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度供能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分级储能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
,具体涉及一种深度供能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分级储能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规模储能技术对于能源系统的优化和调节具有重大意义,是解决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调整电网峰谷、改善电力系统经济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在现有的大规模电力储能技术中,压缩空气储能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电力系统低谷时段的剩余电力将空气压缩储存在储气库里,在符合高峰时将其释放透平发电,具有容量大、经济性好、环境友好、运行成本低等优势。
[0003]目前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大多采用多级串联增压直接注气的储能模式和节流阀稳压透平的释能模式。
[0004]然而,在储能阶段,采用串联增压直接注气会增加注气压力和储气库背景压力之间的压差,会造成压力损失;在释能阶段,采用节流阀稳压的方式也会造成储气库大量压力损失,且低于透平压力的部分空气无法参与做功,从而降低了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有效释能容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度供能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分级储能方法,方法通过系统的电动机(100)驱动多级压缩机,通过透平机组驱动发电机(200);其特征在于:方法通过系统的控制器调节各级开关阀组的开闭状态控制压缩气路,控制器调节高温蓄热器(23)下游的介质旁通阀提供不同等级的高温介质分级供给流路;在储能时,根据储气库(21)的压力变化,选择开关阀组的开闭实现不同级数的压缩机串联增压;在释能时,根据储气库(21)的储气压力变化,选择不同节流阀和介质旁通阀的开闭实现不同级数的透平机串联透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级储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储能时,与储气库(21)连接的空气压缩机采用变频压缩模式,其余空气压缩机采用定频压缩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级储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多级空气压缩机与多级空气透平机的级数相同或不同,多级空气压缩机与多级冷却器的级数相同,多级空气透平机与多级回热器的级数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级储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多级空气压缩机与多级空气透平机的级数均为五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级储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储能时的步骤如下:S01:首先启动第一级空气压缩机(1)并采用变频压缩模式,关闭一级压缩控阀(24),打开一级储气控阀(25),从一级空气压缩机(1)出口并经过一级冷却器(11)回收压缩热后空气,通过注气旁路注入储气库(21);如此,直到储气库(21)内的空气压力由P0增加到P1;S02:启动第一、二级空气压缩机,第一级空气压缩机(1)采用定频压缩模式,第二级空气压缩机(2)采用变频压缩模式;关闭一级储气控阀(25)和二级压缩控阀(26),打开一级压缩控阀(24)和二级储气控阀(27),从二级空气压缩机(12)的出口并经过二级冷却器回收压缩热后空气,通过注气旁路注入储气库(21);如此,直到储气库内的空气压力由P1增加到P2;S03:启动第一、二、三级空气压缩机,第一、二级空气压缩机采用定频压缩模式,第三级空气压缩机(3)采用变频压缩模式;关闭前二级储气控阀(25、27)和三级压缩控阀(28),打开前二级压缩控阀(24、26)和三级储气控阀(29),从三级压缩机(13)出口并经过三级冷却器回收压缩热后空气,通过注气旁路注入储气库(21);如此,直到储气库内的空气压力由P2增加到P3;S04:启动第一、二、三、四级空气压缩机,第一、二、三级空气压缩机采用定频压缩模式,第四级空气压缩机(4)采用变频压缩模式;关闭前三级储气控阀(25、27、29)和四级压缩控阀(30),打开前三级压缩控阀(24、26、28)和四级储气控阀(31),从四级压缩机(14)出口并经过四级冷却器回收压缩热后空气,通过注气旁路注入储气库(21);如此,直到储气库内的空气压力由P3增加到P4;S05:启动第一、二、三、四、五级空气压缩机,第一、二、三、四级空气压缩机采用定频压缩模式,第五级空气压缩机(5)采用变频压缩模式;关闭全部四级储气控阀(25、27、29、31),打开全部四级压缩控阀(24、26、28、30),从五级压缩机(5)出口并经过五级冷却器(15)回收压缩热后空气,通过注气旁路注入储气库(21);如此,直到储气库内的空气压力由P4增加到P5;在储能过程中,从低温蓄热罐(22)出口的低温蓄热介质利用各级冷却器吸收各级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满商,郑天文,龚一平,梅生伟,陈来军,吴旭,马骏毅,张跃,左帆,魏韡,张楠,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