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力开关柜的易接电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4610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8:43
一种用于电力开关柜的易接电电缆。本发明专利技术属电力及电缆技术领域,公开了,具有保护体、第一导体、第二导体,其特征在于保护体、第一导体、第二导体都具有特殊的结构;所述第一导体由第一半圆导体及第一延伸导体构成,第二导体由第二延伸导体及第二半圆导体构成,所述第一导体及第二导体都是一体式结构;第一半圆导体位于第一容置孔内,第二半圆导体位于第二容置孔内,第一延伸导体大部分位于第三容置孔内,第一延伸导体的一部分位于支撑腔内,第二延伸导体大部分位于第四容置孔内,第二延伸导体的一部分位于支撑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接电方便、不需要电线槽、散热性能优良、结构简单、易于更换。易于更换。易于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力开关柜的易接电电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及电缆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力开关柜的易接电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电缆具有单根或多根绝缘导线,所谓的绝缘导线是由导体及包覆住导体的绝缘层构成的;多芯电缆通常是采用外护层包覆住多根绝缘线。现有技术中的多芯电缆,还如CN2742537Y公开的那样,呈一排或多排状。上述电缆在施工接续时,需要开剥绝缘层及外护套,开剥需要专业的工具,而且需要不带电进行,给施工带来了麻烦。另外,现有技术中,取电时需要将电线与输电的电线绞合,在电线电缆的导体直径较大时,较合通常是十分困难的,而且费时、费力、接续效果不良;此外,像开关柜等场合,通常需要从某根电线中引出多根电线,然后进行分流,接在同一端头时,接续更困难,而且常常由于接续不良造成长时使用后的接触不可靠、甚至某些分支线路的断电,且在接头处由于接触电阻增大,故发热十分严重,影响了电缆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揭示一种用于电力开关柜的易接电电缆,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力开关柜的易接电电缆,具有保护体(1)、第一导体(2)、第二导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体(1)由保护本体(11)、隔离条(12)、第一弯曲体(13)、第二弯曲体(14)、第三弯曲体(15)、第四弯曲体(16)构成,保护本体(11)具有一个开口,保护本体(11)的一端连接第一弯曲体(13)的一端,第一弯曲体(1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弯曲体(14)的一端,第一弯曲体(13)的弯曲方向与第二弯曲体(14)的弯曲方向相反,保护本体(11)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弯曲体(15)的一端,第三弯曲体(15)的另一端连接第四弯曲体(16)的一端,第三弯曲体(15)的弯曲方向与第四弯曲体(16)的弯曲方向相反,第一弯曲体(13)与第三弯曲体(15)相对,第二弯曲体(14)与第四弯曲体(16)相背离,第一弯曲体、第二弯曲体、第三弯曲体、第四弯曲体四者之间形成支撑腔(17),从第一弯曲体的上端至第二弯曲体(14)的下端,支撑腔(17)逐渐变大,隔离条(12)的一端连接在保护本体(11)上端的内壁上,隔离条(12)的另一端伸出过保护本体(11)的开口,隔离条(12)的左侧与保护本体(11)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容置孔(111),隔离条(12)的右侧与保护本体(11)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容置孔(112),隔离条(12)的左侧与保护本体(11)的一端之间形成第三容置孔(113),隔离条(12)的右侧与保护本体(11)的另一端之间形成第四容置孔(114),第一容置孔(111)与第三容置孔(113)相连通,第三容置孔(113)与支撑腔(17)相连通,第二容置孔(112)与第四容置孔(114)相连通,第四容置孔(114)与支撑腔(17)相连通,第二弯曲体(14)上具有多个上下贯穿的第一固定孔(141),第四弯曲体(16)具有多个上下贯穿的第二固定孔(161),所述保护体(1)是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导体(2)由第一半圆导体(21)及第一延伸导体(22)构成,第二导体(3)由第二延伸导体(31)及第二半圆导体(32)构成,所述第一导体及第二导体都是一体式结构;第一半圆导体(21)位于第一容置孔(111)内,第二半圆导体(32)位于第二容置孔(112)内,第一延伸导体(22)大部分位于第三容置孔(113)内,第一延伸导体(22)的一部分位于支撑腔(17)内,第二延伸导体(31)大部分位于第四容置孔(114)内,第二延伸导体(31)的一部分位于支撑腔(17)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丽芬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专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