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合成尾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5350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多肽合成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罐体,罐体的上下两端均完全开口,罐体的上端由上盖板密封,罐体的下端由下盖板密封,上盖板上插有竖直放置的进气管,进气管与上盖板内切并且进气管与上盖板滑动连接,进气管的下端位于罐体内部,进气管的上端向上穿过上盖板并位于上盖板上方,上盖板的顶面上设置有两根关于进气管对称的升降柱,升降柱竖直放置,升降柱的底部与上盖板顶面固定,升降柱的上端通过连接板与进气管连接固定,连接板为与进气管同轴的圆板,连接板套装在进气管外部并与进气管连接固定,连接板位于上盖板上方,上盖板上还设置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排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酸性尾气处理效率高。型对酸性尾气处理效率高。型对酸性尾气处理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肽合成尾气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尾气处理装置,具体涉及多肽合成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物体内几乎所有细胞都受多肽调节,如:细胞分化、神经激素递质调节、免疫调节等,多肽具有调节机体生理功能和提供机体营养的双重功效,因此多肽药物和保健品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多肽是α-氨基酸以肽键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化合物,是蛋白质水解的中间产物。由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同理类推还有三肽、四肽、五肽等。通常由10~100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多肽。
[0003]多肽合成需要重复(缩合

洗涤

去保护

中和及洗涤

下一轮缩合)操作,达到所要合成的肽链长度,最后将肽链从树脂上裂解下来,经过纯化等处理,即得所要的多肽。多肽裂解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强酸性尾气,包括:切割试剂的气味,三氟乙酸、乙二硫醇、乙醚等挥发性和腐蚀性的强酸性液体和气体,若尾气直接排放至空气中,会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不适,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并且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多肽合成会产生强酸性的尾气,直接排入空气中造成污染,目的在于提供多肽合成尾气处理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多肽合成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竖直放置的罐体,罐体的上下两端均完全开口,罐体的上端由上盖板密封,罐体的下端由下盖板密封,上盖板、下盖板均与罐体可拆卸连接,上盖板上插有竖直放置的进气管,进气管与上盖板内切并且进气管与上盖板滑动连接,进气管的下端位于罐体内部,进气管的上端向上穿过上盖板并位于上盖板上方,上盖板的顶面上设置有两根关于进气管对称的升降柱,升降柱竖直放置,升降柱的底部与上盖板顶面固定,升降柱的上端通过连接板与进气管连接固定,连接板为与进气管同轴的圆板,连接板套装在进气管外部并与进气管连接固定,连接板位于上盖板上方,上盖板上还设置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排气管。
[0007]本技术利用现有的中和法对强酸性气体进行处理,现有中和酸性气体的装置就是罐体及进气管,在罐体中装入碱液,通过进气管将尾气通入碱液中,尾气与碱液接触时其内部的酸性组分与碱液发生中和反应,被碱液处理后的尾气向上从罐体顶部的排气管排出,现有的装置中进气管的安装位置不可调,进气管的下端就是排气口,进气管的下端埋入碱液中,进气管下端口在碱液中的位置长时间固定不变,大量高浓度的尾气就长时间与一个位置的碱液接触,进气管下端口处的碱液碱性组分耗费量大,一段时间后此处碱液就无法快速中和尾气中的酸性组分,没有溶解的酸性组分随着气泡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被进气管下端口上方的碱液中和掉,进气管下端口处的碱液与尾气最先接触,此时还没有形成
大量气泡,尾气与碱液的接触面积最大,因此,进气管下端处的碱液浓度越大对尾气处理的速度就越快,现有技术中由于进气管下端口的位置不可调,一段时间后处理尾气的速度就明显变慢,现有技术中就会直接更换碱液。
[0008]本技术基于现有的罐体,改变了进气管的安装方式,利用升降柱、连接板能够上下移动进气管,进而调节进气管下端口在碱液中的位置高度,碱液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尾气在碱液中从下至上移动,碱液中的酸性组分浓度会逐渐降低,因此,上层碱液的浓度会高于下层碱液的浓度,因此,本技术改变进气管下端口的高度,进气管向碱液中排气一段时间后,将向上移动进气管,使得与尾气最先接触的碱液在较长时间段内都是高浓度的碱液,延长了碱液的使用时间,提高了碱液的利用率。
[0009]本技术的安装方式为:先不将连接板装在进气管上,上盖板也不装在罐体上,进气管上盖板下方插入上盖板上预设的通孔中,当进气管上端超过升降柱后,在进气管的外部套装上连接板,连接板与进气管直接采用螺纹连接即可,连接板固定好后,向下移动进气管是的连接板与两根升降柱的顶部基础,升降柱与连接板连接固定,此时,进气管与上盖板形成一个整体架构,再将进气管插入进罐体中,上盖板自然安装在罐体的顶部,上盖板与罐体顶部固定住,即可实现整个装置的安装;罐体与地面具有既定间距的,在向外排出碱液时,取下下盖板即可,碱液就从罐体的底部快速排出;新的碱液要么从进气管泵入罐体中,要么取下上盖板,直接从罐体顶部的开口倒入罐体中。
[0010]本技术中罐体用于盛装碱液,为尾气提供了中和反应的场所,上盖板用于安装进气管、升降柱,升降柱与连接板连接固定,连接板与进气管连接固定,进气管的下端插入进罐体内部的碱液中,升降柱向上顶升并带动连接板向上移动,连接板带动与其连接的进气管向上移动,通过调节升降柱向上顶升的高度就能够调节进气管下端在碱液中的高度,在尾气处理过程中,进气管处于逐渐上升的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处理等量的尾气,本技术的处理时间较短。升降柱带有锁紧结构,升降柱伸缩后其锁紧结构能够对其进行锁紧,带有锁紧结构的升降柱为现有技术。
[0011]进气管的下端连通有水平放置的环形管,环形管位于罐体内部,进气管的下端与环形管上管壁连接固定,环形管的下管壁上设置有多根竖直放置的导气管,导气管的上端与环形管连通,导气管的下端与罐体连通,所有导气管围绕环形管中心轴呈圆周均匀分布。
[0012]本技术在进气管的下端安装有环形管、导气管,环形管为导气管与进气管之间的中间结构为多个导气管提供了安装位置,多个导气管用于对进气管导入的尾气进行分流排入碱液中,使得尾气在碱液中均匀分布,尾气处理效率更高。
[0013]进气管的下端与环形管上管壁之间通过短管及管道接头连接固定,短管竖直安装在环形管上管壁上并与环形管内部连通,短管的上端与进气管的下端通过管道接头连接固定。
[0014]本技术中环形管与进气管通过短管及管道接头连接固定,实现了环形管与进气管可拆卸连接,导气管长时间浸泡在碱液中,受到的腐蚀程度大于进气管,因此,环形管与进气管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环形管及与环形管连接的导气管,导气管与环形管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直接更换整体结构速度快。
[0015]连接板与进气管螺纹连接。
[0016]升降柱为液压升降柱,两个升降柱同步运动。液压升降柱技术成熟,便于控制升降
高度,使用方便。
[0017]排气管内部安装有活性炭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能够对尾气进行除臭。
[001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多肽合成尾气处理装置利用现有的中和法对强酸性气体进行处理,改变了进气管的安装装置,使得进气管的安装高度可调,对酸性尾气处理效率高于现有技术;
[0020]2、本技术多肽合成尾气处理装置在进气管的下端安装有环形管、导气管,能够对尾气进行分流,使得尾气在碱液中均匀分布,尾气处理效率更高;
[0021]3、本技术多肽合成尾气处理装置中设有活性炭过滤网,能够对尾气进行除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肽合成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竖直放置的罐体(1),其特征在于,罐体(1)的上下两端均完全开口,罐体(1)的上端由上盖板(2)密封,罐体(1)的下端由下盖板(3)密封,上盖板(2)、下盖板(3)均与罐体(1)可拆卸连接,上盖板(2)上插有竖直放置的进气管(4),进气管(4)与上盖板(2)内切并且进气管(4)与上盖板(2)滑动连接,进气管(4)的下端位于罐体(1)内部,进气管(4)的上端向上穿过上盖板(2)并位于上盖板(2)上方,上盖板(2)的顶面上设置有两根关于进气管(4)对称的升降柱(7),升降柱(7)竖直放置,升降柱(7)的底部与上盖板(2)顶面固定,升降柱(7)的上端通过连接板(8)与进气管(4)连接固定,连接板(8)为与进气管(4)同轴的圆板,连接板(8)套装在进气管(4)外部并与进气管(4)连接固定,连接板(8)位于上盖板(2)上方,上盖板(2)上还设置有与罐体(1)内部连通的排气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合成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气管(4)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春艳伍万兵易文铖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吉晟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