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框架及模板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4723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9:05
一种模板框架,包括第一框部、第二框部及压板件,第一框部可活动地连接第二框部以形成模板框架。第一框部包括第一纵板及内套管,内套管设置于第一纵板的一侧,第二框部包括第二纵板及外套管,外套管设置于第二纵板的一侧,内套管可伸缩地容置于外套管内。压板件包括固定部及抵压部,抵压部一端连接于固定部的一端,抵压部另一端朝向内套管或外套管延伸,固定部连接于第一纵板或第二纵板。本申请提供的内套管可伸缩地容置于外套管,从而使得模板框架的尺寸可调,从而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面板,而且设置压板件可以防止面板件起拱。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模板组合。请还提供一种模板组合。请还提供一种模板组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板框架及模板组合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模板框架及模板组合。

技术介绍

[0002]铝模板系统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构筑非标结构,例如,非标梁、非标墙体等,一般情况下,施工人员出于成本考虑,倾向于搭配使用标准铝模板以及低成本及通用性好的传统木模板以形成该非标结构。然而,木模板使用过程中需要借助模板框架实现与标准铝模板的连接,且木模板的形状及尺寸需要与所述模板框架相一致,所以,为适应模板框架,需要对木模板进行测量、锯切、拼装及紧固等工序,操作比较复杂,对施工人员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板框架,该模板框架可降低木模板的施工难度,提高木模板的施工效率。
[0004]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模板框架的模板组合。
[0005]一种模板框架,包括第一框部、第二框部及压板件,所述第一框部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框部以形成所述模板框架。所述第一框部包括第一纵板及内套管,所述内套管设置于所述第一纵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框部包括第二纵板及外套管,所述外套管设置于所述第二纵板的一侧,所述内套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板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部、第二框部及压板件,所述第一框部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框部以形成所述模板框架,所述第一框部包括第一纵板及内套管,所述内套管设置于所述第一纵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框部包括第二纵板及外套管,所述外套管设置于所述第二纵板的一侧,所述内套管可伸缩地容置于所述外套管内;所述压板件包括固定部及抵压部,所述抵压部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一端,所述抵压部另一端朝向所述内套管或所述外套管延伸,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第一纵板或所述第二纵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框架还包括抵持组件,所述抵持组件包括第一抵持件及第二抵持件;所述内套管贯穿开设有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腰型孔沿所述内套管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外套管贯穿开设有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腰型孔沿所述外套管的轴向方向延伸,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腰型孔与所述第二腰型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抵持件穿过所述第一腰型孔及所述第二腰形孔并抵持于所述外套管的一侧,所述第二抵持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抵持件并抵持于所述外套管的另一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板及所述第二纵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纵板具有一宽度方向,所述第一纵板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以形成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纵板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以形成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凸出于所述内套管,所述第二限位部凸出于所述外套管。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兵彭珣李德文李坚曾政唐栋
申请(专利权)人: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