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焦旭光专利>正文

一种运用于肿瘤科的积液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4304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用于肿瘤科的积液引流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运用于肿瘤科的积液引流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下方设置有底座,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升降机构。该运用于肿瘤科的积液引流装置,通过电机固定板、第二电机、转动轴、凸轮、活塞、T形活塞杆、弹簧、出料管、进料管、引流软管、针头放置架、穿刺针头和收集瓶的配合使用,对患者进行积液引流处理,不仅增加了装置的引流效率,减少患者手术的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还增加了装置的效率,同时还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防止出现倒吸的危险的发生,对积液处理彻底,防止出现引流不彻底,从而导致反复抽液造成大量蛋白流失,防止出现恶性循环。防止出现恶性循环。防止出现恶性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用于肿瘤科的积液引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运用于肿瘤科的积液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胸腔、腹腔、心包腔积液患者呈增长趋势,体腔积液的处理方法多采用传统的多次穿刺给药或手术切开引流其创伤风险大,易感染,患者往往出现并发症,疗效差造成患者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对肿瘤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肿瘤周围的积液进行引流排出。
[0003]在肿瘤科的临床实践中,常遇有肿瘤积液的情况,传统的方法是使用连接有标准穿刺针的橡胶软管,通过与之相连接的注射器,将肿瘤内的积液排出,但是这种方法存在引流器引出积水的速度较慢,引流效率低,而且引出的积液不方便回收或者直接弃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用于肿瘤科的积液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运用于肿瘤科的积液引流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下方设置有底座,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升降机构,工作台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箱,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用于肿瘤科的积液引流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下方设置有底座(2),底座(2)的上方设置有升降机构(3),工作台(1)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箱(4),安装箱(4)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抽取箱(5),抽取箱(5)的内部设置有负压机构(6),安装箱(4)的内部设置有推拉机构(7),安装箱(4)的内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出料管(8),出料管(8)的一端延伸抽取箱(5)的内部且出料管(8)上设置单向阀,抽取箱(5)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进料管(9),进料管(9)的一端与抽取箱(5)的内部相通且进料管(9)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引流软管(10),引流软管(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穿刺针头(12)且与穿刺针头(12)的内部相通,引流软管(10)上设置有单向阀,工作台(1)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针头放置架(11),针头放置架(11)的顶部外表面开设有放置槽,穿刺针头(12)的输入端放置在针头放置架(11)内,工作台(1)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伤口处理瓶(14),伤口处理瓶(14)的内部设置有伤口处理海绵棒(15),安装箱(4)的内部设置有收集瓶(17),底座(2)的底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保护壳(19),保护壳(19)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八组行走轮(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于肿瘤科的积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电机箱(301)、第一电机(302)、螺纹转动杆(303)、升降柱(304)、滑槽(305)、滑块(306)和连接杆(307),底座(2)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箱(301),电机箱(301)的内侧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02),电机箱(301)的顶部外表面转动安装有螺纹转动杆(303),第一电机(30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延伸至电机箱(301)的上方与螺纹转动杆(303)固定连接,螺纹转动杆(303)的外壁螺纹安装有升降柱(304),升降柱(304)的顶部外表面与工作台(1)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底座(2)的顶部外表面开设有两组滑槽(305),两组滑槽(305)的内部均滑动安装有滑块(306),两组滑块(306)的顶部外表面均铰接安装有连接杆(307),两组连接杆(307)的顶端均与升降柱(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旭光
申请(专利权)人:焦旭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