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针织用自动控制的输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465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针织品制造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机械针织用自动控制的输线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控制槽,控制槽内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一,弹簧一外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块,控制块内部固定连接有永磁体,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电磁铁,壳体右侧开设有输线道,输线道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二。该机械针织用自动控制的输线轮,通过电磁铁与永磁体的相互配合,当产品输线时,电磁铁通电产生磁场并与永磁体相互吸引带动控制块克服弹簧一弹力作用与卡槽解除卡接,使线轴可以转动,当产品停止输线时,电磁铁断电,控制块与卡槽卡接,使线轴停止转动,实现了产品自动控制输线的功能,同时防止了织线打结情况的发生。同时防止了织线打结情况的发生。同时防止了织线打结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针织用自动控制的输线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针织品制造设备
,具体为一种机械针织用自动控制的输线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针织品的生产也逐渐实现了工业化,人们利用针织机器对织物进行加工生产,在针织机器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输线设备输线的速率与工作端不匹配的情况,且在工作段停止工作时输线段不能及时停止输线,造成了工作线路中织线淤积的情况,容易导致织线的打结,不利于用户的使用。
[0003]在普通的针织机器工作过程中,输线设备不是自动控制的,工作端通过拉拽织线,使得输线段跟随转动,从而实现输线功能,会导致织线内部的张力过大,容易出现织线断裂的情况,造成了原料的浪费,降低了生产的速率,且在工作端停止工作后,输线设备不能及时响应,造成织线在工作线路中出现淤积的情况,极易使织线在下次工作时打结,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0004]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机械针织用自动控制的输线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针织用自动控制的输线轮,具备自动控制输线、防止织线打结的优点,解决了普通输线机无法自动控制、易造成织线打结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自动控制输线、防止织线打结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针织用自动控制的输线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控制槽,控制槽内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一,弹簧一外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块,控制块内部固定连接有永磁体,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电磁铁,壳体右侧开设有输线道,输线道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二,弹簧二底部固定连接有启动轮,壳体右侧开设有启动槽,启动槽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三,弹簧三顶部固定连接有启动块,启动槽内壁固定连接有启动触环,壳体内部活动连接有线轴,线轴外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卡槽,线轴内部开设有液体腔,液体腔内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电极柱,液体腔内部活动连接有主动轴。
[0009]优选的,所述壳体为金属材料,壳体内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直径大于线轴的直径,安装槽的长度等于线轴的长度,使启动块安装在壳体的安装槽内,减小了壳体与线轴间摩擦阻力,便于线轴的转动,有利于产品的送线,增强了产品的强度,有利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0010]优选的,所述控制块为金属材料,控制块的直径小于控制槽的直径,控制块的表面光滑,控制块的长度大于卡槽的深度,减小了控制块与控制槽之间的摩擦,便于控制块在控
制槽中的移动,通过控制块与卡槽间的卡接,实现了对线轴的限位,防止了织线松动出现打结的情况。
[0011]优选的,所述启动轮为橡胶材料,启动轮的表面设置有花纹,使织线与启动轮之间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阻力,便于产品的输线,通过启动轮与弹簧二测量织线内张力,当张力达到输线启动值时,启动轮带动启动块与启动触环接触控制产品输线。
[0012]优选的,所述启动块包括滑轮、移动块体和电触点,启动块的直径小于启动槽的直径,滑轮为橡胶材料,滑轮的表面设置有花纹,减小了启动块与启动槽间的摩擦阻力,便于启动块在启动槽中的移动,通过启动块与启动触环接触接通电极柱电路,使液体腔内部电流变体变为固态,从而传输主动轴的转矩,使线轴旋转工作,实现产品的输线功能。
[0013]优选的,所述电磁铁的数量为六个,电磁铁包括磁通体、环绕线圈和控制组件,电磁铁与永磁体的相对面磁性相反,当电磁铁通电时,电磁铁产生磁场,电磁铁与永磁体因相对面磁性相反而相互吸引,带动控制块克服弹簧一弹力作用移动,使得控制块与卡槽解除卡接,从而使线轴可以转动,当电磁铁不通电时,控制块在弹簧一的作用下与卡槽卡接,限制线轴转动,实现了产品的自动配合输线的功能,防止了织线过松导致打结的情况。
[0014]优选的,所述液体腔内部充满电流变体,电流变体主要包括基础液、固体粒子和添加剂,当电极柱通电时,电流变体为固体状态,可以将主动轴的转矩传递给线轴上,使线轴跟随主动轴转动,实现了产品的输线功能,当电极柱断电时,电流变体为液体状态,主动轴空转。
[0015]优选的,所述主动轴为金属材料,主动轴的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凸台,增加了主动轴与液体腔中电流变体的接触面积,当电极柱通电时,增强了主动轴与线轴间的连接,有利于传输主动轴的转矩,提升了产品的输线功能。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针织用自动控制的输线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该机械针织用自动控制的输线轮,通过电磁铁与永磁体的相互配合,当产品输线时,电磁铁通电产生磁场并与永磁体相互吸引带动控制块克服弹簧一弹力作用与卡槽解除卡接,使线轴可以转动,当产品停止输线时,电磁铁断电,控制块与卡槽卡接,使线轴停止转动,实现了产品自动控制输线的功能,同时防止了织线打结情况的发生。
[0019]2、该机械针织用自动控制的输线轮,通过电极柱与液体腔中电流变体的相互配合,当产品输线时,电极柱通电,电流变体为固体状态,使线轴与主动轴为一个整体转动,当产品停止输线时,电极柱断电,电流变体为液体状态不传递转矩,线轴停止转动、主动轴空转,实现了自动控制输线的功能,同时减小了部件之间的磨损,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C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中:1、壳体;2、控制槽;3、弹簧一;4、控制块;5、永磁体;6、电磁铁;7、输线道;8、
弹簧二;9、启动轮;10、启动槽;11、弹簧三;12、启动块;13、启动触环;14、线轴;15、卡槽;16、液体腔;17、电极柱;18、主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4,一种机械针织用自动控制的输线轮,包括壳体1,壳体1为金属材料,壳体1内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直径大于线轴14的直径,安装槽的长度等于线轴14的长度,使启动块12安装在壳体1的安装槽内,减小了壳体1与线轴14间摩擦阻力,便于线轴14的转动,有利于产品的送线,增强了产品的强度,有利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壳体1内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控制槽2,控制槽2内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一3,弹簧一3外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块4,控制块4为金属材料,控制块4的直径小于控制槽2的直径,控制块4的表面光滑,控制块4的长度大于卡槽15的深度,减小了控制块4与控制槽2之间的摩擦,便于控制块4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针织用自动控制的输线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控制槽(2),控制槽(2)内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一(3),弹簧一(3)外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块(4),控制块(4)内部固定连接有永磁体(5),壳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电磁铁(6),壳体(1)右侧开设有输线道(7),输线道(7)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二(8),弹簧二(8)底部固定连接有启动轮(9),壳体(1)右侧开设有启动槽(10),启动槽(10)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三(11),弹簧三(11)顶部固定连接有启动块(12),启动槽(10)内壁固定连接有启动触环(13),壳体(1)内部活动连接有线轴(14),线轴(14)外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卡槽(15),线轴(14)内部开设有液体腔(16),液体腔(16)内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电极柱(17),液体腔(16)内部活动连接有主动轴(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针织用自动控制的输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金属材料,壳体(1)内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直径大于线轴(14)的直径,安装槽的长度等于线轴(14)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利海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家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