长期且不间断饮用水的循环净化效果,通过微电解杀菌,阻断了微生物的繁殖过程;还能通过除垢刷在阴极水轮上的循环往复动作,有效保证了阴极水轮与饮用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饮用水的微电解除菌除螨效果;还能够利用阳极轴、阴极轴、动涡盘和静涡盘实现饮用水的多级自动增压效果,避免由于后续在进行饮用水的固液分离时引发水压不足等问题的发生。水压不足等问题的发生。水压不足等问题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次供水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供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二次供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二次供水设备是指供水行业的经营者通过实地勘测、试验、研发的一种解决居民用水问题的设备,它是在国家市政管网或者居民自用供水设备的基础上实现二次供水,以满足广大用户的用水需求,二次供水设备主要是由气压罐、水泵和控制系统等部件组成的,二次供水设备投资少、占地面积少、灵活、便捷,适合于各大高层居民用户、城市广场、校区别墅、学校医院等,二次供水设备采用自动运转、节能与自来水自动并网,停电后仍然可以实施供水。
[0003]现有的二次供水设备由于送水缘由,二次供水将长期存在,容易使饮用水在稳压罐中沉淀出大量的杂质,从而降低了饮用水的纯净度,且在储存过程中水中的杂质容易沉淀在二次供水设备的内部,极易滋生浮游生物和微生物,其中部分藻类还会产生毒素,其中大肠菌群数严重超标,给人们的生活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0004]为了降低二次供水设备内部的细菌含量,通常会在二次供水设备上增设饮用水净化设备,但由于二次供水设备内部的饮用水是直接与罐内的空气接触,部分空气会溶于饮用水中,导致二次供水设备内的水压原本就处于逐渐降低的状态,而通过增载饮用水净化设备,将会再次削弱水压,严重影响二次供水设备的稳定性,影响使用效果,因此,现阶段市场上亟需一种二次供水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二次供水设备。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二次供水设备,包括蓄水式稳压罐,所述蓄水式稳压罐的侧端面上卡接有回流主管,所述回流主管的内部设置有一对阳极水轮和阴极水轮,并且阴极水轮和阳极水轮之间互相啮合,并且阴极水轮的表面套设有除垢刷,所述阳极水轮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接轴,所述阴极水轮端部对应第一转接轴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背离阴极水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接轴,所述第二转接轴和第一转接轴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联动齿轮,且两个联动齿轮之间互相啮合,所述第二转接轴远离阴极水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靠近蓄水式稳压罐的一面啮合有第一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的表面啮合有第一主动锥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背离第一从动锥齿轮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转接轴,所述第三转接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叶片,所述蓄水式稳压罐侧端面的底部通过排水管与增压罐相近的一面相连通,所述增压罐的内部设置有一组阳极轴和阴极轴,并且增压罐内部对应阳极轴远离排水管的一侧设置有动涡盘,并且增压罐内侧壁上对应动涡盘的位置处设置有静涡盘,所述增压罐远离排水管的一面通过第二桥型连接管与饮用水固液分离设备相连通。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回流主管位于蓄水式稳压罐内部的一端与引流管相近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引流管远离回流主管的一端位于蓄水式稳压罐内侧的底部,并且引流管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回流主管远离引流管的一端通过回流副管与蓄水式稳压罐的顶部相连通,并且回流副管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回流主管的表面通过第一桥型连接管与市政供水管线相连通,并且第一桥型连接架远离市政供水管线的一端对应叶片设置。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第一转接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卡接在回流主管内设连接座的顶部,所述第一转接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形主动齿轮,所述扇形主动齿轮靠近第二转接轴的一面上啮合有第三从动齿轮,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在螺纹筒的表面,所述螺纹筒和除垢刷的对应面均固定连接有凸缘,且两个凸缘的端面通过两个销轴分别与同一个桥型连接架的两个端部铰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套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与第三从动齿轮相近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扭力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座相近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的顶部卡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套接在第二转接轴的表面。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第三转接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卡接在轴承座的侧端面上,所述轴承座的外轮廓面与回流主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接轴远离第一主动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锥齿轮背离第一主动锥齿轮的一面啮合有第二主动锥齿轮。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背离引流管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第四转接轴,所述第四转接轴的表面套接有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卡接在回流主管的内侧壁上,所述第四转接轴远离第二主动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风扇,并且第四转接轴表面对应风扇的位置处卡接有第八轴承,所述第八轴承卡接在蓄水式稳压罐的内侧壁上。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阳极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三从动锥齿轮背离阴极轴的一面啮合有第三主动锥齿轮,所述第三主动锥齿轮背离第三从动锥齿轮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第五转接轴,所述第五转接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五轴承,所述第五轴承卡接在增压罐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五转接轴背离第三主动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从动齿轮,并且第五转接轴表面对应第二从动齿轮的位置处套接有第七轴承,所述第七轴承卡接在变速盒的侧端面上,所述变速盒和蓄水式稳压罐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表面啮合有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七转接轴的表面,所述第七转接轴表面对应第二主动齿轮的位置处套接有第九轴承,所述第九轴承卡接在变速盒的内侧壁上。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1]所述第七转接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主动齿轮,所述第三主动齿轮的表面啮合有齿板,所述齿板的表面套接有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卡接在变速盒的顶部,所述齿板远离第二滑套的一端通过支撑弹簧与变速盒内侧的端面固定连接。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3]所述齿板背离支撑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卡接在蓄水式稳压罐的底部,所述滑杆远离齿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浮球,所述浮球位于蓄水式稳压罐的内部。
[00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5]所述阳极轴远离第三从动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的表面啮合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在第六转接轴的表面,所述第六转接轴的表面套接有第六轴承,所述第六轴承卡接在增压罐内设支撑座的顶部,所述第六转接轴背离第一从动齿轮的一端与动涡盘相近的一面固定连接。
[002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计的回流主管、引流管、回流副管、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引流管、回流主管及回流副管三者在蓄水式稳压罐的侧端面上形成了一个饮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供水设备,包括蓄水式稳压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式稳压罐(1)的侧端面上卡接有回流主管(2),所述回流主管(2)的内部设置有一对阳极水轮(8)和阴极水轮(15),并且阴极水轮(15)和阳极水轮(8)之间互相啮合,并且阴极水轮(15)的表面套设有除垢刷(19),所述阳极水轮(8)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接轴(9),所述阴极水轮(15)端部对应第一转接轴(9)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4),所述螺纹杆(14)背离阴极水轮(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接轴(16),所述第二转接轴(16)和第一转接轴(9)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联动齿轮(23),且两个联动齿轮(23)之间互相啮合,所述第二转接轴(16)远离阴极水轮(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锥齿轮(24),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24)靠近蓄水式稳压罐(1)的一面啮合有第一从动锥齿轮(24),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24)的表面啮合有第一主动锥齿轮(25),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25)背离第一从动锥齿轮(24)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转接轴(63),所述第三转接轴(6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叶片(26),所述蓄水式稳压罐(1)侧端面的底部通过排水管(34)与增压罐(35)相近的一面相连通,所述增压罐(35)的内部设置有一组阳极轴(37)和阴极轴(36),并且增压罐(35)内部对应阳极轴(37)远离排水管(34)的一侧设置有动涡盘(47),并且增压罐(35)内侧壁上对应动涡盘(47)的位置处设置有静涡盘(48),所述增压罐(35)远离排水管(34)的一面通过第二桥型连接管(49)与饮用水固液分离设备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主管(2)位于蓄水式稳压罐(1)内部的一端与引流管(3)相近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引流管(3)远离回流主管(2)的一端位于蓄水式稳压罐(1)内侧的底部,并且引流管(3)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4),所述回流主管(2)远离引流管(3)的一端通过回流副管(5)与蓄水式稳压罐(1)的顶部相连通,并且回流副管(5)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6),所述回流主管(2)的表面通过第一桥型连接管(7)与市政供水管线相连通,并且第一桥型连接架(22)远离市政供水管线的一端对应叶片(26)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次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轴(9)的表面套接有第一轴承(10),所述第一轴承(10)卡接在回流主管(2)内设连接座(64)的顶部,所述第一转接轴(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形主动齿轮(11),所述扇形主动齿轮(11)靠近第二转接轴(16)的一面上啮合有第三从动齿轮(12),所述第三从动齿轮(12)固定连接在螺纹筒(13)的表面,所述螺纹筒(13)和除垢刷(19)的对应面均固定连接有凸缘(20),且两个凸缘(20)的端面通过两个销轴(21)分别与同一个桥型连接架(22)的两个端部铰接,所述螺纹杆(14)的表面套接有扭力弹簧(18),所述扭力弹簧(18)的一端与第三从动齿轮(12)相近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扭力弹簧(18)的另一端与连接座(64)相近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64)的顶部卡接有第二轴承(17),所述第二轴承(17)套接在第二转接轴(16)的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次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接轴(63)的表面套接有第三轴承(27),所述第三轴承(27)卡接在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淑媛
申请(专利权)人:曾淑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