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钩式手摇绞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6177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钩式手摇绞盘,包括底座,底座中按左、中、右的顺序平行间隔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均与底座活动连接,底座设有用于限制第二转轴旋转的径向限位结构,径向限位结构包括金属壳、限位杆,金属壳设于第二转轴前端且与底座固接,限位杆一端与金属壳活动连接,限位杆另一端与第二转轴可拆卸连接,第二转轴后端设有摇杆,摇杆包括与第二转轴后端可拆卸连接的杆头、以及均呈长条状的杆体、手持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摇杆可拆卸、锁紧牢靠。靠。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钩式手摇绞盘


[0001]本技术涉及绞盘
,尤其涉及一种双钩式手摇绞盘。

技术介绍

[0002]绞盘是由人力或机械动力转动垂直设置的卷筒,水平卷绕挠性构件(钢丝绳、链条等)完成牵引作业,常用于搬运工作。现有的绞盘一般分为手动绞盘和电动绞盘两种。手动绞盘是具有垂直安装的绞缆筒,在动力驱动下能卷绕但不储存绳索的机械。
[0003]申请号为CN201921738020.3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防尘手摇绞盘,其包括U型底座、转动手柄、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绕绳筒、绳筒侧板、定轴和转动轴,所述绞盘还包括防尘侧壳,所述转动轴的两端部均套接有轴承且轴承固定安装在U型底座的两个耳部,所述主动齿轮与转动轴固定连接且靠近U型底座右侧的耳部,所述定轴与所述转动轴间隔设置且固定安装在U型底座的两个耳部之间,所述绕绳筒套设在转动轴的外侧且其的左端部与绳筒侧板固接,主动齿轮与绕绳筒的右端部固接;所述防尘侧壳固定安装在U型底座的右侧;所述转动手柄与转动轴的任一端部固接;在装配状态下,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并位于所述防尘侧壳内。
[0004]但是,上述结构的手摇绞盘还存在以下问题:1、手柄部位为固定设计,无法折叠,存储、运输占据较大空间;2、转动轴没有锁紧结构设计,在提升物件时,假如一不小心松开手柄,那么手柄加速反转,物件快速下降,极易发生事故,影响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摇杆可拆卸、锁紧牢靠的双钩式手摇绞盘。
[000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双钩式手摇绞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中按左、中、右的顺序平行间隔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均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底座设有用于限制第二转轴旋转的径向限位结构,所述径向限位结构包括金属壳、限位杆,所述金属壳设于第二转轴前端且与底座固接,所述限位杆一端与金属壳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杆另一端与第二转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后端设有摇杆,所述摇杆包括与第二转轴后端可拆卸连接的杆头、以及均呈长条状的杆体、手持件,所述杆头设有与第二转轴后端适应性配合的轴孔,所述轴孔内壁设置有沿其径向外凸的键块,所述键块固接于轴孔内壁,所述第二转轴后端设有与键块相配的键槽,所述键块与键槽适应性连接,所述杆头与杆体左端固接,所述杆体右端与手持件通过所述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杆体与第二转轴的径向平行,所述手持件与第二转轴的轴向平行。
[0007]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二转轴外套有A级齿轮,所述A级齿轮与第二转轴固接,所述第一转轴外套有第一辊筒、以及与A级齿轮啮合的第一B级齿轮,所述第一辊筒、第一B级齿轮均与第一转轴固接,所述第一辊筒缠绕有第一钢丝绳,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一端设有与其固接的第一螺柱,所述第一螺柱与第一辊筒螺接,所述第一钢丝绳的另一端朝向第一转轴
左侧布置且固接有第一吊钩;所述第三转轴外套有第二辊筒、以及与A级齿轮啮合的第二B级齿轮,所述第二辊筒、第二B级齿轮均与第三转轴固接,所述第二辊筒缠绕有第二钢丝绳,所述第二钢丝绳的一端设有与其固接的第二螺柱,所述第二螺柱与第二辊筒螺接,所述第二钢丝绳的另一端朝向第三转轴右侧布置且固接有第二吊钩。
[0008]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底座还设有位于第一转轴左方的第一辊子、以及位于第三转轴右方的第二辊子,所述第一辊子、第二辊子均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钢丝绳在所述第一辊子下方穿行,所述第二钢丝绳在所述第二辊子下方穿行。
[0009]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底座为一体结构且包括均为金属材质的底板、前侧板、后侧板,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呈前后平行间隔布置且二者底部均与底板连接。
[0010]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转轴外套有第一衬片,所述第一衬片与第一转轴固接且位于第一辊筒与第一B级齿轮之间,所述第三转轴外套有第二衬片,所述第二衬片与第三转轴固接且位于第二辊筒与第二B级齿轮之间。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摇杆设置为可拆卸结构,拆装方便,用户可通过拧下杆体与手持件连接的螺栓,实现杆体与手持件的分离,接着从第一转轴的后端取下杆头,将杆头沿着第一转轴的轴向往后拔,就可实现杆头与第一转轴的分离,最终实现摇杆的拆卸,方便运输,且所占据的运输空间小;(2)设置了限制第二转轴转动的径向限位结构,用户可将限位杆的一端沿第二转轴的径向插入第二转轴的前端中,对第二转轴实现径向限位,用户在松开摇杆后,第二转轴也不会进行旋转,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底座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第二转轴后端与杆头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杆头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第二转轴后端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底座;2、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4、第三转轴;5、金属壳;6、限位杆;7、杆头;8、杆体;9、手持件;10、键块;11、键槽;12、A级齿轮;13、第一辊筒;14、第一B级齿轮;15、第一钢丝绳;16、第一螺柱;17、第一吊钩;18、第二辊筒;19、第二B级齿轮;20、第二钢丝绳;21、第二螺柱;22、第二吊钩;23、第一辊子;24、第二辊子;25、底板;26、前侧板;27、后侧板;28、第一衬片;29、第二衬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
围。
[002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0021]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2]如图1至图5所示,双钩式手摇绞盘,包括底座1,底座1中按左、中、右的顺序平行间隔设置有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第三转轴4,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第三转轴4均与底座1活动连接,底座1设有用于限制第二转轴3旋转的径向限位结构,径向限位结构包括金属壳5、限位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钩式手摇绞盘,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中按左、中、右的顺序平行间隔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均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底座设有用于限制第二转轴旋转的径向限位结构,所述径向限位结构包括金属壳、限位杆,所述金属壳设于第二转轴前端且与底座固接,所述限位杆一端与金属壳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杆另一端与第二转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后端设有摇杆,所述摇杆包括与第二转轴后端可拆卸连接的杆头、以及均呈长条状的杆体、手持件,所述杆头设有与第二转轴后端适应性配合的轴孔,所述轴孔内壁设置有沿其径向外凸的键块,所述键块固接于轴孔内壁,所述第二转轴后端设有与键块相配的键槽,所述键块与键槽适应性连接,所述杆头与杆体左端固接,所述杆体右端与手持件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杆体与第二转轴的径向平行,所述手持件与第二转轴的轴向平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钩式手摇绞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外套有A级齿轮,所述A级齿轮与第二转轴固接,所述第一转轴外套有第一辊筒、以及与A级齿轮啮合的第一B级齿轮,所述第一辊筒、第一B级齿轮均与第一转轴固接,所述第一辊筒缠绕有第一钢丝绳,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一端设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良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