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龙专利>正文

一种免灌液高效离心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4420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给排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免灌液高效离心泵,包括底板、电机、泵体、叶轮、转动轴、连接部件、扇叶和电缸;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启动电机带动叶轮转动,同时启动电缸,使电缸将扇叶推向叶轮,使扇叶与连接部件连接,连接部件带动扇叶转动,扇叶在进液管内转动,将空气从泵体的出液口排出,使离心泵内的大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进而使液体被压入离心泵,通过叶轮转动使液体从出液口排出,使离心泵不需要使用传统的灌液方式就可以实现对液体的输送,提高了输送液体的效率;扇叶将液体吸入泵内后,控制器控制电缸将扇叶拉回原先位置,使扇叶不阻碍液体的流动过程,进一步提高了离心泵对液体的输送效率。了离心泵对液体的输送效率。了离心泵对液体的输送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灌液高效离心泵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给排水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免灌液高效离心泵。

技术介绍

[0002]离心泵,是指靠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来输送液体的泵。离心泵是利用叶轮旋转而使水发生离心运动来工作的。泵在启动前,必须使泵壳和进液管内充满液体,然后启动电机,使泵轴带动叶轮和液体做高速旋转运动,液体发生离心运动,被甩向叶轮外缘,经蜗形泵壳的流道流入液体泵的压液体管路。
[0003]现有的大部分离心泵仅仅实现对液体的输送功能,而没有针对在离心泵工作的时候,使离心泵不需要使用传统的灌液方式,离心泵就可以实现对液体的输送的问题进行解决;由于离心泵在启动前,必须使泵壳和进液管内充满液体,然后叶轮使液体发生离心运动,才能达到离心泵对液体的输送功能;因此,离心泵不需要使用传统的灌液方式就能够将液体吸入泵体内,将能够提高离心泵对液体的输送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免灌液高效离心泵。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离心泵无法自动将液体吸入泵体内部的问题,也就是用于解决离心泵能够自动将液体吸入泵体内,进而能够提高离心泵对液体的输送效率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免灌液高效离心泵,包括底板、电机、泵体、叶轮、转动轴、连接部件、扇叶和电缸;所述底板上设置所述泵体;所述泵体一端设置所述电机;所述泵体一端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泵体另一端设置所述电缸;所述电缸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泵体内设置所述叶轮;所述叶轮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泵体中部;所述转动轴一端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件;所述泵体靠近所述电缸的一端设置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内设置所述扇叶;所述扇叶一端与所述电缸的缸杆端部转动连接。
[0006]工作时,启动电机带动叶轮转动,同时启动电缸,使电缸将扇叶推向叶轮,使扇叶与连接部件连接,由于连接部件随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扇叶转动,扇叶在进液管内转动,带动进液管内空气流动,将空气从泵体的出液口排出,使离心泵内的大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进而使液体被压入离心泵,通过叶轮转动使液体从出液口排出,使离心泵不需要使用传统的灌液方式就可以实现对液体的输送,提高了输送液体的效率;扇叶将液体吸入泵内后,控制器控制电缸将扇叶拉回原先位置,使扇叶不阻碍液体的流动过程,进一步提高了离心泵对液体的输送效率。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件包括支撑件和气囊;所述支撑件一端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圆柱槽;所述圆柱槽内设置所述气囊;所述气囊内充满油脂;所述扇叶靠近所述连接部件的端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圆柱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多
个凸起。
[0008]工作时,电缸推动扇叶,使扇叶前端的凸台挤压气囊,气囊被凸台挤压变形,由于气囊内部有压力,使气囊包覆表面凸起的凸台,由于支撑件带动气囊转动,气囊和凸台间有摩擦,进而使气囊渐渐带动凸台同步转动,由于气囊通过柔性包覆凸台而带动凸台转动,使凸台表面受到的剪切力更小,进而使扇叶不易损坏;由于气囊内充满油脂,油脂的密度较高,因此在凸台挤压气囊时,气囊内的油脂跟随气囊包覆凸台,使气囊带动凸台转动时,气囊的变形缓慢,使扇叶更快的与气囊同步转动。
[0009]优选的,所述气囊内设置弹簧和弹簧底座;所述气囊中部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弹簧底座;所述弹簧设置在两个所述弹簧底座之间;所述弹簧的轴线与所述圆柱槽的轴线重合。
[0010]在气囊内设置弹簧,由于弹簧支撑着气囊,当扇叶快要与气囊接触时,扇叶先与气囊被弹簧支撑的部分接触,由于弹簧的弹力作用,使气囊摩擦扇叶,进而让扇叶有转动的趋势,并逐渐开始转动,当扇叶将气囊挤压变形时,扇叶和气囊的速度差较小,方便气囊带动扇叶同步转动;当扇叶需要收回时,弹簧可以将气囊顶起,使气囊两边变形的部分收回,避免气囊旋转搅动液体,进而使液体产生过多的气泡,避免气蚀现象产生,导致扇叶和叶轮的损坏;扇叶收回的时候,弹簧将气囊顶起,使气囊两边变形的部分收回,进而使凸台与气囊没有过多的接触,所以扇叶收回时,凸台和气囊之的摩擦很小,减小了凸台和气囊的损坏。
[0011]优选的,所述气囊上设置有环状金属片;所述环状金属片与所述气囊固定连接;所述环状金属片的轴线与所述圆柱槽的轴线重合。
[0012]在气囊上设置环状金属片,当扇叶端部的凸台挤压气囊,使气囊发生变形,进而气囊使环状金属片变形,由于环状金属片变形贴紧凸台表面,金属环片承受了气囊凸台和气囊之间传递的扭矩,使气囊更容易带动扇叶转动;环状金属片设置在气囊表面,气囊带动凸台转动时,环状金属片承受了较大的摩擦,使气囊不易损坏。
[0013]优选的,所述扇叶外圈设置滑动环;所述扇叶上设置有转动部;所述扇叶通过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滑动环转动连接;所述滑动环滑动连接在所述进液管内。
[0014]在进液管内滑动连接滑动环,使扇叶转动连接在滑动环上,使扇叶与连接部件的同轴性更高,使扇叶与连接部件更加精确的连接;由于滑动环滑动连接在进液管内,滑动环对扇叶有很好的支撑效果,防止扇叶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振动,和防止扇叶在转动过程中发生振动,使扇叶搅动液体产生小气泡,进而出现气蚀现象,避免了扇叶的损坏。
[0015]优选的,所述气囊采用合成橡胶、天然橡胶与纤维加强层硫化后制成。
[0016]设置采用合成橡胶、天然橡胶与纤维加强层硫化后制成的气囊,有很好的弹性和柔性,方便气囊变形,该气囊表面耐磨,摩擦力大,防止气囊被摩擦损坏,使气囊可以更好的带动扇叶转动。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启动电机带动叶轮转动,同时启动电缸,使电缸将扇叶推向叶轮,使扇叶与连接部件连接,由于连接部件随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扇叶转动,扇叶在进液管内转动,带动进液管内空气流动,将空气从泵体的出液口排出,使离心泵内的大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进而使液体被压入离心泵,通过叶轮转动使液体从出液口排出,使离心泵不需要使用传统的灌液方式就可以实现对液体的输送,提高了输送液体的效率;扇叶将液体吸入泵内后,控制器控制电缸将扇叶拉回原先位置,使扇叶不阻碍液体的流动过程,进一步提高
了离心泵对液体的输送效率。
[0019]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电缸推动扇叶,使扇叶前端的凸台挤压气囊,气囊被凸台挤压变形,由于气囊内部有压力,使气囊包覆表面凸起的凸台,由于支撑件带动气囊转动,气囊和凸台间有摩擦,进而使气囊渐渐带动凸台同步转动,由于气囊通过柔性包覆凸台而带动凸台转动,使凸台表面受到的剪切力更小,进而使扇叶不易损坏;由于气囊内充满油脂,油脂的密度较高,因此在凸台挤压气囊时,气囊内的油脂跟随气囊包覆凸台,使气囊带动凸台转动时,气囊的变形缓慢,使扇叶更快的与气囊同步转动。
[0020]3.本专利技术中在气囊内设置弹簧,由于弹簧支撑着气囊,当扇叶快要与气囊接触时,扇叶先与气囊被弹簧支撑的部分接触,由于弹簧的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灌液高效离心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电机(2)、泵体(3)、叶轮(4)、转动轴(5)、连接部件(6)、扇叶(7)和电缸(8);所述底板(1)上设置所述泵体(3);所述泵体(3)一端设置所述电机(2);所述泵体(3)一端与所述电机(2)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泵体(3)另一端设置所述电缸(8);所述电缸(8)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泵体(3)内设置所述叶轮(4);所述叶轮(4)与所述转动轴(5)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5)转动连接在所述泵体(3)中部;所述转动轴(5)一端与所述电机(2)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5)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件(6);所述泵体(3)靠近所述电缸(8)的一端设置进液管(31);所述进液管(31)内设置所述扇叶(7);所述扇叶(7)一端与所述电缸(8)的缸杆端部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灌液高效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6)包括支撑件(61)和气囊(62);所述支撑件(61)一端与所述转动轴(5)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61)上设置有圆柱槽;所述圆柱槽内设置所述气囊(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龙
申请(专利权)人:刘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