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蓄电池电量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4585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电站蓄电池电量监控装置,属于变电站蓄电池电量监控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与蓄电池组相连接的充放电模块,蓄电池组还并联有电压检测模块,充放电模块与交流充电电源相连接,充放电模块与蓄电池组之间还设有电流检测模块,充放电模块、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均与分析及控制模块相连接,蓄电池组、充放电模块、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分析及控制模块均设于防爆盒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时监控直流蓄电池的电量信息,同时发送给远程终端,保证电网正常运行,提高使用安全系数。提高使用安全系数。提高使用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蓄电池电量监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电站蓄电池电量监控装置,属于变电站蓄电池电量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直流蓄电池是电力电源系统中直流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电力系统中的负载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同时也为继电保护、通信设备等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作为电力系统的后备力量,人们非常重视蓄电池的开发、运行、和维护。直流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电源,它不受发电机、厂用电及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并在外部交流电中断的情况下,保证由后备电源—蓄电池继续提供直流电源的重要设备。
[0003]目前,现有的变电站蓄电池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电力系统对蓄电池组充电采用电池电压作为停止充电的标准,当蓄电池组电压达到限定值后,充电机停电充电,然而,在充电过程中充进蓄电池组多少电量,无法进行实时监测测量,使得工作人员不能随时查看蓄电池的充放电情况,另外蓄电池组若是电量不充足的话,无法实现第一时间报警;2、变电站的蓄电池室为了保证安全,通常要求室内禁止烟火、禁止装设开关,且由于蓄电池供电的特殊性,在有关蓄电池的规程中还要求:蓄电池电缆的正极和负极不应共用一根电缆,该电缆宜采用独立通道,沿最短路径敷设,电池出口正负极,不允许共用一根电缆,每根电缆都应采用单芯阻燃动力电缆。现有的电能传递方式是通过两根电缆直接传递电能,并在电缆末端安装保护装置,但这导致保护装置无法保护该电缆本身。由于无法在蓄电池出口装设开关,所以只能保护末端设备,这会造成蓄电池室到直流屏间电缆失去保护。在发生电缆短路的情况下,无法切除故障,就会直接造成蓄电池极间短路,极有可能烧损线缆引起火灾、或引起蓄电池爆炸。所以,为了保证安全,应当在蓄电池出口设有直流保护。但变电站内蓄电池种类多为铅酸阀控式蓄电池,在使用时会产生易燃易爆气体如氢气、氧气或腐蚀性气体硫酸蒸汽,如果保护装置跳闸,即便有微小的火花也可能引爆气体或点燃气体,同样会引发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
[0004]因此,亟待出现一种能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变电站蓄电池电量监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捷,能实时监控直流蓄电池的电量信息,同时发送给远程终端,保证电网正常运行,提高使用安全系数的变电站蓄电池电量监控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变电站蓄电池电量监控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与蓄电池组1相连接的充放电模块2,蓄电池组1还并联有电压检测模块3,充放电模块2与交流充电电源相连接,充放电模块2与蓄电池组1之间还设有电流检测模块5,充放电模块2、电压检测模块3、电流检测模块5均与分析及控制模块6相连接,蓄电池组1、充放电模块2、电压检测模块3、电
流检测模块5、分析及控制模块6均设于防爆盒7内;所述充放电模块3包括输入EMC模块13、电源管理模块14和按键转换模块15,所述输入EMC模块13单向电性连接功率转换模块16,所述功率转换模块16单向电性连接滤波检波模块17,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4单向电性连接输出模块18,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4单向电性连接CPU19,所述CPU19单向电性连接电源显示模块20,所述按键转换模块15单向电性连接CPU19;所述分析及控制模块6包括分别用于采集蓄电池组1电流的电流采集模块8、温度采集模块9、电压采集模块10,还包括电量计芯片11和主控制器12,其中电流采集模块8、温度采集模块9和电压采集模块10分别与电量计芯片11的电流采集引脚、温度采集引脚和电压采集引脚连接,电流采集模块8、温度采集模块9、电压采集模块10和电量计芯片11均与主控制器12连接,主控制器12与远程终端相通讯;所述防爆盒7包括壳体21、壳盖22、用于实现交流充电电源与充电模块24通断的开关23和透明盖25,其中,壳体21为前开口的长方体腔结构,尺寸为280mm*430mm*160mm,壳体21的上下壁均开有穿线孔21

1,四周为圆弧形设计;所述开关23固定在壳体21内部,交流充电电源线分别从壳体21的穿线孔21

1穿过,交流充电电源线与穿线孔21

1之间填充有发泡胶;所述壳盖22可拆卸的盖合在壳体21的前开口处、且壳盖22与壳体21之间设有橡胶密封条,壳盖22的表面开有螺纹孔22

1,螺纹孔22

1半径为60mm,开关23与螺纹孔22

1位置正对;所述透明盖25为透明橡胶软盖,透明盖25的开口端固定有刚性的螺纹连接环,透明盖25通过螺纹连接环与螺纹孔22

1螺纹连接,透明盖25突出于壳盖22的表面、且其突出高度大于等于透明盖25表面至内部开关23之间的距离。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变电站蓄电池电量监控装置,设计巧妙,利用充放电模块在电网负荷最小时对蓄电池放电,同步监测放电电流及压降,根据所使用的蓄电池的放电曲线,判断蓄电池组所剩电量,电量不不足时,实现自动充电,充电完成后再进行放电测试,若容量还不足,则发出报警信号,提示工作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防爆盒内设有一个独立于蓄电池组的小环境,能够免受蓄电池组内各类易燃易爆气体干扰,让保护可以安全动作,同时,如果保护跳闸,可以做到再无需排放蓄电池室内气体的情况下对保护进行合闸操作,方便了保护的合闸操作,节省了操作时间。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蓄电池电量监控装置结构设计巧妙,能实时监控直流蓄电池的电量信息,同时发送给远程终端,保证电网正常运行,提高使用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0008]图1本专利技术一种变电站蓄电池电量监控装置的结构框图;图2防爆盒打开状态示意图;图3防爆盒壳盖示意图;图4盖有壳盖的防爆盒主视图;图5图4的右视图;图6图4的仰视图;
图7充放电模块的结构框图;图8分析及控制模块的结构框图。
[0009]图中:1.蓄电池组,2.充放电模块,3.电压检测模块,5.电流检测模块,6. 分析及控制模块,7. 防爆盒,8. 电流采集模块,9. 温度采集模块,10.电压采集模块,11.电量计芯片, 12. 主控制器, 13. 输入EMC模块,14.电源管理模块,15、按键转换模块,16. 功率转换模块,17. 滤波检波模块,18. 输出模块,19. CPU,20. 电源显示模块,21. 壳体,21

1. 穿线孔,22.壳盖,22

1.螺纹孔,23. 开关,24. 充电模块,25. 透明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1]实施例1本实施例一种变电站蓄电池电量监控装置,参考附图1

8,包括与蓄电池组1相连接的充放电模块2,蓄电池组1还并联有电压检测模块3,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蓄电池电量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蓄电池组相连接的充放电模块,蓄电池组还并联有电压检测模块,充放电模块与交流充电电源相连接,充放电模块与蓄电池组之间还设有电流检测模块,充放电模块、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均与分析及控制模块相连接,蓄电池组、充放电模块、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分析及控制模块均设于防爆盒内。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蓄电池电量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模块包括输入EMC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按键转换模块,所述输入EMC模块单向电性连接功率转换模块,所述功率转换模块单向电性连接滤波检波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单向电性连接输出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单向电性连接CPU,所述CPU单向电性连接电源显示模块,所述按键转换模块单向电性连接CPU。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蓄电池电量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及控制模块包括分别用于采集蓄电池组电流的电流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电压采集模块,还包括电量计芯片和主控制器,其中电流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和电压采集模块分别与电量计芯片的电流采集引脚、温度采集引脚和电压采集引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继高志明王宗丽战庆涛迟景文田骐玮高嘉成王常钦高嘉李申蕾战汇宜迮玲玲吕玉娜王语桐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龙口市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