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监测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7369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包监测传感器,包括:基板,包括安装区域、以及由所述安装区域向外延伸出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侧缘设有至少一焊接引脚,所述基板上还设有自所述安装区域向所述焊接引脚延伸的导电线路;壳体,盖合于所述安装区域上、且与所述基板围成容置空间,所述壳体上设有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至少一介质通道;多个敏感元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区域上,且通过所述导电线路与所述焊接引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电池包监测传感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包监测传感器占用空间,不利于电池包布置的问题。池包布置的问题。池包布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包监测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监测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包监测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进入千家万户,新能源汽车因其绿色环保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新能源汽车也越来越普及,电池包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主要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
[0003]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上对安全性认识不足,产品设计的安全性不够,全链条中安全交互机制没有形成,导致了电动汽车安全事故频发,对公众感观和产业发展都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而引起电动汽车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电池包内部电芯的热失控,第一块电芯热失控的火种会在将近半小时内蔓延至整个电池包,并逐渐造成车辆自燃,因此,为了进一步的增加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各大汽车厂商都会在车内设置监测传感器,对电池包的热失控进行监测,以便于在电池包发生热失控时第一时间发出预警,防止事故的发生。
[0004]现有技术当中,电池包监测传感器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里面的敏感元件,壳体上设有固定壳体的安装面,敏感元件通过引线的方式穿过壳体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然而,此种方式,需要电池包内提供固定壳体的安装位置,比较占用空间,而且不利于整个电池包的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包监测传感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包监测传感器占用空间,不利于电池包布置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出的电池包监测传感器包括:
[0007]基板,包括安装区域、以及由所述安装区域向外延伸出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侧缘设有至少一焊接引脚,所述基板上还设有自所述安装区域向所述焊接引脚延伸的导电线路;
[0008]壳体,盖合于所述安装区域上、且与所述基板围成容置空间,所述壳体上设有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至少一介质通道;
[0009]多个敏感元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区域上,且通过所述导电线路与所述焊接引脚连接。
[0010]上述电池包监测传感器,通过设置基板,将敏感元件集成于基板上的安装区域上,通过安装区域延伸出的连接部上的焊接引脚和电池的控制系统连接,以实现敏感元件与电池的控制系统的信号传递,相对于传统技术中的监测传感器,不需要在电池包内空留固定壳体的安装位置,减少了监测传感器的占用空间,也不需要通过接线的方式将敏感元件和电池的控制系统连接,监测传感器直接通过焊接引脚和电池的控制系统中的基板的焊盘焊接,方便整个电池包的布置。本技术中的电池包监测传感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包监测传感器占用空间,不利于电池包布置的问题。
[0011]另外,根据本技术提出的电池包监测传感器,还可以具有如下的附加技术特征:
[0012]进一步地,所述基板包括多层基材,所述导电线路设置于任意相邻两层所述基材之间。
[0013]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线路穿过所述基材延伸至所述安装区域并与所述敏感元件的引脚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线路包括印刷线路和导电孔,所述导电线路通过所述导电孔穿过对应的所述基材,所述导电孔连接所述印刷线路和所述敏感元件的引脚。
[0015]进一步地,所述敏感元件的引脚穿过所述基材连接所述导电线路。
[0016]进一步地,所述基材上对应设有供所述敏感元件的引脚穿过的通孔。
[0017]进一步地,所述敏感元件设置成两个,两个所述敏感元件分别为压力敏感元件、温度敏感元件、烟雾敏感元件、一氧化碳敏感元件、二氧化碳敏感元件以及氢气敏感元件中的其中一种。
[0018]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包监测传感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区域内的微控制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提出的电池包监测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提出的电池包监测传感器的爆炸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提出的电池包监测传感器中的敏感元件与导电线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3]基板10上层基材101中间基材102下层基材103安装区域11连接部12焊接引脚13导电线路14导电孔140壳体20介质通道21敏感元件30微控制器31
ꢀꢀ
[0024]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8]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一实施中提出的电池包监测传感器包括:基板10、设置于基板10上的壳体20、以及设置于基板10上且被壳体20罩住的多个敏感元件30,其中:
[0029]基板10包括安装区域11、以及由所述安装区域11向外延伸出的连接部12,壳体20盖设于安装区域11上与基板10围成容置敏感元件30的容置空间,连接部12的侧缘设有至少一焊接引脚13,基板10上还设有自安装区域11向焊接引脚13延伸的导电线路14。
[0030]示例而非限定,在本实施例当中,为了让敏感元件30与焊接引脚13形成电性连接,基板10内嵌入有导电线路14,敏感元件30通过导电线路14与焊接引脚13电性连接,具体的,基板10包括多层基材,导电线路14设置于任意相邻两层基材之间,敏感元件30的引脚与设置在相邻两层基材之间的导电线路14连接。
[0031]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多层基材,并将导电线路14设置在相邻两层基材之间,在壳体20与基材进行焊接封装时,防止壳体20与导电线路14干涉,造成导电线路14失效,进一步的提升电池包监测传感器的安全性。
[0032]在本实施例的一些情况当中,可以是敏感元件30的引脚(图未示)穿过基材连接导电线路14,基材上对应设有供敏感元件30的引脚穿过的通孔,敏感元件30的引脚通过通孔穿过基材与导电线路14连接;或者是导电线路14穿过基板10延伸至安装区域并与敏感元件30的引脚连接,导电线路14包括印刷线路和导电孔140,导电线路14通过导电孔140穿过对应的基材,导电孔140连接印刷线路和敏感元件30的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包括安装区域、以及由所述安装区域向外延伸出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侧缘设有至少一焊接引脚,所述基板上还设有自所述安装区域向所述焊接引脚延伸的导电线路;壳体,盖合于所述安装区域上、且与所述基板围成容置空间,所述壳体上设有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至少一介质通道;多个敏感元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区域上,且通过所述导电线路与所述焊接引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多层基材,所述导电线路设置于任意相邻两层所述基材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路穿过所述基材延伸至所述安装区域并与所述敏感元件的引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召利费友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新力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