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45779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8:32
本文公开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调光模块和设置在所述调光模块上的显示模块;所述调光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透反膜、第一液晶模组和第一偏光片;所述第一液晶模组包括依次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电极、第一液晶层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构成第一电场,所述第一电场控制第一液晶层中对应区域的液晶分子的偏转状态,使得从第一偏光片靠近显示模块的一侧入射的光线在经过第一液晶层中的对应区域后在透反膜上透射和/或反射,从透反膜远离显示模块的一侧入射的光线在经过第一液晶层中的对应区域后在第一偏光片上吸收和/或透射。本文能灵活调节显示模组的屏幕区域的透过率和/或反射率。过率和/或反射率。过率和/或反射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模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0001]本文涉及但不限于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透反式显示器通常用固定的微型反射结构和透射结构实现。这种结构决定了屏幕的透过率和反射率固定,如果需要调整屏幕的反射率、透过率指标,则只能重新设置微型反射结构和透射结构,不能动态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调光模块和设置在所述调光模块上的显示模块;
[0004]所述调光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透反膜、第一液晶模组和第一偏光片;
[0005]所述第一液晶模组包括依次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电极、第一液晶层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构成第一电场,所述第一电场控制第一液晶层中对应区域的液晶分子的偏转状态,使得从第一偏光片靠近显示模块的一侧入射的光线在经过第一液晶层中的对应区域后在透反膜上透射和/或反射,从透反膜远离显示模块的一侧入射的光线在经过第一液晶层中的对应区域后在第一偏光片上吸收和/或透射。
[0006]第二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调光模块和设置在所述调光模块上的显示模块;所述调光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透反膜、第一液晶模组和第一偏光片;所述第一液晶模组包括依次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电极、第一液晶层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构成第一电场,所述第一电场控制第一液晶层中对应区域的液晶分子的偏转状态,使得从第一偏光片靠近显示模块的一侧入射的光线在经过第一液晶层中的对应区域后在透反膜上透射和/或反射,从透反膜远离显示模块的一侧入射的光线在经过第一液晶层中的对应区域后在第一偏光片上吸收和/或透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远离调光模块的一侧为所述显示模组的显示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子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子电极;一个第一子电极和一个第二子电极构成一个子电极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包括N个像素单元;任意一个像素单元与m个子电极对对应设置;或者,任意一个子电极对与n个像素单元对应设置;其中,1≤m<N;1≤n≤N。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为液晶显示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偏光片、第二液晶模组和第三偏光片;或者,所述显示模块为液晶显示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液晶模组和第三偏光片;所述第二液晶模组包括依次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三电极、第二液晶层和至少一个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构成第二电场,所述第二电场控制第二液晶层中对应区域的液晶分子的偏转状态。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显示模块包括第二偏光片时,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透过轴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透过轴平行。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反膜的透过轴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透过轴正交,所述第二偏光片的透过轴与所述第三偏光片的透过轴正交。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反膜是具有透射、反射和偏光作用的光学膜层。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一个或多个屏幕区域,所述显示模组的任意一个屏幕区域的显示模式包括以下任意一种:反射显示模式、透射显示模式、黑屏显示模式、部分透射显示模式、部分反射显示模式、和部分透射部分反射显示模式。10.一种权利要求1

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的驱动方法,包括:向调光模块的第一电极提供第一电压信号并且向调光模块的第二电极提供第二电压信号使得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构成第一电场;通过所述第一电场控制第一液晶层中对应区域的液晶分子的偏转状态,使得从第一偏
光片靠近显示模块的一侧入射的光线在经过第一液晶层中的对应区域后在透反膜上透射和/或反射,从透反膜远离显示模块的一侧入射的光线在经过第一液晶层中的对应区域后在第一偏光片上吸收和/或透射。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子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子电极;向调光模块的第一电极提供第一电压信号并且向调光模块的第二电极提供第二电压信号使得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构成第一电场,包括:向调光模块的第一子电极提供第一电压信号并且向调光模块的第二子电极提供第二电压信号使得所述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构成第一子电场;通过所述第一电场控制第一液晶层中对应区域的液晶分子的偏转状态,包括:通过所述第一子电场控制第一液晶层中对应区域的液晶分子的偏转状态,使得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豆李文波杜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