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上盖连接结构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714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上盖连接结构及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上盖连接结构设置于电池模组的线束隔离板上,包括沿线束隔离板的宽度方向设置的限位板、沿线束隔离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侧板和与侧板滑动连接的上盖,限位板与侧板连接,限位板与侧板围设形成容纳线束隔离板的容置腔,上盖包括上盖本体、接入端和抵挡端,侧板内凹形成供上盖的接入端从侧板的后端滑入至前端的滑槽,抵挡端抵接于侧板的后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盖与侧板采用内扣式滑槽结构进行连接,组装时滑槽只允许上盖接入端从侧板后端滑入至侧板前端进行组装,抵挡端抵接于侧板的后端,具有防呆功能,进行拆卸时只需将上盖从侧板中滑动撤出即可,大大提高了电池模组上盖的拆装便捷性。组上盖的拆装便捷性。组上盖的拆装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上盖连接结构及电池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上盖连接结构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池模组上盖组件,通常采用卡扣式结构将上盖与线束隔离板进行扣合固定,由于上盖的两端对称分布的卡扣结构相同,上盖的对称结构不具有正负极防呆功能,其两端均可以与线束隔离板的任意一端进行扣合,安装时,如果操作人员没有仔细核对正负极,容易将上盖的正负极性装反。同时,在对电池模组进行拆解分离时,通常需要借助工具从上盖与线束隔离板的组装缝隙撬开拆卸,十分不便。
[0003]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方便组装与拆卸且具有防呆功能的电池模组上盖连接结构,从而提高电池模组的组装效率和质量,降低不良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上盖连接结构,方便上盖与电池模组的组装与拆卸且具有防呆功能。
[0005]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其上盖的组装与拆卸方便快捷且具有防呆功能。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上盖连接结构,设置于电池模组的线束隔离板上,包括沿线束隔离板的宽度方向设置的限位板、沿线束隔离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侧板和与侧板滑动连接的上盖,限位板与侧板连接,限位板与侧板围设形成容纳线束隔离板的容置腔,上盖包括上盖本体、接入端和抵挡端,侧板内凹形成供上盖的接入端从侧板的后端滑入至前端的滑槽,抵挡端抵接于侧板的后端。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电池模组上盖连接结构,上盖与侧板采用内扣式滑槽结构进行连接,进行组装时,由于上盖的抵挡端与滑槽不适配,不能进入滑槽,滑槽只允许上盖的接入端从侧板的后端滑入至侧板的前端进行组装配合,抵挡端则抵接于侧板的后端,从而具有保证上盖与侧板组装正确的防呆功能,确保安装的准确性,提高产品合格率,进行拆卸时,只需将上盖从侧板中滑动撤出即可,大大提高了电池模组上盖的拆装便捷性。
[0008]较佳地,本技术的上盖沿竖直方向并朝远离上盖本体的方向对称凸伸形成抵挡端。
[0009]较佳地,本技术的限位板包括连接于侧板的前端的第一限位板和连接于侧板的后端的第二限位板,上盖的接入端与第一限位板抵接,上盖的抵挡端被抵挡于侧板的后端外部并与第二限位板抵接。
[0010]较佳地,本技术的第一限位板的高度高于侧板的高度,以封闭滑槽并抵挡接入端。
[0011]较佳地,本技术的第二限位板的高度小于侧板的高度,以暴露滑槽并供接入端插入滑接。
[0012]较佳地,本技术的第一限位板具有沿竖直方向凸伸设置的用于抵挡接入端的限位结构。
[0013]较佳地,本技术的限位结构为挡板或凸台。
[0014]较佳地,本技术的第一限位板还包括卡扣结构,借由卡扣结构与上盖的接入端对接卡合实现上盖相对线束隔离板的卡合固定。
[0015]较佳地,本技术的卡扣结构为倒置的梯台。
[0016]较佳地,本技术的限位板的卡扣结构与限位结构之间设置有缺口。
[0017]较佳地,本技术的上盖本体的一面凸伸设置有防呆凸起结构,防呆结构包括靠近接入端设置的正极防呆凸起结构和靠近抵挡端设置的负极防呆凸起结构。
[0018]较佳地,本技术的正极防呆凸起结构为“+”极标识凸起结构,负极防呆凸起结构为“﹣”极标识凸起结构。线束隔离板及上盖上的防呆设计可以避免模组上盖的正负极性装反,起到正负极极性不会放反的防呆功能,与内扣式滑槽结构形成双重防呆功能,确保安装的准确性。
[001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两个电芯、壳体和上述的电池模组上盖连接结构,两个电芯收容于壳体内,电池模组上盖连接结构盖设于壳体上。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电池模组上盖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电池模组上盖连接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电池模组上盖连接结构的C

C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2的A区域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图2的B区域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元件标号说明
[0026]电池模组上盖连接结构100、线束隔离板1、限位板2、侧板3、上盖4、第一限位板21、第二限位板22、限位结构211、卡扣结构212、前端31、后端32、滑槽33、上盖本体41、接入端42和抵挡端43。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0028]结合图1

图5所示,本技术的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两个电芯、壳体和上述的电池模组上盖连接结构100,两个电芯收容于壳体内,电池模组上盖连接结构100盖设于壳体上。其中,电池模组上盖连接结构100,设置于电池模组的线束隔离板1上,包括沿线束隔离板1的宽度方向设置的限位板2、沿线束隔离板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侧板3和与侧板3滑动连接的上盖4,限位板2与侧板3连接,限位板2与侧板3围设形成容纳线束隔离板1的容置腔,上盖4包括上盖本体41、接入端42和抵挡端43,侧板3内凹形成供上盖4的接入端42从侧板3的后端32滑入至前端31的滑槽33,抵挡端43抵接于侧板3的后端32。具体地,上盖本体41的一
面凸伸设置有防呆凸起结构,防呆结构包括靠近接入端42设置的正极防呆凸起结构和靠近抵挡端43设置的负极防呆凸起结构。更具体地,正极防呆凸起结构为“+”极标识凸起结构,负极防呆凸起结构为“﹣”极标识凸起结构。线束隔离板1及上盖4上的防呆设计可以避免模组上盖4的正负极性装反,起到正负极极性不会放反的防呆功能,与内扣式滑槽33形成双重防呆功能,确保安装的准确性。
[0029]结合图2和图4所示,上盖4沿竖直方向并朝远离上盖本体41的方向对称凸伸形成抵挡端43,因而上盖4于竖直方向上的截面呈T字型。结合图2和图5所示,限位板2包括连接于侧板3的前端31的第一限位板21和连接于侧板3的后端32的第二限位板22,上盖4的接入端42与第一限位板21抵接,上盖4的抵挡端43被抵挡于侧板3的后端32外部并与第二限位板22抵接。具体地,第一限位板21的高度高于侧板3的高度,以封闭滑槽33并抵挡接入端42,第二限位板22的高度小于侧板3的高度,以暴露滑槽33并供接入端42插入滑接,第一限位板21具有沿竖直方向凸伸设置有用于抵挡接入端42的限位结构211,具体地,限位结构211为挡板,但限位结构211的构造并不以此为限,限位结构211还可以为凸台。具体地,第一限位板21还包括卡扣结构212,借由卡扣结构212与上盖4的接入端42对接卡合实现上盖4相对线束隔离板1的卡合固定,卡扣结构212为倒置的梯台,限位板的卡扣结构212与限位结构211之间设置有缺口。
[0030]结合图1

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上盖连接结构,设置于电池模组的线束隔离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所述线束隔离板的宽度方向设置的限位板、沿所述线束隔离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侧板和与所述侧板滑动连接的上盖,所述限位板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限位板与所述侧板围设形成容纳所述线束隔离板的容置腔,所述上盖包括上盖本体、接入端和抵挡端,所述侧板内凹形成供所述上盖的接入端从所述侧板的后端滑入至前端的滑槽,所述抵挡端抵接于所述侧板的后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上盖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沿竖直方向并朝远离所述上盖本体的方向对称凸伸形成所述抵挡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上盖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包括连接于所述侧板的前端的第一限位板和连接于所述侧板的后端的第二限位板,所述上盖的接入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板抵接,所述上盖的抵挡端被抵挡于所述侧板的后端外部并与所述第二限位板抵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上盖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高度高于所述侧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佳静刘争光谷秋雨刘晨南胡雄朱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塔菲尔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