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行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5060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便携的小家电产品,特别是一种随行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内杯、分体套装于金属内杯外侧的外杯和盖装于金属内杯上的盖体,所述金属内杯包括位于外杯内的基部和伸出外杯的连接部,所述盖体可拆卸的安装于连接部上,所述连接部包括位于内层的第一连接圈和位于外层的第二连接圈,所述第一连接圈与第二连接圈上端连接成一体,且第一连接圈与第二连接圈之间形成有夹层空间,其中,所述金属内杯的容积为V,V=150mL~900mL。采用上述随行器具,结构简单、紧凑,成本较低,盖体安装牢靠,且消费者饮用时不会发生搁嘴的情形。且消费者饮用时不会发生搁嘴的情形。且消费者饮用时不会发生搁嘴的情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随行器具


[0001]本技术涉及便携的小家电产品,特别是一种随行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一种可随身携带的水杯,包括杯体和盖装于杯体上的杯盖,其中,杯体由金属板材一次拉伸成形,形成单层的盛水杯,而杯盖通过螺纹旋扣的方式固定于杯体上。为了防烫,还会在杯体的外侧套装有隔热套。这种水杯的成本较低,与杯盖螺纹旋扣的杯体的厚度大约0.4mm,尽管这种杯体会采用具有强度较高的304不锈钢,但长期使用后,仍然会发生杯口变形,从而出现杯盖与杯体旋扣不紧而漏水的问题。并且,由于杯体厚度较薄,消费者在饮用时杯口也会产生搁嘴的情形,严重时,过于单薄的杯口还容易割伤消费者。另外,该杯体既不具有加热的功能,也不具有保温的功能。因此,现有技术中开始出现,双层结构的真空保温杯,真空保温杯设计成内外层均为金属,且夹层内为真空的结构,具有保温和防烫的效果。但是,该保温杯成型过程非常复杂,内层与外层通过一次成型的方式制作成一体,成本较高,而且杯盖与杯体的连接处仍然较为单薄,仍有搁嘴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行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内杯、分体套装于金属内杯外侧的外杯和盖装于金属内杯上的盖体,所述金属内杯包括位于外杯内的基部和伸出外杯的连接部,所述盖体可拆卸的安装于连接部上,所述连接部包括位于内层的第一连接圈和位于外层的第二连接圈,所述第一连接圈与第二连接圈上端连接成一体,且第一连接圈与第二连接圈之间形成有夹层空间,其中,所述金属内杯的容积为V,V=150mL~900m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随行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圈的下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环形翻边,所述外杯顶部设置有向内凸出的环形压边,所述金属内杯由外杯的底部套入外杯内,且环形压边压持于环形翻边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随行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压边与环形翻边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环形压边将密封圈压紧于环形翻边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随行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翻边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密封圈上设置有插入定位孔中的定位柱,所述密封圈通过定位柱与定位孔的配合定位安装到环形翻边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随行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内杯还包括有将基部与连接部连接的环形台阶面,所述环形翻边焊接于环形台阶面上,以使得夹层空间为封闭空间;或者,所述环形翻边相对第一连接圈自由悬空,且夹层空间为一端开口的非封闭空间;或者,所述第二连接圈的下端与第一连接圈的下端也连接成一体。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随行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与第一连接圈的下端一体成型,且环形翻边一侧的第二连接圈端部为自由端;或者,所述第一连接圈与第二连接圈一体成型,且第二连接圈相对第一连接圈外向弯折形成;或者,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林庆泽郭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