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真空泵及吸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6688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真空泵,包括壳体、第一吸管、第二吸管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的驱动泵;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外接试剂瓶的凹槽部;所述第一吸管的顶端与所述驱动泵连接,底端穿过所述凹槽部插入试剂瓶中以使试剂瓶内产生负压;所述第二吸管的底端穿过所述凹槽部插入试剂瓶中,顶端穿过所述壳体用于将待处理溶液输送至试剂瓶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真空泵体积小,易收纳,造价低且便携易转移,无需专门配套试剂瓶或专门的电源线也可正常使用。专门配套试剂瓶或专门的电源线也可正常使用。专门配套试剂瓶或专门的电源线也可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真空泵及吸液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生物仪器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真空泵及吸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真空泵是一种以直流有刷电机作为动力,可对目标容器进行空气抽取,并可以把抽取到的空气转移到其他指定容器或者直接排到大气,以使目标容器内持续产生负压,由于目标容器与外界的气压差从而使外部待处理溶液被自动输送至目标容器中。现有的真空泵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制造成本高昂,噪音大,耗电高,且在较少容量体系的溶液处理实验中不便使用,尤其在实验转移位置时不方便搬运。此外,现有的真空泵还需要配备收集器皿,一旦配套器皿丢失或损坏,将会非常影响工作进度,进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另外,现有的真空泵的电源线较为特殊,一旦转借或损坏,很难再配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便携式真空泵及吸液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便携式真空泵,包括壳体、第一吸管、第二吸管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的驱动泵;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外接试剂瓶的凹槽部;所述第一吸管的顶端与所述驱动泵连接,底端穿过所述凹槽部插入试剂瓶中以使试剂瓶内产生负压;所述第二吸管的底端穿过所述凹槽部插入试剂瓶中,顶端穿过所述壳体用于将待处理溶液输送至试剂瓶内。
[0006]优选的,所述凹槽部设有内螺纹。
[0007]优选的,所述凹槽部的顶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分别开设有使第一吸管的底端穿设的第一通孔(108)以及使第二吸管的底端穿设的第二通孔(109);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使第二吸管的顶端穿设的第三通孔。
[0008]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外部设有用于使所述驱动泵启动或关闭的开关。
[0009]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安装有为所述驱动泵提供电力支持的内置电池。
[0010]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外接充电设备以为所述驱动泵提供电力支持的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为Type

C接口或USB接口。
[0011]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弹性固定部,所述弹性固定部设有穿孔。
[0012]优选的,所述弹性固定部为硅胶或橡胶材质,所述弹性固定部于所述穿孔的侧面设有开缝。
[0013]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吸液装置,包括试剂瓶以及上述的便携式真空泵,所述试剂瓶的顶端插入所述凹槽部与所述真空泵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吸管通过外接吸液枪头将待处理溶液输送至所述试剂瓶内。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吸管通过转接管与所述吸液枪头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
[0016]本技术的真空泵体积小,易收纳,造价低且便携易转移,无需专门配套试剂瓶或专门的电源线也可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便携式真空泵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便携式真空泵的剖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吸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01、壳体;102、第一吸管;103、第二吸管;104、驱动泵;105、凹槽部;106、内螺纹;107、隔板;108、第一通孔;109、第二通孔;110、第三通孔;111、开关;112、充电接口;113、弹性固定部;114、穿孔;201、试剂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便携式真空泵,包括壳体(101)、第一吸管(102)、第二吸管(103)以及安装于壳体(101)内部的驱动泵(104)。壳体(101)的底部设有凹槽部(105),凹槽部(105)可用于外接试剂瓶。第一吸管(102)和第二吸管(103)优选采用可弯曲的透明软管,其中,第一吸管(102)的顶端与驱动泵(104)连接,底端穿过凹槽部(105)插入外接的试剂瓶中。第二吸管(103)的底端穿过凹槽部(105)插入试剂瓶中,另一端穿过壳体(101)用于将待处理溶液输送至试剂瓶内。在通电状态下,由于驱动泵(104)启动可以使试剂瓶内持续产生负压,使试剂瓶的内部与外界形成气压差,从而使待处理溶液自动被输送至试剂瓶内。
[002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1)的横截面采用正六边形,专利技术人在实验中发现,这种形状设计的柱状体相较于圆柱状的壳体(101)更方便旋动,有利于真空泵与外接试剂瓶的组装和拆卸。
[002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1)可以由A、B部(图中未示出)拼接而成,A、B部可以通过粘结或者螺钉等方式拼接固定,以方便拆卸修理。
[002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1)也可以直接注塑而成。
[002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外接的试剂瓶通过插拔的方式与真空泵连接。
[002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更优的方式在凹槽部(105)设有内螺纹(106),外接的试剂瓶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真空泵的下方。目前实验室中GL45螺纹口玻璃试剂瓶为常见的试剂瓶,玻璃试剂瓶相较于常规塑料收集瓶,更加便于清洁和灭菌,用途更为广泛,而且不同容量的GL45螺纹口玻璃试剂瓶的顶端口径一致,本实本用新型仅需要将凹槽部(105)设置成与GL45螺纹口玻璃试剂瓶开口尺寸适配的螺纹接口,即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各种容量的GL45螺纹口玻璃试剂瓶与本技术的真空泵连接并保证气密性,从而避免了现有的真空泵存在的固定配套收集器皿的局限性。因此,仅需要采用较低廉的价格购买本技术的真空泵,即可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各种容量规格的GL45螺纹口玻璃试剂瓶进行相关实验。本技术的真空泵体积小且结构简单,使用时占用试验台面积小,闲置时便于收纳。
[002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凹槽部(105)的顶部设有隔板(107),隔板(107)的设置便于将真空泵的壳体(101)内部与试剂瓶隔断,也更有利于吸液时外接试剂瓶的气密性,还能够有效防止溶液污染壳体(101)内部的零件。隔板(107)上分别开设有使第一吸管(102)的底端穿设的第一通孔(108),以及使第二吸管(103)的底端穿设的第二通孔(109),两个通孔的分别设置便于将第一吸管(102)和第二吸管(103)独立隔开,以免真空泵工作时第一吸管(102)、第二吸管(103)产生不必要的晃动,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吸液时外接试剂瓶的气密性。壳体(101)的顶部开设有使第二吸管(103)的顶端穿设的第三通孔(110),以方便第二吸管(103)从壳体(101)伸出,将第三通孔(110)设置的壳体(101)顶部,不仅外观上更美观,结构上也更加合理。
[003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1)的外部设有用于使驱动泵(104)启动或关闭的开关(111),开关(111)优选设置在壳体(101)的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吸管、第二吸管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的驱动泵;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外接试剂瓶的凹槽部;所述第一吸管的顶端与所述驱动泵连接,底端穿过所述凹槽部插入试剂瓶中以使试剂瓶内产生负压;所述第二吸管的底端穿过所述凹槽部插入试剂瓶中,顶端穿过所述壳体用于将待处理溶液输送至试剂瓶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部设有内螺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部的顶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分别开设有使第一吸管的底端穿设的第一通孔以及使第二吸管的底端穿设的第二通孔;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使第二吸管的顶端穿设的第三通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部设有用于使所述驱动泵启动或关闭的开关。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安装有为所述驱动泵提供电力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汝飞陈天睿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新近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