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春渊专利>正文

一种机器人360度碰撞防护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74906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360度碰撞防护系统及其方法,其结构包括缓冲装置、保护罩、底座、移动轮,底座底部设有移动轮,底座内设有电机,电机与移动轮传动连接,底座上安装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设在保护罩内,保护罩上下面不封口且底部与底座相连接,缓冲装置由不倒机构、支撑装置、传动装置、接触装置、同步装置、支撑座组成,支撑座连接在底座上,支撑座上与不倒机构相连接,不倒机构与接触装置相连接,不倒机构侧面设有支撑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弧形板与配重块实现不倒翁的原理,能够防止机器人倾倒,使机器人在碰撞后能够进行自动复位,且能够进行360度的碰撞缓冲防护,减少机器人的损伤。器人的损伤。器人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360度碰撞防护系统及其方法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6月19日,申请号为CN201810632080.0的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基于不倒翁原理的机器人360度碰撞防护装置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机器人360度碰撞防护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3]机器人在移动时通常采用传感器对障碍物进行探测,从而避开障碍物放置碰撞,但传感器容易存在盲区,机器人还是有可能发生碰撞,造成经济损失。
[0004]目前机器人碰撞防护装置在采用两根转轴异面垂直设置来带动机器人转动减轻对机器人的碰撞,但两根转轴异面垂直设置的结构存在缺陷,在四个45度斜方向遇到碰撞时可能无法进行转动,对机器人造成损伤,无法360度对机器人进行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机器人360度碰撞防护系统及其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机器人360度碰撞防护系统及其方法,其结构包括缓冲装置、保护罩、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不倒翁原理的机器人360度碰撞防护装置,其结构包括缓冲装置、保护罩、底座、移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底部设有移动轮,所述底座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设在保护罩内,所述保护罩上下面不封口且底部与底座相连接;所述缓冲装置由不倒机构、支撑装置、传动装置、接触装置、同步装置、支撑座组成;所述支撑座连接在底座上,所述支撑座上与不倒机构相连接,所述不倒机构与接触装置相连接,所述不倒机构侧面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同步装置相连接;所述不倒机构由弧形板、定位杆、挂耳、配重块组成,所述弧形板的外侧连接有两个相互对称定位杆,所述定位杆水平放置,所述定位杆与支撑装置相接触,所述弧形板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成圆形的八个挂耳,八个挂耳位于弧形板的同一横截面上,所述弧形板底部设有配重块,所述弧形板设在支撑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不倒翁原理的机器人360度碰撞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由定位槽、弹簧、座体、支架组成,所述座体顶部中间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与弧形板相连接,所述座体底部为弧形,所述座体两侧通过支架与底座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不倒翁原理的机器人360度碰撞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装置由拉绳、动触片、移动块、静触片、连接杆组成,所述拉绳设有八条,八条拉绳的一端均与移动块相连接,八条拉绳的另一端分别系在八个挂耳上,所述拉绳与座体的弧形底部贴合,所述移动块位于座体底部中间,所述移动块连接有动触片,所述静触片为上下不封口的圆柱状,所述动触片设在静触片的内部,所述静触片两侧通过连接杆与支架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不倒翁原理的机器人360度碰撞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由顶升杆板、齿条、滑槽、弹性块、滑轨、强力弹簧组成,所述顶升杆板的两侧分别垂直连接有两条齿条,所述齿条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所述齿条通过滑槽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齿条的底部背面设有弹性块,所述齿条底部与底座之间连接有强力弹簧,所述强力弹簧设在滑轨中间,所述齿条与传动装置相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不倒翁原理的机器人360度碰撞防护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渊
申请(专利权)人:陈春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