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及集成电路芯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
,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压电流转换电路以及一种集成电路芯片。
技术介绍
[0002]在集成电路中,对电压进行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通常采用电压电流转换电路来实现。电压电流转换电路,或称为V2I电路,可以产生一个与输入电压成线性关系的输出电流。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可应用于连续时间滤波器、可变增益放大器、数据转换器等。传统的电压电流转换电路通过设置电阻来改变电压电流转换比率,一旦将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后,对电压的加、减运算可以通过融合带极性的电流信号来实现,对电压的乘、除运算可以通过跨导线性电路来实现。
[0003]传统电压电流转换器可以分为电流反馈和电压反馈两种结构类型,按照转换输出极性又可分为上拉、下拉和AB类输出三种类型,这些结构类型各有优劣。对于电压反馈结构,其输入电压以地电平或者电源电平作为比较参考电压,由于放大器共模电压是跟随输入电压的,因此允许的输入电压范围较窄。对于电流反馈结构,由于有源电流源需要维持最小电压裕度,因此其比较参考电压不能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串联电阻、第二串联电阻、第一电流镜、第一负反馈环路以及第二负反馈环路,所述第一负反馈环路包括第一跨导放大器和第二电流镜,所述第二负反馈环路包括第二跨导放大器、第三电流镜以及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串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到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串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流镜的输入节点以及所述第一跨导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跨导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流镜的输入节点连接,所述第一跨导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流镜的公共节点连接,所述第二电流镜的输入节点通过所述第二串联电阻接地,所述第二电流镜的输出节点与所述第一电流镜的输入节点连接;所述第二跨导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流镜的第一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二跨导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流镜的公共节点连接,所述第三电流镜的输入节点通过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第一跨导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流镜的第二输出节点和所述第三电流镜的输出节点连接到电流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流镜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相互连接并与所述第一串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流镜包括第四MOS管和第五MOS管,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五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电流镜包括第六MOS管和第七MOS管,所述第六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七MOS管的栅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跨导放大器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五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三MO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纪平,肖知明,赵东艳,原义栋,翟登福,许秋珍,赵知愠,乔彦彬,
申请(专利权)人:南开大学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芯可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