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铜粉烧结体致密度理论演绎的实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粉末冶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纳米铜粉烧结体致密度理论演绎的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3D打印属于增材制造方法,通过三维打印方式逐层将材料叠加制得所需要的产品。3D打印不需要使用模具,在制造个性化、非大批量产品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其中3D打印铜制品可广泛用于电子、电力、能源、化工、汽车、机械和高能物理等领域。激光烧结是金属材料3D打印的主流工艺方法。但是金属铜具有高反光、高导热特性,使其3D打印的难度大、能耗高。
[0003]利用纳米材料的尺寸效应是解决铜粉3D打印难题的可行途径之一。当金属铜粉粒度达到纳米级,熔点显著降低,可有效降低打印能耗。但是纳米铜粉表面能和催化活性高,其3D打印产品的制备实验存在设备要求高、成本高、难度大等问题,尤其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探索纳米铜粉的激光烧结工艺。致密度是粉末冶金制品的重要指标参数,采用先进的材料计算手段,寻找一种快速、低成本的方法来实现纳米铜粉烧结体致密度的理论演绎、表征与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铜粉烧结体致密度理论演绎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激光烧结纳米铜粉的初始晶体结构、形状和粒度;(2)针对步骤(1)确定的纳米铜粉参数,采用分子动力学材料计算方法,计算纳米铜粉的理论熔点T
熔点
;(3)建立纳米铜粉颗粒的理论模型,并在模型内部挖取规则形状的块体,作为烧结模拟实验对象模型;(4)采用分子动力学材料计算方法,对步骤(3)中所述烧结模拟实验对象,在烧结温度T
烧结
和时长t的条件下进行恒温烧结模拟实验;(5)根据步骤(4)中所述恒温烧结模拟后,继续对烧结体进行降温烧结模拟实验,直到烧结温度自T
烧结
降至室温T
室温
,烧结模拟实验结束;(6)模拟实验结束后,得到烧结体的理论模型;(7)根据步骤(6)中所述烧结体的理论模型,依表达式计算得到烧结体的致密度,其中,V指烧结模拟实验结束后烧结体模型的总体积,V
i
指烧结体内第i种晶体结构所有原子排列得到的体积,n表示有n种晶体结构的原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铜粉初始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形状为球体、立方体或多面体,铜粉颗粒粒度范围为100纳米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纳米铜粉的熔点计算方法为固液两相法、能量-温度法或体积-温度法。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伟,施静敏,肖伟,孙璐,王雪,王立根,
申请(专利权)人: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