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元和电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5106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1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单元,用于堆叠形成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包括:阴极板,呈波浪形结构;阳极板,呈波浪形结构;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和/或第二支撑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阴极板固定并形成第一氧气流道,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阳极板固定并形成的第一氢气气流道;膜电极组件,位于所述阴极板和所述阳极板之间,所述阴极板和所述阳极板与所述膜电极组件分别形成第二氧气流道和第二氢气流道,所述第一氧气流道与所述第二氧气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氢气流道与所述第二氢气流道连通。本申请通过在原极板上增加支撑板,再在极板上开通孔的方式,不仅充分利用极板的面积,也使管道形状简单,提升了燃料电池的性能和防水路阻塞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单元和电堆


[0001]本申请主要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电池单元和电堆。

技术介绍

[0002]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电池,又称为电化学发电器;其是继水力发电、热能发电和原子能发电的第四种发电技术。由于燃料电池是通过电化学反应将燃料化学能中的吉布斯自由能部分转换成电能,不受卡诺循环效应的限制,具有很高的经济性。
[0003]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英文简称 PEMFC)是燃料电池的一种,在原理上相当于水解电的“逆”装置,其电池单元由阳极、阴极和膜电极组件组成。以氢为燃料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为例,膜电池的阳极为氢燃料发生氧化的场所,膜电极组件的阴极为氧化剂还原的场所,两级都含有加速电极电化学反应的催化剂,质子交换膜作为传递质子的介质,只允许质子通过,而氢失去的电子则从外部负载和导线通过。
[0004]燃料电池堆是由多个电池单元以串联方式层叠组合而成,将双极板和膜电极组件交替叠加,再两侧由螺栓固定即可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元,用于堆叠形成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包括:阴极板,包括多个阴极脊部和多个阴极凹部,所述阴极脊部和阴极凹部交替出现并形成波浪形结构;阳极板,包括多个阳极脊部和多个阳极凹部,所述阳极脊部和阳极凹部交替出现并形成波浪形结构;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和/或第二支撑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阴极板固定并形成第一氧气流道,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阳极板固定并形成的第一氢气气流道;膜电极组件,位于所述阴极板和所述阳极板之间,所述阴极板和所述阳极板与所述膜电极组件分别形成第二氧气流道和第二氢气流道,所述第一氧气流道与所述第二氧气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氢气流道与所述第二氢气流道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均为导电支撑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所述阴极凹部与所述膜电极组件贴合,每个所述阴极脊部均包括第一通孔,以连通所述第一氧气流道和所述第二氧气流道,每个所述阴极凹部均包括第二通孔,以连通所述第一氧气流道和所述膜电极组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所述阴极脊部的面积大于所述阴极凹部的面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其中,所述阳极脊部与所述膜电极组件贴合,每个所述阳极凹部均包括第三通孔,以连通所述第一氢气流道和所述第二氢气流道,每个所述阳极脊部均包括第四通孔,以连通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昭龚正伟靳少辉郭亮翟海朋薛阳
申请(专利权)人: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