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闸管自冷功率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5698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晶闸管自冷功率模块,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该模块包括反并联晶闸管组件1、吸收电阻2、触发板安装板3、触发板4、间隔绝缘板5、间隔绝缘板支架6、均压电阻安装件7、均压电阻8、反并联导流排9、底部安装板10、连接排11、电容安装板12、吸收电容13、阻容连接排14。其优点为:模块结构紧凑、布局合理、美观,便于模块化生产,提高散热效率,延长元器件使用寿命,降低装置成本节约了原材料、提高了整体性、便于装配及维护。便于装配及维护。便于装配及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晶闸管自冷功率模块


[0001]本技术属于半导体
,涉及一种晶闸管自冷功率模块。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高压软起装置,电路拓扑结构主要采用调整输入电压大小来控制电机软启停的方式,即在电源与被控电机之间串联加入三相反并联晶闸管功率模块,通过控制晶闸管的导通角实现对交流三相电源斩波,控制输出电压的幅值,在电机起动过程中,高压软起装置按照设定的起动曲线增加电机的端电压使电机平滑加速。而在反并联晶闸管功率模块的结构设计方面,市场上大多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一种为:自冷式散热器和晶闸管垂直叠加排布的方式。这样的结构布局,阻容吸收和均压电阻等安放困难,整体结构复杂散热器散热过程中,热量自下而上逐渐累积,造成上部散热器温度升高,散热不畅。另一种为:依次将热管散热器同晶闸管串联压接起来,其上下使用耐高压的环氧绝缘板固定,通过端头铝合金金属块、顶压螺杆和叠簧将晶闸管阀串压接。这种结构,虽然解决了高压晶闸管同热管散热器紧密串联压接时的高电压分布及绝缘问题,但由于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使易发热的电子电力元件、铜排的温度很难快速降温对于散热性能等有很大的影响不利于重复使用。综上两种结构布局,均会因为不合理的结构设计,影响装置的电气性能,降低散热效率和装配效率的同时造成原材料浪费、加工维护不便,也会影响整体的简洁、美观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晶闸管自冷功率模块。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晶闸管自冷功率模块,包括反并联晶闸管组件、吸收电阻、触发板安装板、触发板、间隔绝缘板、间隔绝缘板支架、均压电阻安装件、均压电阻、反并联导流排、底部安装板、连接排、电容安装板、吸收电容和阻容连接排;
[0006]反并联晶闸管组件通过反并联导流排组成主回路并固定在底部安装板上构成初步框架;
[0007]均压电阻通过均压电阻安装件固定在反并联晶闸管组件后面,吸收电容通过电容安装板固定在反并联晶闸管组件前面,从而充分自冷散热;
[0008]吸收电阻直接固定在阻容连接排上,触发板固定在触发板安装板上并利用触发板安装板的绝缘性整体通过连接排与阻容连接排固定;
[0009]底部安装板后面设计有定位装置,右导轨、左导轨两侧设计有折边,用于底部安装板前后进行滑动,起到定位效果,同时右导轨、左导轨尾部设计有与底部安装板向配合的工艺孔进行限位,用于功率模块定位及尾部固定;
[0010]功率模块的级联孔和固定孔均位于底部前侧。
[0011]可选的,所述反并联晶闸管组件通过反并联导流排组成主回路并通过固在两个底部安装板上构成初步框架,便于维护和装配。
[0012]可选的,所述均压电阻通过均压电阻安装件固定在反并联晶闸管组件后面,吸收电容通过电容安装板固定在反并联晶闸管组件前面并绝缘,充分自冷散热。
[0013]可选的,所述间隔绝缘板通过间隔绝缘板支架及底部安装板固定,即起到隔绝反并联晶闸管组件螺丝的作用。
[0014]可选的,所述功率模块的级联孔、固定孔均位于底部前侧,利用反并联导流排,实现功率模块级联母排的功能。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满足电气性能的前提下,提高散热效率,便于装配制作,节约原材料,降低装置成本,提高加工维护效率,增强装置的整体美观程度。
[0016]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正等侧视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后视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侧视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模块级联正视图。
[0022]附图标记:反并联晶闸管组件1、吸收电阻2、触发板安装板3、触发板4、间隔绝缘板 5、间隔绝缘板支架6、均压电阻安装件7、均压电阻8、反并联导流排9、底部安装板10、连接排11、电容安装板12、吸收电容13、阻容连接排14、右导轨201、左导轨202、功率模块301。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4]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5]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
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6]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晶闸管自冷功率模块,其中包括包括反并联晶闸管组件1、吸收电阻2、触发板安装板3、触发板4、间隔绝缘板5、间隔绝缘板支架6、均压电阻安装件7、均压电阻8、反并联导流排9、底部安装板10、连接排11、电容安装板12、吸收电容13、阻容连接排14。
[0027]本功率模块301结构紧凑、布局合理、美观,提高散热效率延长元器件使用寿命,降低装置成本节约了原材料、提高了整体性、便于装配及维护。
[0028]本功率模块301的底部前侧均设计有级联孔、固定孔,方便安装固定和现场维护。反并联导流排9不仅起到了反并联晶闸管组件1中两个反向散热器的连接,还运用到了两个功率模块301之间的级联,减少了结构件的种类,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9]为保证本功率模块301的合理紧凑的特点,连接排11和阻容连接排14上安装固定有触发板安装板3,触发板4就安装在触发板安装板3上,同时阻容连接排14不仅起到了支撑触发板安装板3的作用,其上面还安装有吸收电阻2。
[0030]为了方便功率模块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闸管自冷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并联晶闸管组件(1)、吸收电阻(2)、触发板安装板(3)、触发板(4)、间隔绝缘板(5)、间隔绝缘板支架(6)、均压电阻安装件(7)、均压电阻(8)、反并联导流排(9)、底部安装板(10)、连接排(11)、电容安装板(12)、吸收电容(13)和阻容连接排(14);反并联晶闸管组件(1)通过反并联导流排(9)组成主回路并固定在底部安装板(10)上构成初步框架;均压电阻(8)通过均压电阻安装件(7)固定在反并联晶闸管组件(1)后面,吸收电容(13)通过电容安装板(12)固定在反并联晶闸管组件(1)前面,从而充分自冷散热;吸收电阻(2)直接固定在阻容连接排(14)上,触发板(4)固定在触发板安装板(3)上并利用触发板安装板(3)的绝缘性整体通过连接排(11)与阻容连接排(14)固定;底部安装板(10)后面设计有定位装置,右导轨(201)、左导轨(202)两侧设计有折边,用于底部安装板(10)前后进行滑动,起到定位效果,同时右导轨(201)、左导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昶马晓宇崔世民黄林波干永革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