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按摩效果的智能折叠沙发
[0001]本技术涉及沙发设备
,具体为一种具有按摩效果的智能折叠沙发。
技术介绍
[0002]"沙发"是个外来词,根据英语单词sofa音译而来。为一种装有软垫的多座位椅子,装有弹簧或厚泡沫塑料等的靠背椅,两边有扶手,是软件家具的一种,沙发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古埃及,但真正意义的软包沙发则出现于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当时的沙发主要用马鬃、禽羽、植物绒毛等天然的弹性材料作为填充物,外面用天鹅绒、刺绣品等织物蒙面,以形成一种柔软的人体接触表面,如当时欧洲普遍流行的供大众使用的华星格尔椅,是最早的沙发椅之一,回顾中国的沙发发展史,要首推汉代的“玉几”,《西京杂记》中描绘的缚有厚层织物的坐具“玉几”,可以看成是中国沙发的“祖先”。
[0003]但现有沙发一般采用整体式结构,沙发的体积又比较大,因此很难实现折叠的功能,且沙发的设计还不够人性化导致搬动不方便,特别是当沙发体积较大时,搬进家门时,经常会卡住家门,因而需要多人慢慢配合调整才能将沙发搬进家里,这样既浪费时间,又耗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按摩效果的智能折叠沙发,包括沙发坐靠模块(1)、支撑模块(2)和沙发底部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发坐靠模块(1)的底面与支撑模块(2)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沙发坐靠模块(1)的侧面与沙发底部模块(3)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沙发坐靠模块(1)包括了外壳(11)、按摩件(12)、滑槽(13)、主电机(14)、限位槽(15)和靠垫(16),所述滑槽(13)位于外壳(11)的两侧内壁均匀开设,所述外壳(11)通过设置在其内部的滑槽(13)与按摩件(12)滑动相连,所述靠垫(16)的底部与外壳(1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主电机(14)的底部与外壳(11)的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模块(2)包括了连接杆(21)、支撑柱(22)和落地杆(23),所述连接杆(21)的外壁与支撑柱(22)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柱(22)的内壁与落地杆(23)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沙发底部模块(3)包括了固定件(31)、固定件转轴(311)、固定件凹槽(312)、传动杆(32)、副电机(33)、凹槽壳(34)和控制面板(35),所述固定件(3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件凹槽(312),所述传动杆(32)的底部与副电机(33)的顶部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32)的顶部与固定件转轴(311)的外壁传动连接,所述副电机(33)的底部与凹槽壳(34)的内壁的底部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林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浪琴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