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畸变高清连续变焦光学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成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畸变高清连续变焦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光电
相关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光电成像技术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轻量化、集成化、高分辨率等。其中,变焦光学镜头能够满足大视场内目标捕获,小视场内细节分辨的功能,在安防监控、森林防火、交通安全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
[0003]变焦镜头按补偿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机械变焦和光学变焦,随着机械制造工艺以及数控加工精度的不断提高,目前常用的变焦形式以机械变焦为主。作为连续变焦镜头的核心组件,变焦光学系统的设计对整体成像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传统变焦光学系统通常由前固定组、变倍组、补偿组,后固定组四个镜组构成,为满足高质量成像要求需要对每个镜组进行复杂化设计,利用多个镜片校正平衡像差(系统镜片总数往往超过10个),结果造成整体重量以及体积的增加;同时,更多的镜片也会降低光线的总体透过率,对透镜表面镀膜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现有光学变焦镜头在全视场内的畸变较大,无法直接满足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畸变高清连续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方向自左向右依次同轴设置的光焦度为正的前固定组(1)、光焦度为负的变倍组(2)、光阑(3)、光焦度为正的后固定组(4)、光焦度为正的补偿组(5)以及光焦度为负的调焦组(6);前固定组(1)的左侧为物面,调焦组(6)的右侧为成像靶面(7);所述变倍组(2)和补偿组(5)可沿光轴方向左右移动,变倍组(2)用于实现系统像差校正和焦距连续变化,补偿组(5)用于实现系统像差校正和补偿由于变倍组移动产生的像面偏移;所述前固定组(1)包括自左向右依次排列的第一负弯月透镜(11)、第一双凸透镜(12)和第一正弯月透镜(13);所述变倍组(2)包括自左向右依次排列的第二负弯月透镜(21)、双凹透镜(22)和第二正弯月透镜(23);所述后固定组(4)包括第三正弯月透镜(41);所述补偿组(5)包括第二双凸透镜(51);所述调焦组(6)包括自左向右依次排列并密接胶合的第三负弯月透镜(61)和第四正弯月透镜(6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畸变高清连续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组(1)与变倍组(2)之间的间距为2.0~53.273mm;所述变倍组(2)与光阑(3)之间的间距为1.5~52.773mm;所述后固定组(4)与补偿组(5)之间的间距为2.875~5.618mm;所述补偿组(5)与调焦组(6)之间的间距为1.213~3.956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畸变高清连续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弯月透镜(11)与第一双凸透镜(12)之间的间距为1.16mm;所述第一双凸透镜(12)与第一正弯月透镜(13)之间的间距为0.5mm;所述第二负弯月透镜(21)与双凹透镜(22)之间的间距为5.512mm;所述双凹透镜(22)与第二正弯月透镜(23)之间的间距为3.9mm;所述光阑(3)与后固定组(4)之间的间距为0.534mm;所述调焦组(6)与成像靶面(7)之间的间距为10mm。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低畸变高清连续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弯月透镜(11)的前表面曲率半径R1满足114.55mm≤R1≤115.73mm,后表面曲率半径R2满足50.47mm≤R2≤50.93mm,透镜厚度为3mm;所述第一双凸透镜(12)的前表面曲率半径R3满足51.05mm≤R3≤51.29mm,后表面曲率半径R4满足
‑
1651mm≤R4≤
‑
1592.2mm,透镜厚度为8.8mm;所述第一正弯月透镜(13)的前表面曲率半径R5满足52mm≤R5≤52.24mm,后表面曲率半径R6满足107.4mm≤R6≤107.78mm,透镜厚度为5.7mm;所述第二负弯月透镜(21)的前表面曲率半径R7满足44.804mm≤R7≤44.9mm,后表面曲率半径R8满足13.366mm≤R8≤13.428mm,透镜厚度为3.3mm;所述双凹透镜(22)的前表面曲率半径R9满足
‑
102.57mm≤R9≤
‑
102mm,后表面曲率半径R10满足18.836mm≤R10≤18.9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三峰,张建,安飞,杨芝艳,马丽娜,韩路,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