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流润滑泵备用电源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一种直流润滑泵备用电源控制系统,属于直流润滑泵备用电源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余热发电站内,直流屏在正常情况下为控制信号、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断路器跳合闸操作回路等提供可靠的直流电源,当发生交流电源消失事故情况下为事故照明、交流不停电电源等提供直流电源;交流系统为变电站内日常站用电、变压器风冷、油泵运转、有载调压提供可靠的电源,交直流系统可靠与否对整个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安全运行的保证。在余热发电站大电失电后,会造成直流润滑泵无法正常启动,从而导致现场发电机高速情况下因无润滑油将轴瓦拉伤等重大事故。
[000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在余热电站大电失电后,给直流屏提供备用电源防止直流润滑泵非正常启动的直流润滑泵备用电源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直流润滑泵备用电源控制系统硬件结构的改进。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直流润滑泵备用电源控制系统,包括直流屏(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备用电源(2)、第二备用电源(3),所述直流屏(1)、第一备用电源(2)、第二备用电源(3)的内部均设置有电池,所述直流屏(1)的电池出线端通过导线与直流接触器KM1的进线端相连,所述直流接触器KM1的出线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直流接触器KM2的进线端、第一负载(4)的电源端相连;所述第一备用电源(2)的电池出线端通过导线与直流接触器KM3的进线端相连,所述直流接触器KM3的出线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直流接触器KM4的进线端、第二负载(5)的电源端相连;所述第二备用电源(3)的电池出线端通过导线与直流接触器KM5的进线端相连,所述直流接触器KM5的出线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直流接触器KM6的进线端、第三负载(6)的电源端相连;所述直流接触器KM2的出线端通过导线并接直流接触器KM4的出线端后与直流接触器KM6的出线端相连;所述第一备用电源(2)用于当直流屏(1)故障时,通过直流接触器KM3、直流接触器KM4和直流接触器KM2给第一负载(4)供电;所述直流屏(1)用于当第一备用电源(2)故障时,通过直流接触器KM1、直流接触器KM2和直流接触器KM4给第二负载(5)供电,通过直流接触器KM1、直流接触器KM2和直流接触器KM6给第二备用电源(3)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润滑泵备用电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屏(1)的电池出线端正负极上分别设置有保险丝FU1、保险丝FU2,所述第一备用电源(2)的电池出线端正负极上分别设置有保险丝FU3、保险丝FU4,所述第二备用电源(3)的电池出线端正负极上分别设置有保险丝FU5、保险丝FU6;所述直流屏(1)、第一备用电源(2)、第二备用电源(3)的电池出线端分别设置有电压继电器KV1、电压继电器KV2、电压继电器KV3,所述直流屏(1)的电池出线端上还设置有中间继电器KA1、中间继电器KA2,所述第一备用电源(2)的电池出线端上还设置有中间继电器KA3、中间继电器KA4,所述第二备用电源(3)的电池出线端上还设置有中间继电器KA5;所述直流接触器KM1的线圈为KM1.1、常开触点为KM1.2和KM1.5、常闭触点为KM1.3和KM1.4,所述直流接触器KM2的线圈为KM2.1,所述直流接触器KM3的线圈为KM3.1、常开触点为KM3.2和KM3.5、常闭触点为KM3.3和KM3.4,所述直流接触器KM4的线圈为KM4.1,所述直流接触器KM5的线圈为KM5.1、常开触点为KM5.2和KM5.5、常闭触点为KM5.3和KM5.4,所述直流接触器KM6的线圈为KM6.1;所述电压继电器KV1的线圈为KV1.1、常开触点为KV1.2,所述电压继电器KV2的线圈为KV2.1、常开触点为KV2.2,所述电压继电器KV3的线圈为KV3.1、常开触点为KV3.2;所述中间继电器KA1的线圈为KA1.1、常闭触点为KA1.3和KA1.4,所述中间继电器KA2的线圈为KA2.1、常闭触点为KA2.3和KA2.4,所述中间继电器KA3的线圈为KA3.1、常闭触点为KA3.3和KA3.4,所述中间继电器KA4的线圈为KA4.1、常闭触点为KA4.3和KA4.4,所述中间继电器KA5的线圈为KA5.1、常闭触点为KA5.3;所述直流屏(1)的电池出线端正极串接保险丝FU1后通过导线与按钮SB1的一端、按钮SB4的一端并联,所述按钮SB4的另一端串联常开触点KV1.2后与按钮SB1的另一端、线圈KV1.1的一端、线圈KM1.1的一端、线圈KA1.1的一端、线圈KA2.1的一端、指示灯HL1的一端并
联,所述线圈KV1.1的另一端、线圈KM1.1的另一端、线圈KA1.1的另一端、线圈KA2.1的另一端、指示灯HL1的另一端通过导线并接后与保险丝FU2的一端相连,所述保险丝FU2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直流屏(1)的电池出线端负极相连;所述第一备用电源(2)的电池出线端正极串接保险丝FU3后通过导线与按钮SB2的一端、按钮SB5的一端并联,所述按钮SB5的另一端串联常开触点KV2.2后与按钮SB2的另一端、线圈KV2.1的一端、线圈KM3.1的一端、线圈KA3.1的一端、线圈KA4.1的一端、指示灯HL3的一端并联,所述线圈KV2.1的另一端、线圈KM3.1的另一端、线圈KA3.1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荣新平,郭磊,
申请(专利权)人:威顿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