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冼国佳专利>正文

电压力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501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压力锅,具体属于电压力锅内的温控器的技术领域。一种电压力锅,包括锅盖、内锅和外锅体,锅盖盖于内锅,外锅设在外锅体内,外锅体内设有温控器,以及其底部设有加热部件,加热部件与内锅底面接触,温控器设置在外锅的内壁上,温控器上的感温面紧贴内锅的外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温控器设置在外锅壁上,以内锅壁上的温度作温控器的参考点。触感内锅内的米饭在烹煮过程时,内锅上部分的米的温度所传达到内锅壁上的变化。在到达所设定的温度值时,实施断电。保证压力锅无论烹煮任何米量的情况下,在都不会有锅内上部分的饭是不熟而下部分的饭则糊的现象,而出现两种不同口感的米饭。(*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压力锅,具体属于电压力锅内的温控器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压力锅,一种是利用压力直接控制加热温度,一种是利用电子或电脑控制温度,一种是利用限压阀控制温度。利用压力控制温度的型式对锅体要求较高,而且日久容易变形而产生较大误差;用电子或电脑控制方式成本较高且不够耐高温;而利用限压阀控制温度的方式则与一般压力锅相似。例如中国专利ZL01205285.X,一种压力电饭锅,其中锅或外锅上沿与锅盖下沿利用嵌合结构配合旋转密封,利用定时器调节加热时间,其特征是外锅上侧有金属或高强度塑料做成的轴座,连柄有金属片,金属片一端的圆管合入轴座再插入销轴使之成为牢固的铰链连接,金属片上有塑料套罩住,金属片有转孔合入锅盖中心的转柱并固定之,连柄上部有塑料拉手,浮子阀装在锅盖的适当位置上。当锅盖旋转到位扣合密封时,浮子阀上面没有遮盖其上浮的连柄(部分)。温控器感温部分放在加热器的中孔并紧贴锅底。该专利所阐述的温控器,与普遍的压力锅或电饭锅都设置在底部,即在内锅与加热部件的接触处附近,并且与锅底紧贴,达到控制加热部件的工作。在压力锅烹煮的时候,由于设置在内锅下的加热部件,将热力由内锅的底部向上传播,所以大部分热力都集中在内锅底部,令底部分的米先熟,而内锅上部分的米比底部分的米晚一点熟,再加上压力锅内几乎密封,使内锅内达到摄氏124度的温度,温控器继而工作,将加热部件断电,完成一次烹煮米饭的过程。倘若要做多人的饭量,在上部分的米再没完全熟透的情况下压力锅就停止加热工作,对于饮食讲究的人们来说,锅内形成两种截然不同口感的米饭,实在是达不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改进温控器的安装位置,以避免以往在米的烹煮过程中,温控器触感偏差造成上生下熟的情况,改进压力锅的烹煮质量。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压力锅,包括锅盖、内锅和外锅体,锅盖盖于内锅,外锅设在外锅体内,外锅体内设有温控器,以及其底部设有加热部件,加热部件与内锅底面接触,温控器设置在外锅的内壁上,温控器上的感温面紧贴内锅的外壁。温控器设置在外锅内壁的中部,感温面朝向内锅嵌于外锅体中。内锅外壁与温控器上的感温面接触处,与内锅开口处的距离,占整个内锅的高度1/2~1/3。温控器设有三个,呈品字型均匀设置在外锅的壁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温控器设置在外锅壁上,目的在于,以内锅壁上的温度作温控器的参考点。触感内锅内的米饭在烹煮过程时,内锅上部分的米的温度所传达到内锅壁上的变化。在到达所设定的温度值时,实施断电。保证压力锅无论烹煮任何米量的情况下,在都不会有锅内上部分的饭是不熟而下部分的饭则糊的现象,而出现两种不同口感的米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外锅的机构示意图具体的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1为锅盖;2为内锅;3为外锅;4为加热部件;5为温控器;6为自攻螺钉;7为外锅体。如图所示,一种电压力锅,包括锅盖1、内锅2和外锅体7,锅盖1盖于内锅2,外锅3设在外锅体7内,外锅体7内设有温控器5,以及其底部设有加热部件4,加热部件4与内锅2底面接触,温控器5设置在外锅3的内壁上,温控器5上的感温面紧贴内锅2的外壁。温控器5设置在外锅3内壁的中部,感温面朝向内锅2嵌于外锅体7中。外锅3中部开有一圆孔,令温控器5上的感温面能够通过圆孔凸出于外锅3内。温控器5紧贴利用自攻螺钉6固定在外锅3的外壁上,外锅3不会因为在其壁上开圆孔放置温控器5而出现泄压现象,确保外锅3有密封的环境。内锅2外壁与温控器5上的感温面接触处,与内锅2开口处的距离,占整个内锅2的高度1/2~1/3。以内锅2壁上的温度作温控器5的参考点。触感内锅2内的米饭在烹煮过程时,内锅2上部分的米的温度所传达到内锅2壁上的变化。在到达所设定的温度值时,实施断电。温控器5设有三个,呈品字型均匀设置在外锅3的壁上内。实施多点感触内锅2内的温度,保证压力锅无论烹煮任何米量或者锅内某处的米量多的情况下,在都不会有锅内上部分的饭是不熟而下部分的饭则糊的现象,或者是某边因米量多而还没熟和另一边糊的想象,而出现两种不同口感的米饭。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实现本技术能够烹煮出更优质米饭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压力锅,包括锅盖(1)、内锅(2)和外锅体(7),锅盖(1)盖于内锅(2),外锅(3)设在外锅体(7)内,外锅体(7)内设有温控器(5),以及其底部设有加热部件(4),加热部件(4)与内锅(2)底面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控器(5)设置在外锅(3)的内壁上,温控器(5)上的感温面紧贴内锅(2)的外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压力锅,包括锅盖(1)、内锅(2)和外锅体(7),锅盖(1)盖于内锅(2),外锅(3)设在外锅体(7)内,外锅体(7)内设有温控器(5),以及其底部设有加热部件(4),加热部件(4)与内锅(2)底面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控器(5)设置在外锅(3)的内壁上,温控器(5)上的感温面紧贴内锅(2)的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冼国佳
申请(专利权)人:冼国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