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码头污水中转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75480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卸码头污水中转系统,涉及煤船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滤水泵和污水泵,污水泵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有用于与煤船仓底可拆卸连通的第一管道,污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向污水中转机构输送污水的第二管道;污水中转机构包括筒架、过滤卷筒、中转箱和支架,筒架的轴线呈上下倾斜并可转动的支撑在支架上,筒架的正下方设置有收集漏斗,收集漏斗固定连接在中转箱的顶面上且该收集漏斗与中转箱的内部呈连通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筒架、过滤卷筒、中转箱、流量监测传感器、液位监测传感器和PLC控制器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煤船仓库污水的处理方式对水泵扬程要求高,且输送过程中经常有煤粒堵塞管道的问题。且输送过程中经常有煤粒堵塞管道的问题。且输送过程中经常有煤粒堵塞管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卸码头污水中转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煤船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卸码头污水中转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煤船运载过程中,煤船的仓底会淤积大量的含煤污水,目前,现有的仓底含煤污水的处理方式主要通过船只上的水泵直接打到较远的收集池,但是这样的处理方式,对船只上的水泵扬程要求高,且输送过程中经常有煤粒堵塞管道,拖慢船只的运载效率,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卸码头污水中转系统,通过过滤卷筒的设置可以对污水中煤渣进行拦截,通过中转箱的设置在配合污水泵,可以对仓库中污水进行中转储存,降低了水泵的扬尘要求,该设置解决了现有的仓库含煤污水的处理方式对水泵扬程要求高,且输送过程中经常有煤粒堵塞管道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为一种自卸码头污水中转系统,包括滤水泵和污水泵,所述污水泵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有用于与煤船仓底可拆卸连通的第一管道,所述污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向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卸码头污水中转系统,包括滤水泵(5)和污水泵(8),所述污水泵(8)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有用于与煤船仓底可拆卸连通的第一管道(802),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泵(8)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向污水中转机构输送污水的第二管道(801);所述污水中转机构包括筒架(1)、过滤卷筒(2)、中转箱(4)和支架(602),所述筒架(1)的轴线呈上下倾斜并可转动的支撑在所述支架(602)上,所述过滤卷筒(2)固定套合在筒架(1)中,所述第二管道(801)的一端延伸至过滤卷筒(2)的倾斜上端内部,所述筒架(1)的正下方设置有收集漏斗(3),所述收集漏斗(3)固定连接在中转箱(4)的顶面上且该收集漏斗(3)与中转箱(4)的内部呈连通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卸码头污水中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架(1)包括转动轴(102)、圆箍(105)和扁形钢板(104),所述转动轴(102)的外侧沿轴向并列设置有多个圆箍(105),同时转动轴(102)的外侧还沿周向均布设置有多个扁形钢板(104),所述圆箍(105)固定连接在多个扁形钢板(104)的内侧面上;所述转动轴(102)的外侧还沿轴向并列设置有多组支撑杆(103),每一组所述支撑杆(103)的数量与扁形钢板(104)的数量相等,所述支撑杆(10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扁形钢板(104)上,同时支撑杆(1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转动轴(10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卸码头污水中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架(1)的两端内侧分别间隙卡合有法兰盘(6),两个所述法兰盘(6)均通过支架(602)固定连接在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健新
申请(专利权)人:新会双水发电B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