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料的槽式翻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5142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肥料的槽式翻抛机,包括发酵槽和位于发酵槽上的行走机架,行走机架左、右两侧边沿向下设有伸入发酵槽内的立板,两立板之间连接有翻抛轴,翻抛轴外周面上均匀设有若干翻抛组件,行走机架中部具有横向设置的前转轴和后转轴,前、后转轴的两端均设沿发酵槽顶部行走的滚轮,靠近前转轴的行走机架两侧设有减震滚轮,位于后转轴后侧的行走机架上设有向下设置的弧形下挡板,行走机架的顶部安装有控制箱、驱动前转轴转动的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翻抛轴转动的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三伺服电机,控制箱与第一、第二、第三伺服电机电连接,行走机架靠近控制箱的位置上设有收放控制箱电源线的卷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很好地翻抛带蚯蚓的有机肥料。蚯蚓的有机肥料。蚯蚓的有机肥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肥料的槽式翻抛机


[0001]本技术涉及有机肥料生产
,尤其是一种有机肥料的槽式翻抛机。

技术介绍

[0002]有机肥料富含有机物质和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不仅能提供作物生长所需养分,改良土壤,还可以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促进作物高产稳产,保持土壤肥力,同时可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安全卫生无污染的有机、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广大农民迫切需要施用有机肥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0003]蚯蚓是低等动物,可作为高蛋白饲料添加剂。在养殖蚯蚓过程中,蚯蚓可将垃圾、秸秆等有机物质消化,混合土壤排泄出蚯蚓粪。蚯蚓粪是良好的腐熟有机肥料,同时也是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对作物生长发育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农田中养殖一定数量的蚯蚓,可以起到更好的改土培肥作用。现有的有机肥料生产过程中会加入蚯蚓,由于堆肥还是会产生一定热量,也不利于蚯蚓的存活,所以还是需要进行翻抛,而目前翻抛机的驱动机构无法很好地对这样的有机肥进行翻抛,容易造成翻抛过度,导致蚯蚓无法存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有机肥料的槽式翻抛机。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机肥料的槽式翻抛机,包括发酵槽和位于发酵槽上的行走机架,所述行走机架左、右两侧边沿向下设置有伸入发酵槽内的立板,两立板之间连接有翻抛轴,翻抛轴外周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翻抛组件,行走机架中部具有横向设置的前转轴和后转轴,前、后转轴的两端均设有沿发酵槽顶部行走的滚轮,靠近前转轴的行走机架两侧设有减震滚轮,位于后转轴后侧的行走机架上设有向下设置的弧形下挡板,行走机架的顶部安装有控制箱、驱动前转轴转动的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翻抛轴转动的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三伺服电机,控制箱与第一、第二、第三伺服电机电连接,行走机架靠近控制箱的位置上设有收放控制箱电源线的卷线轮。
[0006]进一步地限定,所述翻抛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齿轮,前转轴的左端靠近滚轮处安装有第二齿轮,其右端安装有第三齿轮,后转轴的右端安装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通过链条传动,第一伺服电机输出轴上设有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二齿轮通过链条传动,第二伺服电机输出轴上设有第二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与翻抛轴一端的第一齿轮通过链条传动,第三伺服电机输出轴上设有第三主动齿轮,第三主动齿轮与翻抛轴另一端的第一齿轮通过链条传动。
[0007]进一步地限定,所述翻抛组件包括三根长短不一且交错分布的翻抛杆,翻抛杆由固定杆和可拆卸杆组成,固定杆的一端焊接在翻抛轴上,固定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可拆卸杆,可拆卸杆的远端具有折板,且可拆卸杆自折板到与固定杆连接处的宽度逐渐减小。
翻抛杆长短不一,可进行肥料不同厚度处的翻抛;设置固定杆,且其一端焊接,便于后续安装;设置可拆卸杆,就可以安装出不同长度的翻抛杆;设置折板,可以起到缓冲的效果,避免肥料被抛太远。
[0008]进一步地限定,所述行走机架的前、后端边沿各设置有一向下倾斜的上挡板。如此设置,一来避免在翻抛肥料时肥料被甩到行走机架上,二来可以保护行走机架的前、后侧,避免与发酵槽碰撞。
[0009]为了保证绕线方便,且卷线轮安装方便、牢固,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卷线轮安装在一支撑架上,支撑架的下部与设置在行走机架顶部的L型连接件连接,支撑架的底部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在位于行走机架侧壁上的连接杆上。
[0010]进一步地限定,所述行走机架前、后侧壁上设置有与控制箱电连接的接近开关。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翻抛轴由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三伺服电机同时驱动转动,防止左右运动不一致导致行走机架抖动或偏移,前转轴和后转轴通过链传动,保证前后转轴的同步转动,控制箱控制各伺服电机有序且按需要的速度转动,确保很好地翻抛带蚯蚓的有机肥料;减震滚轮进一步保证行车机架行走过程中的稳定,弧形下挡板用于阻挡翻抛时的肥料,避免肥料被抛太远,甚至甩出发酵槽。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5]图3是本技术行走机架的左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中翻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发酵槽,2.行走机架,3.立板,4.翻抛轴,5.第一齿轮,6.前转轴,7.后转轴,8.滚轮,9.第二齿轮,10.第三齿轮,11.第四齿轮,12.减震滚轮,13.弧形下挡板,14.控制箱,15.第一伺服电机,16.第二伺服电机,17.第三伺服电机,18.第一主动齿轮,19.第二主动齿轮,20.第三主动齿轮,21.翻抛杆,21

1.固定杆,21

2.可拆卸杆,21

3.折板,22.上挡板,23.支撑架,24.L型连接件,25.支撑座,26.连接杆,27.接近开关,30.卷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有机肥料的槽式翻抛机,包括发酵槽1和位于发酵槽1上的行走机架2,行走机架2左、右两侧边沿向下设置有伸入发酵槽1内的立板3(如图3所示,呈倒三角形结构),两立板3之间连接有翻抛轴4,翻抛轴4外周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翻抛组件,翻抛轴4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齿轮5,行走机架2中部具有横向设置的前转轴6和后转轴7,前、后转轴6、7的两端均设有沿发酵槽1顶部行走的滚轮8,前转轴6的左端靠近滚轮处安装有第二齿轮9,其右端安装有第三齿轮10,后转轴7的右端安装有第四齿轮11,第四齿轮11与第三齿轮10通过链条传动,靠近前转轴6的行走机架2两侧设有减震滚轮12,位于后转轴7后侧的行走机架2上设有向下设置的弧形下挡板13,行走机架2的顶部安装有控制箱14、驱动
前转轴6转动的第一伺服电机15、驱动翻抛轴4转动的第二伺服电机16和第三伺服电机17,控制箱14与第一、第二、第三伺服电机15、16、17电连接,行走机架2靠近控制箱14的位置上设有收放控制箱14电源线的卷线轮30。
[0020]第一伺服电机15用来驱动前转轴6转动,第二、第三伺服电机16、17同时驱动翻抛轴4转动,减震滚轮12保证行车机架2行走过程中的稳定,弧形下挡板13用于阻挡翻抛时的肥料,避免肥料被抛太远,甚至甩出发酵槽。卷线轮30在行走机架2行走过程中收放控制箱4的电源线,防止电源线掉入发酵槽1内或卡在行走机架2内,造成行走机架2无法正常移动。
[002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伺服电机15输出轴上设有第一主动齿轮18,第一主动齿轮18与第二齿轮9通过链条传动,第二伺服电机16输出轴上设有第二主动齿轮19,第二主动齿轮19与翻抛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肥料的槽式翻抛机,包括发酵槽和位于发酵槽上的行走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架左、右两侧边沿向下设置有伸入发酵槽内的立板,两立板之间连接有翻抛轴,翻抛轴外周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翻抛组件,行走机架中部具有横向设置的前转轴和后转轴,前、后转轴的两端均设有沿发酵槽顶部行走的滚轮,靠近前转轴的行走机架两侧设有减震滚轮,位于后转轴后侧的行走机架上设有向下设置的弧形下挡板,行走机架的顶部安装有控制箱、驱动前转轴转动的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翻抛轴转动的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三伺服电机,控制箱与第一、第二、第三伺服电机电连接,行走机架靠近控制箱的位置上设有收放控制箱电源线的卷线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肥料的槽式翻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抛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齿轮,前转轴的左端靠近滚轮处安装有第二齿轮,其右端安装有第三齿轮,后转轴的右端安装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通过链条传动,第一伺服电机输出轴上设有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二齿轮通过链条传动,第二伺服电机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地力有机肥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