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絮凝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电絮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絮凝技术具有电化学氧化,絮凝和气浮等特点,在废水处理中因污泥产量小,不添加化学药剂,设备及操作简单而备受青睐,其工作原理是废水进入到电絮凝装置中,在上下极板之间发生电化学反应,使得废水中的污染物发生絮凝。
[0003]首先,在电絮凝过程中,阴极上会产生强还原性的新生态的氢,可与废水中的污染物起还原反应或生成氢气,并与阳极生成的氧气气泡一起,和悬浮絮凝颗粒有充分接触,从而获得良好的粘附性能,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但是由于气泡受到水的浮力影响向上浮动,而上方极板附近产生气体后向上浮动,易使气泡被吸附在上方极板上,从而将极板处遮挡,使得两极板之间的有效电解面积减小,继而在电絮凝过程中,不断减小絮凝效率。
[0004]其次,在电絮凝的过程中,絮凝后的悬浮颗粒厚度不断增加,而两极板之间电解需要通过中间絮凝下的污染物,而污染物厚度不断增加,使得电解受阻,继而造成电絮凝速度减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絮凝装置,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内部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上触点(2),所述机壳(1)内部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下触点(3),所述机壳(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位于上触点(2)下方的阳极板(4),所述机壳(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位于下触点(3)上方的阴极板(5),所述阳极板(4)和阴极板(5)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环(6),所述阳极板(4)底部活动安装有外弯板(11),所述阳极板(4)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内弯板(10),所述阳极板(4)的内部均匀活动安装有活动套接在内弯板(10)和外弯板(11)内的导电棒(8),所述导电棒(8)的外部活动套接有位于内弯板(10)与外弯板(11)之间的外套筒(7),所述外套筒(7)的内部开设有气体通道(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弯板(10)和外弯板(11)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配重块(13),所述阳极板(4)的一侧开设有与两个活动孔(14),所述活动孔(14)与内弯板(10)和外弯板(11)相对应,所述活动孔(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内弯板(10)上下两侧的摩擦辊(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