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网故障查找方法、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4503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环网故障查找方法、装置及系统,该环网故障查找方法包括:获取变电站的第一变压器的工作参数和第二变压器的工作参数;根据第一变压器的工作参数和第二变压器的工作参数,生成特征信号,并将特征信号通过第一感应器施加到第一变压器的接地位置;通过第二感应器检测第二变压器的接地位置是否有特征信号,若检测到有特征信号,则确定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之间存在环网,在环网中各线路查找追踪特征信号,确定环网故障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网故障查找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提高环网故障查找的效率和可靠性。能够提高环网故障查找的效率和可靠性。能够提高环网故障查找的效率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网故障查找方法、装置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网故障查找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环网故障查找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为提高站用交流电源的供电可靠性,一般配置两台或以上站用变压器,降压后构成两段独立运行的交流供电母线。站用交流系统为保障供电持续可靠性,线路不设漏电保护、绝缘监测等故障监测与保护,但两段独立运行的交流供电母线在多次技改施工后可能造成环网,对独立电源系统环网危害较大,需及时查找环网故障。
[0003]目前,现有的环网故障查找方法,通常是监测线路中的不平衡电流,或者向线路中注入电压信号,通过追踪信号查找环网故障点,但注入信号会使电力系统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在发生环网故障时线路中可能不存在不平衡电流,即无法确定环网故障点,影响环网故障查找的效率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环网故障查找方法、装置及系统,以提高环网故障查找的效率和可靠性。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网故障查找方法,包括:
[0006]获取变电站的第一变压器的工作参数和第二变压器的工作参数;
[0007]根据第一变压器的工作参数和第二变压器的工作参数,生成特征信号,并将特征信号通过第一感应器施加到第一变压器的接地位置;
[0008]通过第二感应器检测第二变压器的接地位置是否有特征信号,若检测到有特征信号,则确定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之间存在环网,在环网中各线路查找追踪特征信号,确定环网故障点。
[0009]可选的,根据第一变压器的工作参数和第二变压器的工作参数,生成特征信号,包括:
[0010]根据第一变压器的工作参数和第二变压器的工作参数,确定第一变压器的工作频率和第二变压器的工作频率;
[0011]根据第一变压器的工作频率和第二变压器的工作频率,生成频率与第一变压器的工作频率以及第二变压器的工作频率均不同的电流信号,并对电流信号进行放大,将放大后的电流信号作为特征信号;其中,电流信号的频率低于各变压器的工作频率的一半或高于各变压器的工作频率的1.5倍。
[0012]可选的,在环网中各线路查找追踪特征信号,确定环网故障点,包括:
[0013]在第二变压器的各线路中查找追踪特征信号,确定特征信号对应的线路位置点;
[0014]将特征信号对应的线路位置点作为环网故障点。
[0015]可选的,在第二变压器的各线路中查找追踪特征信号,确定特征信号对应的线路位置点,包括:
[0016]通过第二感应器在第二变压器的各相线路以及接地线路中查找追踪特征信号;
[0017]若第二变压器的至少一个线路中存在特征信号,则确定特征信号对应有至少一个线路位置点。
[0018]可选的,在环网中各线路查找追踪特征信号之前,包括:
[0019]保持施加到第一变压器的接地位置的特征信号的状态不变。
[0020]可选的,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均为电流互感器。
[002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环网故障查找装置,包括:
[0022]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变电站的第一变压器的工作参数和第二变压器的工作参数;
[0023]信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变压器的工作参数和第二变压器的工作参数,生成特征信号,并将特征信号通过第一感应器施加到第一变压器的接地位置;
[0024]故障确定模块,用于通过第二感应器检测第二变压器的接地位置是否有特征信号,若检测到有特征信号,则确定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之间存在环网,在环网中各线路查找追踪特征信号,确定环网故障点。
[0025]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环网故障查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特征信号发生器和故障查找探测器,特征信号发生器和故障查找探测器通信连接,特征信号发生器设置有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参数获取模块和信号生成模块,故障查找探测器设置有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故障确定模块。
[0026]可选的,特征信号发生器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第一控制器、第一放大电路和第一感应器,故障查找探测器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第二控制器、第二放大电路和第二感应器,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通信连接。
[0027]可选的,特征信号发生器还包括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显示/按键模块,特征信号发生器还包括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显示/按键模块。
[002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网故障查找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获取变电站的第一变压器的工作参数和第二变压器的工作参数;根据第一变压器的工作参数和第二变压器的工作参数,生成特征信号,并将特征信号通过第一感应器施加到第一变压器的接地位置;通过第二感应器检测第二变压器的接地位置是否有特征信号,若检测到有特征信号,则确定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之间存在环网,在环网中各线路查找追踪特征信号,确定环网故障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网故障查找方法、装置及系统,相比现有的环网故障查找方法,无需监测线路中的不平衡电流或向线路中注入电压信号,只需感应特征信号并检测追踪特征信号即可确定环网故障点,防止因注入信号导致安全隐患,以及在发生环网故障时线路中可能监测不到不平衡电流的问题,从而提高环网故障查找的效率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环网故障查找方法的流程图;
[0030]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变压器独立运行的示意图;
[0031]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变压器环网故障的示意图;
[0032]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环网故障查找方法的流程图;
[0033]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感应器无接触式耦合信号的示意图;
[0034]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感应器无接触式耦合信号的示意图;
[0035]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环网故障查找装置的结构框图;
[0036]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环网故障查找系统的结构框图;
[0037]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特征信号发生器的结构框图;
[0038]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故障查找探测器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40]实施例一
[004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环网故障查找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变电站进行环网故障查找等方面,该方法可以由环网故障查找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装置可以集成在具有环网故障查找功能的电子设备如计算机中,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42]步骤110、获取变电站的第一变压器的工作参数和第二变压器的工作参数。
[0043]其中,工作参数包括频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网故障查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变电站的第一变压器的工作参数和第二变压器的工作参数;根据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工作参数和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工作参数,生成特征信号,并将所述特征信号通过第一感应器施加到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接地位置;通过第二感应器检测所述第二变压器的接地位置是否有所述特征信号,若检测到有所述特征信号,则确定所述第一变压器和所述第二变压器之间存在环网,在环网中各线路查找追踪所述特征信号,确定环网故障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网故障查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工作参数和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工作参数,生成特征信号,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工作参数和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工作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工作频率;根据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工作频率和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工作频率,生成频率与第一变压器的工作频率以及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工作频率均不同的电流信号,并对所述电流信号进行放大,将放大后的电流信号作为特征信号;其中,所述电流信号的频率低于各变压器的工作频率的一半或高于各变压器的工作频率的1.5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网故障查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环网中各线路查找追踪所述特征信号,确定环网故障点,包括:在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各线路中查找追踪所述特征信号,确定所述特征信号对应的线路位置点;将所述特征信号对应的线路位置点作为环网故障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网故障查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各线路中查找追踪所述特征信号,确定所述特征信号对应的线路位置点,包括:通过所述第二感应器在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各相线路以及接地线路中查找追踪所述特征信号;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至少一个线路中存在所述特征信号,则确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芳肖梓康罗韩华林立蔡松昆林慧敏黄凯龙廖惠琴李彦孙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