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4493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8:0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路和电子设备,所述电路包括电容触控电路,电容触控电路包括非静电元件和用于泻放静电的静电元件;供电电路,供电电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支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非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泻放电路,所述第一泻放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泻放电路的输出端接地;其中,所述静电元件能够被正向导通和反向击穿,在所述静电元件被第一静电脉冲反向击穿时,所述第一静电脉冲击穿所述第一泻放电路,以泻放所述第一静电脉冲。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至少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产生于触控显示屏的静电易造成电子设备内部的元件破坏的问题。部的元件破坏的问题。部的元件破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路和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
,具体涉及一种电路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具有触控显示屏的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易产生耦合静电,产生于显示屏的耦合静电易通过电容触控电路流向电子设备内部,进而可能导致电子设备内部的元件遭到破坏。基于此,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电容触控电路的供电线上设置静电元件,以将电容触控电路中的静电泻放至电子设备内部电路的接地端。
[0003]然而,由于显示屏的各个位置均需设置电容触控电路,因此,当显示屏各个位置的静电均流向所述静电元件时,将导致静电元件所在位置的电压较高。而电子设备内部的静电元件和非静电元件均通过同一供电线供电,即静电元件的泻放电路与非静电元件的供电电路共用同一线路,当静电元件所在位置的电压较高时,可能通过所述供电线流向电子设备的内部的非静电元件,进而造成非静电元件的损坏。可见,现有技术中,产生于触控显示屏的静电易造成电子设备内部的元件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涉及一种电路和电子设备,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产生于触控显示屏的静电易造成电子设备内部的元件破坏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包括:
[0007]电容触控电路,所述电容触控电路包括非静电元件和用于泻放静电的静电元件;
[0008]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支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非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
[0009]第一泻放电路,所述第一泻放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泻放电路的输出端接地;
[0010]其中,所述静电元件能够被正向导通和反向击穿,在所述静电元件被第一静电脉冲反向击穿时,所述第一静电脉冲击穿所述第一泻放电路,以泻放所述第一静电脉冲。
[0011]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及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电路。
[0012]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不同的供电支路分别向电容触控电路中的静电元件和非静电元件供电,这样,当静电元件处形成局部高压时,可以有效的避免静电元件处的静电通过供电电路流向非静电元件;同时,通过将第一泻放电路与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这样,当静电元件被静电反向击穿时,可以直接流入第一泻放电路进行泻放,从而有效的避免击穿静电元件的静电通过供电电路流向其他位置。从而有效的缓解了产生于触控显示屏的静电易造成电子设备内部的元件破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支路与第一泻放电路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15]图3是第一泻放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6]图4是第一泻放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8]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19]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和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0020]请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所述电路包括:电容触控电路,所述电容触控电路包括非静电元件和用于泻放静电的静电元件;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第一支路100和第二支路200,所述第一支路100的输出端与所述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支路200的输出端与所述非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泻放电路300,所述第一泻放电路300的输入端与所述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泻放电路300的输出端接地;其中,所述静电元件能够被正向导通和反向击穿,在所述静电元件被第一静电脉冲反向击穿时,所述第一静电脉冲击穿所述第一泻放电路300,以泻放所述第一静电脉冲。
[0021]具体地,上述电容触控电路可以是触控显示屏中常见的电容触控电路,在触控显示屏中,由电容触控电路检测电容传感器接收到的人体电容,本实施例中,对电容触控电路不作具体限定。
[0022]上述静电元件可以是二极管、MOS管等常见的静电泻放元件。其中,所述非静电元件可以是各种数据处理芯片,例如,可以是用于侦测电容传感器接收到的人体电容的触控侦测芯片。
[0023]上述第一泻放电路300可以是常见的静电泻放电路,例如,请参见图3,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静电泻放电路,所述静电泻放电路包括三极管,一般在30V~40V的高压工艺中,其击穿电压约为35V~50V。图3中,三极管的漏极D连接至供电电路AVDD,栅极G通过第一电阻R连接至地线AVSS,源极S连接至地线AVSS,衬底B连接至地线AVSS。其工作原理是:依靠反向击穿后触发寄生三极管PNP来导通电流。这样,当供电电路AVDD处存在静电时,反向击穿第一泻放电路300,从而实现静电的泻放。
[0024]此外,上述静电泻放电路还可以如图4所示,供电电路AVDD与地线AVSS之间依次连
接有RC电路、反向器和三极管,且RC电路的输出端与反向器的输入端连接,反向器的输出端与三极管的栅极G连接,三极管的漏极D连接至供电电路AVDD,源极S连接至地线AVSS,衬底B连接至地线AVSS。其工作原理是:在正常供电情况下,反向器的输入端电位为1,三极管的栅极G电位为0,三极管不击穿,在所述供电电路AVDD上存在静电时,所述反向器的输入端电位为0,三极管的栅极G电位为1,三极管击穿,此时,供电电路AVDD中的静电经所述三极管进行泻放。
[0025]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图3和4中提供的静电泻放电路仅以对供电电路AVDD中的静电进行泻放进行解释说明,事实上,上述图3和4还可以应用于第AVEE,或者下文所提及的第一正电供电子电路101、第一负电供电子电路102、第二正电供电子电路201和第二负电供电子电路202中的静电进行泻放。
[0026]具体地,在包括上述电路的电子设备中,由于上述静电元件可以正向导通,因此,第一支路100中的电路可以顺畅的流入静电元件,以实现对静电元件的供电。而当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产生静电时,可以依次击穿所述静电元件和所述第一泻放电路300,从而通过第一泻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触控电路,所述电容触控电路包括非静电元件和用于泻放静电的静电元件;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支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非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泻放电路,所述第一泻放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泻放电路的输出端接地;其中,所述静电元件能够被正向导通和反向击穿,在所述静电元件被第一静电脉冲反向击穿时,所述第一静电脉冲击穿所述第一泻放电路,以泻放所述第一静电脉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泻放电路;所述静电元件的输入端与第一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路为所述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泻放电路中,输入端距离所述静电元件最近的第一泻放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元件包括第一静电元件和第二静电元件,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正电供电子电路和第一负电供电子电路,所述第一泻放电路包括正电泻放子电路和负电泻放子电路;所述第一正电供电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静电元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容触控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容触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静电元件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静电元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负电供电子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静电元件的输入端与所述正电泻放子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静电元件的输入端与所述负电泻放子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接地端;所述第一泻放电路的输出端与目标接地端电连接,其中,所述目标接地端为所述至少两个接地端中距离所述第一泻放电路的输出端最近的接地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巧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