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显示器及其折叠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4919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平面显示器及其折叠底座,其包括:一底板及一安装平面显示组件的背板,背板与底板则以一套筒枢接;一连动杆以可介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滑动的方式设置于套筒的一中央通孔内;一卡合件则固定于连动杆上,当连动杆于第一位置时,卡合件可将背板相对于底板固定于第一角度,且当连动杆于第二位置时,卡合件即释放底板,使背板可相对底板转动至第二角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折叠底座在产品包装出货时,将底座折合,可使用较小的包装盒包装出货,这就可大大地减少单位平面显示器的运输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面显示器,特别是有关一种底座可折叠的平面显示器。(2)
技术介绍
平面显示器现在是一种很常见的显示器,与一般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相比,其具有低辐射、低耗电量又不占空间等优点。图1为现有的平面显示器的侧视图。如图1所示,一般平面显示器通常包括平面显示组件11、转轴13、支撑臂15及底座17。平面显示器的主要元件为平面显示组件11,如常见的液晶显示器、电浆显示器等,其通过连结缆线与个人电脑连结以显示影像;转轴13与由底座17延伸而出的支撑臂15连接,使平面显示组件11可调整到使用者的水平视角或左右视角。虽然平面显示器10所占的空间已较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小了很多,但通常为了维持平面显示器10的重心,并使平面显示器10在任何的倾斜角度都不会发生因倾倒而造成平面显示器10损坏的现象,所以通常底座17会设计得较宽较大,且在底座内需设置适当的配重,而具有宽大底座17的平面显示器10在产品包装出货时,需要较大的包装盒,且需占据较大的空间,这就会无形地增加每一单位平面显示器10的运输成本。(3)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折叠底座的平面显示器,一方面提供不同造形设计的平面显示器,另一方面可于产品出货时将其底座收起,缩小包装空间,节省包装及运输成本。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平面显示器及其折叠底座,其包括一种平面折叠底座,适用于平面显示组件,其包括一底板;一背板,连接所述的平面显示组件;一套筒,具有一中央通孔,并枢接于所述的背板与底板之间;一连动杆,以可介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的套筒的中央通孔内;以及一卡合件,固定于所述的连动杆上,当该连动杆于所述的第一位置时,该卡合件将所述的背板相对于所述的底板固定于一第一角度,当该连动杆于所述的第二位置时,该卡合件释放该底板,使该背板可相对于该底板转动至一第二角度;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连动杆具有一侧向凸缘,在连动杆的侧向凸缘与套筒的一端部之间和设置一弹簧,提供连动杆弹回第一位置的力量。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背板具有一第一通孔,底板具有一第二通孔,当连动杆于第一位置时,卡合件穿过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使背板与底板固定于第一角度。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当连动杆于第二位置时,卡合件脱离底板的第二通孔,使背板可相对底板转动至一第二角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底座在产品包装出货时,将底座折合,可使用较小的包装盒包装出货,这就可大大地减少单位平面显示器的运输成本。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4)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平面显示器的侧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折叠底座于一般位置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折叠底座的部份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折叠底座的组合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折叠底座于折合状态下的立体图。图6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平面显示器于正常状态下的侧视图。图6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平面显示器于折合状态下的侧视图。(5)具体实施方式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折叠底座于一般位置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适用于平面显示器的折叠底座包括一底板3及一背板21,背板21上具有数个螺丝孔215,可用螺丝将平面显示组件固定于背板21上。在背板21下端具有一第一连接臂211及一第二连接臂213,其分别与底板3上的第一侧板31及第二侧板33枢接,使背板21可相对于底板3旋转。请参阅图3及图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折叠底座于第一侧板处的部份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折叠底座的组合图。如图所示,背板21的第一连接臂211与底板3的第一侧板31以一套筒41枢接,在第一连接臂211与第一侧板31之间设置一垫片48a,使第一连接臂211与第一侧板31之间具有适当间距。套筒41具有一中央通孔411,其一端具有一个挡止部413,使套筒41能卡合于背板21的第一连接臂211上。连动杆43以可左右滑动的方式设置于套筒41的中央通孔411内,在该连动杆43的一端具有一接合端435,可以套接于外帽49内凹侧的凹槽491中。在连动杆43的一侧向凸缘433与套筒41右侧之间,设置有一弹簧46,以提供连动杆43与外帽49一向右回弹的弹力。在连动杆43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呈L形的卡合件45,该卡合件45以C形扣47a,47b固定于连动杆43的凹槽431a,431b之间,在其中间还设置一垫片48b,使卡合件45能更稳固、不松脱。卡合件45具有一卡合端453及一通孔451,该卡合端453先穿过第一连接臂211上的开槽2111,再伸入第一侧板上的开槽311中,所以背板21会因为卡合件45而固定于正常位置。如图2及图4所示,底板3的第二侧板33与背板21的第二连接臂213是以螺丝51、垫片53a,53b及螺帽55枢接,调整螺丝51松紧就可以改变调整背板21角度时的的松紧程度。此外,第一侧板31的开槽311为弧形,可将卡合件45的卡合部453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背板21可相对于底板3在此固定范围内旋转,让使用者能小范围调整平面显示器的水平视角。当要组合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底座时,请参考图4,首先以套筒41穿过背板21的第一连接臂211上的通孔2113,套上垫片48a,再穿过底板3的第一侧板31上的通孔313;而另一侧,则是以螺丝51依序穿过第二连接臂213上的通孔2131、垫片53a、第二侧板33上的通孔331、垫片53b,再以螺帽55栓紧。接下来将连动杆43穿过弹簧46及套筒41的中央通孔411,并以C形扣47b固定连动杆43的位置,再以连动杆43穿过卡合件45的通孔451,卡合件45的卡合部453穿过第一连接臂211的开槽2111,并伸入第一侧板31的开槽311中,再配合垫片48b及C形扣47a将卡合件45固定于连动杆43上,再将外帽装到连动杆43的接合部435上,即完成组装。当要折合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底座时,请再参考图2,对外帽49施加一向左的力,连动杆43会向左移动,使得L形卡合件45的卡合端453由第一侧板31的开槽311中移出,此时,背板21就可相对于底板3转动至如图5的位置,完成折叠的动作。请参考图6A及图6B,图6A为平面显示器于正常状态下的侧视图,图6B为平面显示器于折合状态下的侧视图。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底座可适用于一般的平面显示器2,如液晶显示器、电浆显示器等等,当平面显示器2在正常使用状态时,如图2及图6A所示,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其视角,且其底板3所占的空间较大;当要将平面显示器2折合时,只要轻推外盖49,即可将底板3折合于如图6B的位置,此时,整个平面显示器2所占的空间较小,便于收藏。当然,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底座,适用于平面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底座包括一底板;一背板,连接所述的平面显示组件;一套筒,具有一中央通孔,并枢接于所述的背板与底板之间;一连动杆,以可介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的套筒的中央通孔内;以及一卡合件,固定于所述的连动杆上,当该连动杆于所述的第一位置时,该卡合件将所述的背板相对于所述的底板固定于一第一角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底座,适用于平面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底座包括: 一底板; 一背板,连接所述的平面显示组件; 一套筒,具有一中央通孔,并枢接于所述的背板与底板之间; 一连动杆,以可介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的套筒的中央通孔内;以及 一卡合件,固定于所述的连动杆上,当该连动杆于所述的第一位置时,该卡合件将所述的背板相对于所述的底板固定于一第一角度,当该连动杆于所述的第二位置时,该卡合件释放该底板,使该背板可相对于该底板转动至一第二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