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体内植入式蠕动泵、蠕动泵控制器及体液转运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医疗保健设备
,且特别是涉及一种体内植入式蠕动泵、蠕动泵控制器及体液转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医疗保健领域中,植入式输液泵(简称植入泵)是一种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其优点是可以长期使用、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药物刺激、保护外周静脉等特点,现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另外,用于起搏的血液泵也已经走上临床并取得较好成效。而且,不同于注射泵,植入泵不限制生物体的运动,更加能够满足人们的健康生活的需求。
[0003]现有的植入泵通常采用电驱动或磁驱动的方式进行给药或起搏,而基于蠕动泵的给药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流量,密封性好,且无需引入其他阀体进行流向控制,安全性高。通常,这些微泵系统需要同时植入电源来体外供电或生物自供能,结构复杂且寿命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内植入式蠕动泵,其导管可以同时作为泵的驱动组件实现泵的导流功能,无需设置电源或其它供能元件,结构简单,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内植入式蠕动泵(1),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管(11)和设置在所述支撑管(11)内的导管(12),所述导管(12)的外管壁(12a)部分固定在所述支撑管(11)的内管壁(11a)上,所述导管(12)上设有磁性蠕动组件(121),所述磁性蠕动组件(121)在磁场驱动下收缩蠕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植入式蠕动泵(1),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蠕动组件(121)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蠕动块(1211),或者所述磁性蠕动组件(121)为整条设置的蠕动块(1211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植入式蠕动泵(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11)具有非平整的外表面,所述支撑管(11)的截面为椭圆形,所述导管(12)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导管(12)的外管壁(12a)与所述支撑管(11)的内管壁(11a)两侧内切抵靠连接,其中所述外管壁(12a)与所述内管壁(11a)在远离体表(3)一侧的内切抵靠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磁性蠕动组件(121)设置在靠近体表(3)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内植入式蠕动泵(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2)的外管壁(12a)与所述支撑管(11)的内管壁(11a)远离体表(3)一侧的内切抵靠位置通过粘胶结构(13)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植入式蠕动泵(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2)包括蠕动区域和非蠕动区域,设置有所述磁性蠕动组件(121)的位置为所述蠕动区域,所述蠕动区域以外的位置为所述非蠕动区域;所述非蠕动区域包括下游输出端(12b)和上游输入端(12c),所述导管(12)的所述非蠕动区域还设有至少一个单向阀(1212),所述单向阀(1212)为一个时,设置在所述下游输出端(12b)。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内植入式蠕动泵(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输入端(12c)远离所述磁性蠕动组件(121)的末端设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均设有单向透过膜;或者所述上游输入端(12c)包括多根导管通路。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内植入式蠕动泵(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输入端(12c)设有软囊或蜂窝状的吸收结构,所述吸收结构的表面带有多个单向透过孔。8.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际,李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