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量子水体环境治理系统及其净化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7463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光量子水体环境治理系统及其净化控制方法,属于地表水污染治理领域,本系统包括:投料基体,投料基体网格化均布于净水区域内且浮于水面,投料基体之间通过连接组件相互连接,投料组件,设置在投料基体上部,用于投放载体,工控机,工控机分别与投料基体、连接组件和投料组件连接,投料组件包括投料箱体,投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黑臭水体的治理、蓝藻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质提标改造、水体透明度提升等,在对水体净化过程中控制净水区域范围,有效修复了良性自然水生态,形成良好的自然水生态系统。态系统。态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量子水体环境治理系统及其净化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表水污染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光量子水体环境治理系统及其净化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大量的生活污水、雨水及垃圾流入河道、江流等,污染河道、江流水体,特别是,河道或者水塘等,存在水环境容量小、水体自净能力差等缺点,从而导致水体供氧和耗氧失衡,水体呈缺氧乃至厌氧状态,水体中COD、BOD、NH3‑
N等含量过高,水体中的有机物厌氧分解发生黑臭,使整个生态系统出现危机,严重影响生态环境。
[0003]现有水环境治理通常采用清淤换水、化学药剂、微生物处理、曝气增氧处理以及水生生物构造处理,但上述手段分别存在缺点,具体如下:
[0004]清淤换水:工程量大,工期长,且清淤后,随着污染物的进入,淤泥会再次增多,需要再次清淤。浪费优质水资源。此类方法只能缓解污染度而并非真正的净化水质,治标不治本。
[0005]化学药剂:可能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效果不能长久持续,此类方法只能缓解污染度而并非真正的净化水质,治标不治本。
[0006]微生物处理:微生物的活性受温度、酸碱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温度较低时,微生物活性低,治理效果相对也会低;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存在极限浓度,超过这个浓度,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就显得明显不足;由于微生物对污染物降解的专一性使得并非进入环境的所有污染物都能被生物去除。且需要定期对微生物的筛选培育、保存、复壮等等一系列专业处理过程。
[0007]曝气增氧:持续能源消耗,需要长期稳定的维护。且对河道的防汛行洪存在一定的影响。
[0008]水生生物构造:水质比较恶劣的状况下,水生植物的存活率相对低,达不到预期的治理效果。对氮磷等污染物的消减贡献度有限,黑臭水体等重度污染水体,则达不到治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量子水体环境治理系统及其净化控制方法,实现对黑臭水体的治理、蓝藻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质提标改造、水体透明度提升等,在对水体净化过程中控制净水区域范围,有效修复了良性自然水生态,形成良好的自然水生态系统。
[0010]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光量子水体环境治理系统,包括:
[0011]投料基体,投料基体网格化均布于净水区域内且浮于水面,投料基体之间通过连接组件相互连接,
[0012]投料组件,设置在投料基体上部,用于投放载体,
[0013]工控机,工控机分别与投料基体、连接组件和投料组件连接,
[0014]其中,投料组件包括投料箱体,投料箱体内设与其同轴的储料筒体,储料筒体上下端分别与投料箱体上下内壁固接,储料筒体下端部的投料箱体上开设与其同轴的装配连接孔,装配连接孔内装配有转轴,转轴与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同轴连接,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投料基体中上部,
[0015]其中,储料筒体底部侧壁环绕设置带电磁阀的出料管,投料箱体侧壁环绕布设水平高度高于储料筒体出料管水平高度的出料管,投料箱体内径由上至下递增。投料箱体侧壁环绕布的出料管上设有电磁阀,任一出料管上的电磁阀均与工控机连接,第二驱动电机与工控机连接,储料筒体上部的投料箱体上部设有螺纹连接的投料盖体。投料基体选用浮性材质制备。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净化水域内直接投放环保材料载体,在于释放光量子能量与水体相互作用净化水体,通过在净水区域内进行网格化布设投料基体来划分投料范围对区域范围内的水体进行投放载体以对水体进行净化处理,有效简化环境治理工艺,施工简单,工程量小,施工周期短,相较于曝气增氧以及水生生物构造等工艺而言,本申请的方案直接投放载体降低了水体治理那难度,且无二次污染问题克服化学药剂治理的缺陷,实现覆盖多个传统技术效果,净化水体的同时净化底泥,同时提升溶解氧,强化本土好样微生物,促进水生动植物生长,恢复自然水生态。同时成本相对低,综合而言,性价比高。本专利技术的装置适用于河湖水污染治理、黑臭水体治理、蓝藻治理、水源地水质的保护、海绵城市建设等。不受阳光、季节、地域等影响。
[0017]在对区域水体治理过程中,投料组件对其附近范围内的水体投放载体对范围内的水体进行净化处理,投料基体用于保证投料组件浮于水面避免其与水体的直接接触以防止投料组件内存储的载体失效,在投料过程中工控机控制投料组件上的第二驱动电机旋转运动将载体从出料管甩出,这样通过控制第二驱动电机可控制出料管甩出的载体圆周范围实现控制投料范围,而在投料箱体内设置出料筒体并在储料筒体上布设出料管的方式为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以及降低载体中的能量散失,出料管均设有电磁阀的设计便于工控机控制电磁阀来实现投料通道的开启或关闭,载体通过出料筒体上的出料管甩出至储料筒体与投料箱体之间的空间再进入投料箱体上的出料管体甩出,在载体随离心力作用下甩出过程中,载体沿投料箱体内壁旋转向上移动到达出口较高的出料管体甩出,这样利于投料箱体向上直径递减的内壁来使甩出的载体形成向上甩出力,载体在空中的下落轨迹形成抛物线,具体由下至上再向下的轨迹,这样相较于直接甩出落入水中的冲击力得到减小解决甩出力过大载体与水面接触产生破损的问题。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投料基体内设浮力腔室,浮力腔室为圆环状腔室,投料基体内中部设有第三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于投料基体下方,浮力腔室内依次间隔布设水平的第二连接板体,第二连接板体一端部与第三驱动电机外壳连接。投料基体采用浮力材质制备,以保证投料基体悬浮于水面这样有效防止投料组件与水体的直接接触,在需要进行投料的时候将载体投入水中,为保证投料基体的浮力以及减少投料基体在制造时所用耗材在投料基体内部设置圆环状的浮力腔室,以便于减少用材又保证了所需浮力,在浮力腔室内均设的第二连接板体用于对浮力腔室形成支撑固形,在面对上下部挤压使降低向浮力腔室方向挤压形变可能性,且第二连接板体的布设提高投料基体整体的防断
裂作用,为此将第二连接板体与第三驱动电机的连接进一步降低投料基体断裂可能性,同时第二连接板体可将第三驱动电机工作产生吸收并分别传递至各第二连接板体上提高第三驱动电机工作效率,也可通过第二连接板体吸收第三驱动电机工作产生热量以防热量在投料基体局部集中造成投料基体材质溶解致使装置连接紧密性降低。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两侧布设有轴线竖直设置的转动管体,转动管体上端部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投料基体转动连接,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设有与其同轴的主驱动齿轮,两转动管体上设有与其同轴且与主驱动齿轮啮合的副驱动齿轮,转动管体侧壁由上至下连接有长度递减的转动料板;优选的,两转动管体上的转动料板均设于同一侧,且两转动管体上的转动料板水平高度不一;优选的,转动料板包括与转动管体管壁连接的主转动料板,主转动料板下方设有能够与其分离的副转动料板,主转动料板和副转动料板之间通过活动连接件连接。副转动料板两端部不与转动管体连接且副转动料板上开设通孔,主转动料板上开设有与副转动料板上通孔对应的孔体,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光量子水体环境治理系统,包括:投料基体(20),所述投料基体(20)网格化均布于净水区域内且浮于水面,所述投料基体(20)之间通过连接组件(30)相互连接,投料组件(40),设置在投料基体(20)上部,用于投放载体,工控机(10),所述工控机(10)分别与投料基体(20)、连接组件(30)和投料组件(40)连接,其中,所述投料组件(40)包括投料箱体(41),所述投料箱体(41)内设与其同轴的储料筒体(44),所述储料筒体(44)上下端分别与投料箱体(41)上下内壁固接,所述储料筒体(44)下端部的投料箱体(41)上开设与其同轴的装配连接孔(43),所述装配连接孔(43)内装配有转轴,所述转轴与第二驱动电机(23)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3)安装在投料基体(20)中上部,其中,所述储料筒体(44)底部侧壁环绕设置带电磁阀的出料管(42),所述投料箱体(41)侧壁环绕布设水平高度高于储料筒体(44)出料管(42)水平高度的出料管(42),所述投料箱体(41)内径由上至下递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量子水体环境治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投料基体(20)内设浮力腔室(24),所述浮力腔室(24)为圆环状腔室,所述投料基体(20)内中部设有第三驱动电机(50),所述第三驱动电机(50)的输出轴设于投料基体(20)下方,所述浮力腔室(24)内依次间隔布设水平的第二连接板体(26),所述第二连接板体(26)一端部与第三驱动电机(50)外壳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量子水体环境治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三驱动电机(50)的输出轴两侧布设有轴线竖直设置的转动管体(53),所述转动管体(53)上端部通过第一连接件(27)与投料基体(20)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电机(50)的输出轴端部设有与其同轴的主驱动齿轮(51),两所述转动管体(53)上设有与其同轴且与主驱动齿轮(51)啮合的副驱动齿轮(52),所述转动管体(53)侧壁由上至下连接有长度递减的转动料板(54);优选的,两所述转动管体(53)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全王喜华陈磊辛欣戴永玉刘光亮杨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润祥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