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左炽健专利>正文

T7RNA聚合酶突变体、mRNA、基因、表达载体及细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58515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T7RNA聚合酶突变体,由SEQ ID No:1所示的野生型T7 RNA聚合酶氨基酸序列中通过突变氨基酸突变所得的突变体,所述突变氨基酸为Y639T、M635V、R632Q、K631L、Y571T、R627E、K472S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这里的T7 RNA聚合酶突变体具有基于T7启动子的RNA聚合酶活性,且可利用一种或多种修饰核苷酸作为底物合成修饰信使核糖核酸。且与野生型T7 RNA聚合酶相比,所述的T7 RNA聚合酶变体具有显著增强的基于上述修饰核苷酸底物的mRNA合成效率。强的基于上述修饰核苷酸底物的mRNA合成效率。强的基于上述修饰核苷酸底物的mRNA合成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T7RNA聚合酶突变体、mRNA、基因、表达载体及细胞
[0001]在先申请:201911237625.9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酶工程以及信使核糖核酸(mRNA)体外转录领域,具体涉及与利用修饰核苷酸为底物转录合成mRNA的T7 RNA聚合酶突变体相关的酶突变体、mRNA、基因、表达载体及细胞。

技术介绍

[0003]早在1970年代,体外合成的RNA被证明能通过转染技术递送到细胞内(Dubes GR,Wegrzyn RJ(1978)Protoplasma96:209

223)。然而,直到1992年体外转录的RNA才被证实能通过递送至细胞内发挥特定的生理效应(Jirikowski GF(1992)Science 255:996

998)。而体外转录的mRNA作为编码抗原或重组蛋白药物应用于药物治疗、疫苗领域则直到2000年以后才越来越受关注(Weide B,(2008)J Immunother 31:180

188,Weide B,(2009)J Immunother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T7RNA聚合酶突变体,由SEQ ID No:1所示的野生型T7 RNA聚合酶氨基酸序列中通过突变氨基酸突变所得的突变体,所述突变氨基酸为Y639T、M635V、R632Q、K631L、Y571T、R627E、K472S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2.mRNA,为以修饰核苷酸作为底物,经权利要求1所述的T7 RNA聚合酶突变体合成修饰得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RNA,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修饰核苷酸包括5-甲基胞嘧啶核苷三磷酸、N6-甲基腺嘌呤核苷三磷酸、2-巯基-尿嘧啶核苷三磷酸、假尿嘧啶核苷三磷酸、N1-甲基假尿嘧啶核苷三磷酸、5-甲氧基-尿嘧啶核苷三磷酸、N1-甲基-腺嘌呤核苷三磷酸、N4-乙酰-胞嘧啶核苷三磷酸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4.基因,编码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基因序列,其DNA序列由SEQ ID No:2至SEQ ID No:4所示的野生型T7 RNA聚合酶DNA序列根据所述的突变氨基酸的突变位点通过突变相应的DNA密码子序列得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的DNA密码子包括包括与Y639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炽健刘楠
申请(专利权)人:左炽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