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热膨胀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74307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热膨胀微胶囊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荧光热膨胀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微胶囊包括囊芯和囊壁,囊芯为低沸点烷烃发泡剂,囊壁由内向外依次包括交联型聚脲缓冲层、荧光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荧光热膨胀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膨胀微胶囊
,尤其涉及一种荧光热膨胀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品质装饰用印刷品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具有3D视觉效果的特种印刷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微胶囊是指一种具有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壁壳的微型容器或包埋物,一般粒子大小在微米或毫米范围内。热膨胀微胶囊技术是将低沸点有机溶剂作为发泡剂包裹在热塑性聚合物壳体中的技术,当该类微胶囊被加热,其内部有机溶剂气化产生压力,同时外部囊壁软化,若此时囊壁的热塑性与内部有机溶剂气化产生的压力配合得当,就可以使微胶囊展现出良好的膨胀效果,且膨胀冷却后也不会回缩。正是由于这一特性,热膨胀微胶囊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发泡油墨领域,当含有热膨胀微胶囊的油墨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印刷在纸张、织物或硬质平面等承载物上并固化后,通过局部加热的方式,就可使印刷的图案或文字呈现突出的立体视觉效果。热膨胀微胶囊合成技术的发展对油墨应用技术水平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显著提升印刷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荧光热膨胀微胶囊,包括囊芯和包覆于所述囊芯外部的囊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芯为低沸点烷烃发泡剂,所述囊壁由内向外依次包括交联型聚脲缓冲层、荧光剂

丙烯酸酯共聚物复合物层和互穿网络交联丙烯酸酯共聚物保护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热膨胀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型聚脲缓冲层是由烷基二异氰酸酯与多官能度长链聚醚胺反应得到;和/或所述荧光剂

丙烯酸酯共聚物复合物层是由荧光剂与第一丙烯酸酯类单体反应得到;和/或所述互穿网络交联丙烯酸酯共聚物保护层是由含双键和环氧基的第二丙烯酸类单体聚合反应得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热膨胀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二异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6

己二异氰酸酯、甲烷二环已基二异氰酸酯或三甲基己二异氰酸酯中至少一种;和/或所述多官能度长链聚醚胺为分子量为5000

8000克/摩尔的三官能度长链聚醚胺。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热膨胀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丙烯酸酯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或所述第二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二缩水甘油醚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5.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荧光热膨胀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惰性气氛下,将低沸点烷烃发泡剂、烷基二异氰酸酯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水和丙酮的混合溶剂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水包油乳液;步骤二、将多官能度长链聚醚胺溶于水中,加入成核剂,混合均匀,得壁材乳液;搅拌条件下,将所述水包油乳液升温至59.5

60.5℃,滴加所述壁材乳液,滴加完成后保持相同温度继续搅拌12

14h,过滤,洗涤,干燥,得单层微胶囊;步骤三、惰性气氛下,将所述单层微胶囊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得单层微胶囊乳液;将第一丙烯酸酯类单体、引发剂和荧光剂混合均匀,得荧光复合材料乳液;将第二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引发剂混合均匀,得外层壁材乳液;步骤四、惰性气氛和搅拌条件下,将所述单层微胶囊乳液升温至64.5

65.5℃,然后滴加所述荧光复合材料乳液,滴加结束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莉莉李建华王亚涛董森王志彦郭学华
申请(专利权)人: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