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速驱动线路
[0001]本技术涉及驱动电路
,尤其是指一种恒速驱动线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按摩器马达驱方式基本上是采用通过调节PWM占空比来实现调速。其调速过程是开环的,虽然线路简单,但存在的问题是:1、速度不稳;2、低速时力矩太小;3、稍有阻力导致动作机构停止运动;这些问题极大地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感和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恒速驱动线路,结构新颖,增加了测速环节,电机运行时,MCU实时地读取给定速度端的值,同时也读取电机的实际速度值,两者进行比较得到差值,再通过MCU算法得到一个实时的控制量送给PWM产生环节,实时跟随负载变化并改变PWM的占空比,实现稳定速度的目的。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恒速驱动线路,包括给定速度端、MCU、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Q1、场效应管Q2、三极管Q3、电容C1和电机;所述给定速度端与MCU的输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速驱动线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给定速度端、MCU、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Q1、场效应管Q2、三极管Q3、电容C1和电机;所述给定速度端与MCU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CU的输出端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以及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1的一端和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的源极、电阻R3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3的发射极均与电机的输入端连接,三极管Q3的漏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后与MCU的输入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速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雅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涩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