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代理模型按需定制改善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7267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请求保护一种基于代理模型按需定制改善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用户提出网络改善需求,在网络改善需求中抽取并获取出若干专门可运行的计算机代理程序实体,根据代理网络代理proxy模型进行代理实体的初始化;S2、对这些能够相互提供服务的代理程序实体,配置相应的双向服务B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代理模型按需定制改善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网络领域与智能领域的交叉。其中计算机网络领域具体细化到传统网络或未来网络(Future Networks,FN)服务质量范畴;智能领域细化到智能代理范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ISO(国际标准组织)的FN标准技术的推进,使得网络的空杯设计(Clean

slate)理念越来越受重视。网络空杯设计理念就是强调未来网络不应仅在因特网等传统网络上的修修补补,而也重视推翻重来的设计理念。
[0003]随着ISO/IEC和ITU所制订的未来网络标准,如ISO/IEC TR 29181系列的逐步公布,FN术语已经被国际社会各界逐步承认。即FN也是计算机网络领域的一种网络形式。而不能将FN理解为“未来的网络”、“还在研发中的网络”等。未来网络与ITU/3GPP的6G网络、ISO无线认知网络等大致同属一代。未来网络将逐步受到包括中国研究者在内的全球重视。
[0004]研究者对传统网络的QoS的研究已经很普遍。遗憾的是,随着传统网络架构设计的不合理性被研究者逐步揭示出来,特别是支持传统网络的关键标准(如ISO/IEC 7498

1,即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SI/RM)中对QoS本身定义的狭隘性局限,使得对传统网络QoS改进研究目标和方法,已经被广泛认为进入到死胡同。
[0005]这是因为ISO对QoS“是一组参数的集合(a set of parameters
>…
)”,以及只能单向地由下层至上层提供服务的定义,制约了传统网络的QoS改善。
[0006]申请者专利技术的专利CN106657230A(申请号CN201610858601.5)

通信网络双向服务代理模型及其服务代理(Bidirectional service proxy model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its service proxy)(2021年1月13日公布),主要地采用代理和双向服务模块等技术,已经提出了理论依据并从宏观框架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0007]但是该“通信网络双向服务代理模型及其服务代理”专利技术并没有指出怎样引导进行产品生产落地的具体细节,需要提出新的技术来补充完善和扩展。具备哪些要素才能使其引导落地呢?一是代理间互动的数据单元FPDU,被确定;二是专门需求的数据单元special

FPDU,也被确定。剩下的就是怎样解决基于special

FPDU而操控代理的方法了。
[0008]人类社会在基础学科数学(算术)中的四则运算:采用加减乘除(+

X
÷
)运算符操控简单数的运算,控制其结果。计算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C++等中,能够重新对包括(+

X
÷
)在内容的所有运算符,进行重新定义内涵,而在该语言环境下对“对象”进行不是(+

X
÷
)含义的操控,已达到专门目的。同样,对任何运算过程,也可用专门符号代替,而形成专门条件下的运算符。这些运算符实际上是计算机运算过程,但其由于可以生动形象地表达目的,所以本申请中将计算机语言中的重构运算符思想引入到网络通信领域,以解决网络通信领域随着需求增加,表达方式越来越复杂的问题,而使其变得简单。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理模型按需定制改善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一种基于代理模型按需定制改善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11]S1、用户提出网络改善需求,在网络改善需求中获取出若干专门可运行的计算机代理程序实体,根据代理网络代理proxy模型进行代理实体的初始化;
[0012]S2、对这些能够相互提供服务的代理程序实体,配置相应的双向服务Bi

S对并编号;为每对代理之间设置专门的代理协议数据单元Special

FPDU;
[0013]S3、通过将运算的过程固定为具体的计算机语言的专门运算符,设计出一个或若干通过代理程序实体互动的应用场景,用于改善网络服务质量。
[0014]进一步的,所述代理程序实体用于模仿人或机器之间提供相应服务,或者在运行中向相应代理程序实体提出需求,其中每个代理实体既被要求设置有能力满足、处理外部需求,还被要求可以根据自身策略向其它代理提出本代理的需求。
[00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根据代理网络代理proxy模型进行代理实体的初始化;
[0016]其中对每个代理初始化的目的,就是使得该代理具有有别于其它代理的个性。初始化能力就是使得该代理最多能够有多少服务;初始化感知主要是指感知策略、识别算法的使用等;初始化协商主要是指协商方法和策略,比如“一口价”方法、协商策略以代理个性而定;执行策略初始化的含义更多是指该代理与对方代理进行“博弈”的方式。
[001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通过将运算的过程固定为具体的计算机语言的专门运算符,具体包括:协商运算符、绑定运算符、协商运算符、标识运算符、登记运算符及双向服务运算符,其中,协商运算符Negotiator是指两个代理在先进行基于Bi

S的运算之后,两个代理根据自身策略与对方签定合约的过程;绑定运算符Binder是指代理A和代理B双方在服务需求方面进行固定,即不参加代理动态感知中可能的服务动态迁移活动;标识运算符Identifier是指代理A和代理B双方确定身份的计算过程,该运算符的计算结果是如果双方身份被证明有效,则为两个代理的当前信息和状态;登记运算符Registry是指在代理管理无中心情况下,双方向对方登记自己的信息;双向服务运算符Bi

S是指将代理A和代理B双方的类型、大小分别进行比对运算。
[0018]进一步的,所述代理网络代理proxy模型包括代理A1、代理A2,代理A1、代理A2均包括感知引擎、协商引擎、执行引擎,感知引擎、协商引擎、执行引擎共同按照一个周期,顺序处理一次外部需求。考虑代理产生需求的策略,R1(ES1,E1),R2(ES2,E2)表示分别将代理A1、A2的当前执行值E1、E2分别转换为执行策略ES1、ES2下的请求值R1、R2;
[0019]代理网络代理proxy模型还包括I1、I2,I1、I2分别是代理A1和A2收到的干扰;C1、C2分别是代理A1、A2的能力;RP1、RP2是代理A1、A2感知到的依赖场景的实时偏好;PS1、PS2分别是代理1、代理2各自的感知策略。
[0020]进一步的,所述代理网络代理proxy模型的代理步骤为:
[0021]代理A1、A2之间相互发送消息;判断代理是否可以满足感知的需求;如果需求可以满足则执行,如果需求不满足再根据协策略NS2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代理模型按需定制改善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用户提出网络改善需求,在网络改善需求中获取出若干专门可运行的计算机代理程序实体,根据代理网络代理proxy模型进行代理实体的初始化;S2、对这些能够相互提供服务的代理程序实体,配置相应的双向服务Bi

S对并编号;为每对代理之间设置专门的代理协议数据单元Special

FPDU;S3、通过将运算的过程固定为具体的计算机语言的专门运算符,设计出一个或若干通过代理程序实体互动的应用场景,用于改善网络服务质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基于代理模型按需定制改善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代理程序实体用于模仿人或机器之间提供相应服务,或者在运行中向相应代理程序实体提出需求,其中每个代理实体既被要求设置有能力满足、处理外部需求,还被要求可以根据自身策略向其它代理提出本代理的需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的基于代理模型按需定制改善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根据代理网络代理proxy模型进行代理实体的初始化;其中对每个代理初始化的目的,就是使得该代理具有有别于其它代理的个性。初始化能力就是使得该代理最多能够有多少服务;初始化感知主要是指感知策略、识别算法的使用等;初始化协商主要是指协商方法和策略,比如“一口价”方法、协商策略以代理个性而定;执行策略初始化的含义更多是指该代理与对方代理进行“博弈”的方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基于代理模型按需定制改善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通过将运算的过程固定为具体的计算机语言的专门运算符,具体包括:协商运算符、绑定运算符、协商运算符、标识运算符、登记运算符及双向服务运算符,其中,协商运算符Negotiator是指两个代理在先进行基于Bi

S的运算之后,两个代理根据自身策略与对方签定合约的过程;绑定运算符B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昭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华联众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