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海上风电机组的减振系统及其组装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76078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36
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海上风电机组的减振系统及其组装方法。该减振系统包括阻尼器、质量水箱、滑轨和连接板Ⅱ。所述滑轨和连接板Ⅱ布置在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底板上。该减振系统具有多重耗能机制。质量水箱可沿滑轨方向往复运动。在中间滑动板滑动过程中,阻尼器通过摩擦副的摩擦、形状记忆合金的金属相变吸收消耗输入体系的能量,有效提高了能量耗散率。阻尼器为系统提供足够的刚度,有效降低机组的水平振动,降低了质量水箱的运动幅值,减小了系统在机舱中的占用空间。减振系统可在水平形状记忆合金拉索的恢复力作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将传统TMD中的“刚度系统”和“阻尼系统”合二为一。一。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海上风电机组的减振系统及其组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减振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海上风电机组的减振系统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相较于其他传统能源,风能以其清洁可再生的优势日益为人重视,随着对海上风能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海上风电机组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海上风电机组在风浪、地震等外部荷载作用下及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问题对机组的使用性能和工作寿命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也逐渐暴露。
[0003]有效降低海上风电机组的振动,是海上风电技术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应用广泛的振动控制方法是在风电机组中安置调谐质量阻尼器(TMD)。TMD中质量块的自振频率调至风电机组的受控振型频率附近,质量块与风电机组共振,进而吸收风电机组主体结构的振动能量,达到减振的目的。然而,传统的TMD减振系统耗能机制相对单一。此外,随着海上风电机组尺寸和规格的增加,若采用传统的TMD系统则需要很重的质量块以实现期望的减振效果,不具有工程可行性。同时,传统TMD系统中的质量块位移幅值较大,风电机组有限的安装空间无法满足质量块理想的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海上风电机组的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阻尼器、质量水箱(10)、滑轨(11)和连接板Ⅱ(130);所述滑轨(11)和连接板Ⅱ(130)布置在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底板(15)上;所述质量水箱(10)的内腔中填充有粘滞液体;所述质量水箱(10)的侧壁上设置有所述连接板Ⅰ(13);所述质量水箱(10)的底部具有滚轮(12);所述质量水箱(10)通过滚轮(12)布置在滑轨(11)上;所述质量水箱(10)可沿滑轨(11)轴向移动;所述阻尼器包括4组楔形摩擦副(1)、中间滑动板(2)、活塞板Ⅰ(3)、活塞板Ⅱ(30)、形状记忆合金垫圈(4)、高强螺栓(5)、水平形状记忆合金拉索(6)、矩形外套管(7)、端板Ⅰ(8)和端板Ⅱ(80);所述中间滑动板(2)整体为一块矩形板;所述中间滑动板(2)的两端设置有膨大连接端头(9);所述膨大连接端头(9)上开设有供固定插销穿过的孔洞;所述活塞板Ⅰ(3)、活塞板Ⅱ(30)、端板Ⅰ(8)和端板Ⅱ(80)均为矩形板;所述活塞板Ⅰ(3)和活塞板Ⅱ(30)的尺寸与矩形外套管(7)的内腔尺寸相匹配。所述活塞板Ⅰ(3)、活塞板Ⅱ(30)、端板Ⅰ(8)和端板Ⅱ(80)的板身上均设置有供中间滑动板(2)穿过的孔洞;所述活塞板Ⅰ(3)、活塞板Ⅱ(30)、端板Ⅰ(8)和端板Ⅱ(80)的板身上还设置有供水平形状记忆合金拉索(6)穿过的锚固孔;所述中间滑动板(2)的板身上依次套设有端板Ⅰ(8)、活塞板Ⅰ(3)、活塞板Ⅱ(30)和端板Ⅱ(80);所述中间滑动板(2)、端板Ⅰ(8)和活塞板Ⅰ(3)合围出两个半包围的摩擦副容置空间;所述中间滑动板(2)、活塞板Ⅱ(30)和端板Ⅱ(80)合围出两个半包围的摩擦副容置空间;4个摩擦副容置空间中分别布置有一个楔形摩擦副(1);所述端板Ⅰ(8)和活塞板Ⅰ(3)之间还布置有若干根水平形状记忆合金拉索(6);所述水平形状记忆合金拉索(6)的两端分别与端板Ⅰ(8)和活塞板Ⅰ(3)锚固;所述活塞板Ⅱ(30)和端板Ⅱ(80)之间还布置有若干根水平形状记忆合金拉索(6);所述水平形状记忆合金拉索(6)的两端分别与活塞板Ⅱ(30)和端板Ⅱ(80)锚固;所述楔形摩擦副(1)包括外侧楔形摩擦块(101)和内侧楔形摩擦块(102);所述内侧楔形摩擦块(102)与中间滑动板(2)固定连接;所述外侧楔形摩擦块(101)和内侧楔形摩擦块(102)在接触面处齿合;所述中间滑动板(2)和内侧楔形摩擦块(102)上设置有供高强螺栓(5)穿过的腰型孔;所述外侧楔形摩擦块(101)上设置有供高强螺栓(5)穿过的圆孔;所述高强螺栓(5)的栓杆贯穿楔形摩擦副(1)、形状记忆合金垫圈(4)和中间滑动板(2);所述高强螺栓(5)的两端用螺母紧固;所述矩形外套管(7)整体为矩形管;所述矩形外套管(7)的4侧面板依次记为第一面板(701)、第二面板(702)、第三面板(703)和第四面板(704);4块面板拼装为一个矩形管;所述第一面板(701)和第三面板(703)上设置有外侧楔形摩擦块容置缺口;所述矩形外套管(7)短于中间滑动板(2);所述中间滑动板(2)穿入矩形外套管(7)中;所述内侧楔形摩擦块(102)设置在矩形外套管(7)的内腔中;所述外侧楔形摩擦块(101)嵌入外侧楔形摩擦块容置缺口中;所述矩形外套管(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珂刘思佳周绪红王宇航张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