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施工平台的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5510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空作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施工平台的防撞装置。该施工平台的防撞装置包括设置在立柱标准节上的升降平台,立柱标准节其下部设置有底框,设置在立柱标准节顶部的防冲顶支座、底框上的缓冲块和控制单元,升降平台其上方设有顶部防撞支架,其下方设有底部防撞支架,顶部防撞支架和底部防撞支架均安装有多组接近传感器,接近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控制单元与电动施工平台的驱动电机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的电动施工平台的防撞装置,解决了现有施工平台缺少碰撞保护的问题,提高了施工平台作业的安全性。提高了施工平台作业的安全性。提高了施工平台作业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施工平台的防撞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高空作业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施工平台的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施工平台是大型自升降式高空作业平台,有着非常可靠的机械和电气安全系统。电动施工平台在升降过程中遇阻时的安全保护性能是保证平台使用可靠性的重要指标。施工升降平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上下行程距离比较大,且施工要求在高空停留时间较长,同时由于工期等因素,在施工现场会出现多工种同时施工的现象。在如此大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就有可能有其他设备或物料进入到施工升降平台的升降范围内,施工平台操作人员由于受视线角度和光线条件的制约,不能及时发现危险隐患,升降平台时就会发生碰撞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的电动施工平台的防撞装置,解决了现有施工平台缺少碰撞保护的问题,提高了施工平台作业的安全性。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施工平台的防撞装置,包括设置在立柱标准节上的升降平台,所述立柱标准节其下部设置有底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立柱标准节顶部的防冲顶支座、底框上的缓冲块和控制单元,所述升降平台其上方设有顶部防撞支架,其下方设有底部防撞支架,所述顶部防撞支架和底部防撞支架均安装有多组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电动施工平台的驱动电机电连接。
[0005]所述防冲顶支座包括四根立柱及立柱上部的横杆,各立柱内侧固定有撞块,所述撞块之间通过连接板焊接为框架结构。
[0006]所述缓冲块为两个柱形聚氨酯缓冲块。
[0007]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升降平台下方,驱动电机通过齿轮与固定在立柱标准节外侧的齿条啮合传动。
[0008]所述升降平台周边安装有安全护栏。
[0009]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动施工平台的防撞装置,解决了现有施工平台缺少碰撞保护的问题,提高了施工平台作业的安全性。本技术通过设置在防撞支架或底部防撞支架的多组接近传感器进行主动探测,若有异物进入接近传感器探测范围内时,接近传感器将感应信号通过数据线发送到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将及时切断驱动电机的电源使施工平台停止运行,使得施工平台有效地实现碰撞保护,避免碰撞的发生。在立柱标准节顶部设置的防冲顶支座,用于物理防冲顶,进一步增加施工平台的安全性。通过在底框上设置两个柱形的聚氨酯缓冲块,具有减缓冲力的作用,可大幅减少施工平台下降到底部时对底框的冲
击。通过在升降平台周边安装有安全护栏,对作业工人进行有效防护,进一步增加了施工平台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左侧示意图;
[0014]图3为图1中防冲顶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

立柱标准节,2

升降平台,3

底框,4

防冲顶支座,5

缓冲块,6

顶部防撞支架,7

底部防撞支架,8

接近传感器,9

控制单元,10

安全护栏,11

齿条,41

立柱,42

横杆,43

撞块,44

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
[0017]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电动施工平台的防撞装置,包括设置在立柱标准节1上的升降平台2,立柱标准节1其下部设置有底框3,还包括设置在立柱标准节1顶部的防冲顶支座4、底框3上的缓冲块5和控制单元9,升降平台2其上方设有顶部防撞支架6,其下方设有底部防撞支架7,顶部防撞支架6和底部防撞支架7均安装有多组接近传感器8,接近传感器8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单元9电连接,控制单元9与电动施工平台的驱动电机电连接。防冲顶支座4包括四根立柱41及立柱41上部的横杆42,各立柱41内侧固定有撞块43,撞块43之间通过连接板44焊接为框架结构。缓冲块5为两个柱形聚氨酯缓冲块。驱动电机设置在升降平台2下方,驱动电机通过齿轮与固定在立柱标准节1外侧的齿条11啮合传动,通过驱动电机驱动齿轮沿齿条11运动,从而带动施工平台升降运动。在升降平台2周边安装有安全护栏10。
[0018]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接近传感器8采用Avago的APDS

9700接近传感器,探测范围不小于120cm。当电动施工平台上下运行时,若有异物进入到顶部防撞支架6或底部防撞支架7上的多组接近传感器8探测范围内时,接近传感器8会感应到并将信号通过数据线发送到控制单元9。控制单元9将及时切断驱动电机的电源使施工平台停止运行,使得施工平台有效地实现碰撞保护,避免碰撞的发生。在立柱标准节1顶部设置的防冲顶支座4,用于物理防冲顶,进一步增加施工平台的安全性。通过在底框3上设置两个柱形的聚氨酯缓冲块5,具有减缓冲力的作用,可大幅减少施工平台下降到底部时对底框3的冲击。通过在升降平台2周边安装有安全护栏10,对作业工人进行有效防护,进一步增加了施工平台的安全性能。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施工平台的防撞装置,包括设置在立柱标准节(1)上的升降平台(2),所述立柱标准节(1)其下部设置有底框(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立柱标准节(1)顶部的防冲顶支座(4)、底框(3)上的缓冲块(5)和控制单元(9),所述升降平台(2)其上方设有顶部防撞支架(6),其下方设有底部防撞支架(7),所述顶部防撞支架(6)和底部防撞支架(7)均安装有多组接近传感器(8),所述接近传感器(8)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单元(9)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9)与电动施工平台的驱动电机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施工平台的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迎斌王双飞付丽萍蔡云袁媛朱永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恒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