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简红忠专利>正文

一种茭白单苔管分离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6186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茭白单苔管分离育苗方法,解决了茭白的种苗纯度不高、产量不稳的问题。传统茭白用种苗分墩育苗时,用刀将墩一劈四瓣,栽入育苗田,灰茭、雄茭的苗易混杂入茭白种苗,移栽大田后,灰茭、雄茭的杂株与健康茭株争光照、争肥水,影响茭白产业效益稳定。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茭白单苔管分离育苗,健壮茭白被采收后留下的苔管直观可见,将单苔管种苗逐一分离,避免了灰茭、雄茭的苗或芽混入茭白种苗,保证了茭白种苗纯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保证茭白种苗纯度、去除田间不结茭的茭白杂株的优点。去除田间不结茭的茭白杂株的优点。去除田间不结茭的茭白杂株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茭白单苔管分离育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茭白育苗
,具体为一种茭白单苔管分离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茭白是一种水生蔬菜、健康蔬菜,含蛋白质、脂肪、糖类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随着人民对茭白这一健康蔬菜需求的增大,如何提高茭白产量、提升种植效益、扩大产业规模,满足人民消费需求,是我们需要破解的产业问题。
[0003]茭白传统育苗方法,在用茭白种苗墩育苗时,用刀劈四份,种苗中混杂有灰茭苗、雄茭苗或窜有灰茭芽、雄茭芽,茭苗栽入大田,它们与健康茭苗争光、争肥、争水,造成大田茭白结茭率降低到78%,减少产量至少20%,茭白苗纯度的降低,限制了茭白供应量的稳定、种植效益的提高。茭白传统育苗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种苗纯度无保证。传统茭白种苗分墩育苗,图省事,一刀劈之,茭白种苗混杂率高、纯度不稳定,栽植大田后,存在不良杂株与健康茭株争光、争肥、争水,茭白生产率不稳定的问题。
[0005]2、杂苗去除不精准。茭白种苗墩刀切后,混杂其中的灰茭苗、雄茭苗,甚至窜入的灰茭芽、雄茭芽无法精确清除,导致茭白结茭率只有78%,存在茭白产业效益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种苗纯度无保证和杂苗去除不精准的缺陷,提供一种茭白单苔管分离育苗方法。所述一种茭白单苔管分离育苗方法具有保证茭白种苗纯度和解决了茭白的田间不结茭杂株率偏多问题的特点。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茭白单苔管分离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育苗田准备;
[0009](2):茭苗墩分离单苔管;
[0010](3):合理插植种苗;
[0011](4):提高结茭率;
[0012](5):大田整理;
[0013](6):大田栽植管理。
[0014]优选的,步骤(1)中育苗田准备,2月25日前,按茭白栽植大田10亩准备育苗田1亩的标准整理育苗田,基肥按每亩1000公斤腐熟农家肥或500公斤商品有机肥标准均匀施入,机械耙耕平整,田间灌水10厘米深。
[0015]优选的,步骤(2)中茭苗墩分离单苔管,待育苗田整理好后,挖出茭白种苗墩,用刀将苗墩土层面下10cm的底部根系切除,按单苔管逐一分离出茭白种苗墩上的茭苗,将茭白种苗墩上剩余的灰茭苗、雄茭苗和混杂的杂根去除、淘汰。
[0016]优选的,步骤(3)中合理插植种苗,将已分离的单苔管茭苗按株行距30m
×
40cm的标准插入育苗田,当天分离当天插植,必须在2月底前完成。
[0017]优选的,步骤(4)中提高结茭率,按单苔管挑选分离茭苗,目的是提高茭白品种纯度,保证茭白结茭率达98%,为茭白产量提高、栽植效益提升奠定基础。
[0018]优选的,步骤(5)中大田整理,3月下旬整理栽植大田,基肥按亩施复合肥50公斤(NPK比例为15:15:15)标准撒匀,灌水10厘米深,机械耙细土、整平地。
[0019]优选的,步骤(6)中大田栽植管理,从育苗田采挖的茭白种苗按每株分出3株新种苗的方式,以50m
×
120cm株行距的插入大田,田间管理方法按常规标准操作即可。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解决了茭白的种苗纯度不够、产量不稳的问题。传统茭白用种苗分墩育苗时,只图省工省事,用刀将墩一劈四瓣,栽入育苗田,造成茭白种苗混杂率高、纯度不稳定,茭苗移栽大田后,不良杂株与健康茭株争光照、争肥水,存在茭白生产率不稳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茭白单苔管分离育苗,健壮茭白被采收后留下的苔管直观可见,将单苔管种苗逐一分离,避免了灰茭、雄茭的苗或芽混入茭白种苗,保证了茭白种苗纯度。
[0022]2、解决了茭白的田间不结茭杂株率偏多的问题。传统茭白育苗分墩时无法去杂,茭白种苗墩用刀切后,混杂其中的杂株茎节或根系无法清除,杂株率占20%,导致茭白产业效益提升受限制。选择单苔管健壮茭苗,彻底清除掉与健壮茭苗无关联的茎节或根系,避免了杂株窜入种苗而引起的生物混杂,减少杂株对产量的影响。
[0023]3、解决了茭白结茭率不高的问题。传统茭白种苗培育,杂株以及灰茭白、雄茭白的苗或芽混入种苗,导致茭白结茭率仅有78%,造成茭白产量不稳定;选择健壮的茭白单苔管,其分蘖出的种苗插入大田,可以结出高质量的茭白,能保证茭白结茭率达98%,解决了因灰茭、雄茭混入种苗而造成茭白产量减少20%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茭白单苔管分离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1):育苗田准备,2月25日前,按茭白栽植10亩大田需要1亩苗田的标准,整理育苗田,亩撒施1000公斤腐熟农家肥或500公斤商品有机肥作基肥,机械耙细耕平育苗田,灌水保持10厘米深;
[0028](2):茭苗墩分离单苔管,育苗田准备好,即可挖茭白种苗墩,每个苗墩从土层面处往下10cm的底部根系用刀切除,将茭白种苗墩上健壮的单苔管茭苗逐一分离出来,作为育苗种苗备用;要将茭白种苗墩上的灰茭、雄茭的苗或芽去除、淘汰掉,并去除、淘汰掉茭白种
苗中混入的杂株根系,保证种苗纯度;
[0029](3):合理插植种苗,将已分离的单苔管茭苗按株行距30m
×
40cm的标准插入育苗田,当天分离当天插植,必须在2月底前完成;
[0030](4):提高结茭率,将茭白种苗墩上的单苔管茭苗挑选分离出来,可以保证茭白品种纯度,使茭白结茭率达98%,为茭白产量提高、栽植效益提升奠定基础。;
[0031](5):大田整理,3月下旬整理栽植大田,基肥按亩施复合肥50公斤(NPK比例为15:15:15)标准撒匀,灌水10厘米深,机械耙细土、整平地;
[0032](6):大田栽植管理,采挖茭白育苗田的单苔管分离种苗,每株可再分出3株新种苗,按株行距50m
×
120cm的标准插入大田,1亩育苗田的种苗可栽植10亩大田,其田间管理方法按常规标准操作即可。
[00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茭白单苔管分离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育苗田准备;(2):茭苗墩分离单苔管;(3):合理插植种苗;(4):提高结茭率;(5):大田整理;(6):大田栽植管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茭白单苔管分离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育苗田准备,2月25日前,按茭白栽植大田10亩准备育苗田1亩的标准整理育苗田,基肥按每亩1000公斤腐熟农家肥或500公斤商品有机肥标准均匀施入,机械耙耕平整,田间灌水10厘米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茭白单苔管分离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茭苗墩分离单苔管,待育苗田整理好后,挖出茭白种苗墩,用刀将苗墩土层面下10cm的底部根系切除,按单苔管逐一分离出茭白种苗墩上的茭苗,将茭白种苗墩上剩余的灰茭苗、雄茭苗和混杂的杂根去除、淘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茭白单苔管分离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合理插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红忠高媛刘红梅朱光林万恩梅王永琦杨建军廖兴茂周涛
申请(专利权)人:简红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