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云鹏专利>正文

一种升降调节的耕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3834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升降调节的耕犁,包括底座,还包括调整架设置在底座的上侧的一端处;第二刀具设置在底座的下侧且沿着其轴向延伸;横梁设置在调整架上;第一刀具设置在底座的端部;第一刀具包括第一刀板,还包括阻挡架设置在第一刀板的一侧的边缘处且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刀头设置在第一刀板的另一侧的边缘处;连接座连接在第一刀板和阻挡架上;连接座包括弹簧板;橡胶垫片设置在弹簧板的上侧的两端处;第二螺杆旋接在橡胶垫片上;承载座设置在弹簧板的下侧的中部;承载座包括框架;橡胶块设置在框架内;缓冲条设置在橡胶块的顶部;多个缓冲条沿着橡胶块的长度方向排列;升降调节的耕犁能根据土地翻耕需要进行调整。据土地翻耕需要进行调整。据土地翻耕需要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调节的耕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升降调节的耕犁。

技术介绍

[0002]在用耕犁进行土地翻耕时,对于不同的土壤结构的耕地,对于不同的农作物的其对耕地的田地的土壤翻耕的程度要求是不同的,例如,有的要求播种的深度较大,有的种子要求播种的深度较浅,对于不同类型的植物种子对土壤的要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的播种情况对田地进行翻耕。对于不同的耕地面积,在进行翻耕时需要提高翻耕销量。
[0003]但是,现有的耕犁其结构是固定的,在使用时只安装其结限定的范围对土地进行翻耕,其翻耕时的深度和翻耕土地的效率是不能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整的。
[000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升降调节的耕犁,其能够根据翻耕土地的需要进行调整,以满足各种情况下土地翻耕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调节的耕犁,用以解决耕犁不能根据土地翻耕需要进行调整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升降调节的耕犁,包括底座,还包括:
[0008]调整架,其设置在底座的上侧的一端处;
[0009]第二刀具,其设置在底座的下侧且沿着其轴向延伸;
[0010]横梁,其设置在调整架上;
[0011]第一刀具,其设置在底座的端部;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到第一刀具的侧壁上;
[0012]所述第一刀具包括第一刀板,还包括:
[0013]阻挡架,其设置在第一刀板的一侧的边缘处且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
[0014]第一刀头,其设置在第一刀板的另一侧的边缘处;
[0015]连接座,其连接在第一刀板和阻挡架上;
[0016]所述连接座包括:
[0017]弹簧板,其是圆弧状的;
[0018]橡胶垫片,其设置在弹簧板的上侧的两端处;
[0019]第二螺杆,其旋接在橡胶垫片上;
[0020]承载座,其设置在弹簧板的下侧的中部;
[0021]所述承载座包括:
[0022]框架,其是三棱柱状的;框架的靠近弹簧板的一侧是内凹的圆柱曲面;
[0023]橡胶块,其设置在框架内;
[0024]缓冲条,其设置在橡胶块的顶部;多个缓冲条沿着橡胶块的长度方向排列;缓冲条是半圆柱状。
[0025]优选地,所述调整架包括:
[0026]中心板,其是长方体状的;
[0027]支撑板,其是长方体状的且沿着垂直于中心板的方向设置在其中部;
[0028]调整座,其设置在中心板的侧壁上且连接到支撑板的下侧;
[0029]升降杆,其设置在中心板的下端;
[0030]螺管,其旋接在升降杆的下端。
[0031]优选地,所述调整座包括:
[0032]支撑块,其是三棱柱状的;
[0033]旋转座,其设置在支撑块的顶部的一端处;
[0034]升降块,其设置子支撑块的顶部的另一端处;
[0035]推动件,其枢接在支撑块的上侧;
[0036]调节件,其旋接在支撑块内且上端连接到推动件的下侧。
[0037]优选地,所述调节件包括载物杆,还包括:
[0038]第一螺母,其旋接在载物杆的下端;
[0039]支撑框,其是三棱柱状的且设置在载物杆的上端;在支撑框内凹设有楔形的第一支撑槽;
[0040]隔板,其设置在第一支撑槽里面;
[0041]缓冲板,其设置在支撑框的上侧;
[0042]第一弹簧,其绑定在支撑框的底部和缓冲板之间。
[0043]优选地,所述旋转座包括:
[0044]第一外壳,其是矩形的且内部穿设有第一缓冲腔;
[0045]第一隔板,其固定在第一外壳内且将第一缓冲腔分割成两个缓冲空间;
[0046]第一支撑板,其设置在第一外壳的上部;
[0047]第一支撑架,其是凹字形的且设置在缓冲空间内;
[0048]第四弹簧,其绑定在第一支撑架内;
[0049]第一承载座,其是半圆柱状的且设置在第一外壳的下侧;
[0050]第一转轴,其沿着第一承载座的轴向旋接于其上。
[0051]优选地,所述阻挡架包括:
[0052]第一刮板,其侧壁是内凹的圆柱曲面;
[0053]顶板,其设置在第一刮板的上边缘其沿着其轴向延伸;
[0054]连接板,其设置在第一刮板的侧壁上;
[0055]第一螺杆,其旋接于连接板上;多个第一螺杆沿着连接板的轴向排列;
[0056]第二螺母,其设置在第一螺杆的下部;
[0057]第二弹簧,其套设于第一螺杆的下端。
[0058]优选地,所述第一刀头包括:
[0059]刀具本体,其是楔形的;
[0060]固定框,其是四棱台状的且固定在刀具本体的下端;
[0061]第一刀刃,其设置在固定框内;
[0062]第一螺栓,其旋接在第一刀刃和固定框上;
[0063]衬板,其设置在固定框的内壁上且压紧在第一刀刃的侧壁上。
[0064]优选地,所述第二刀具包括第一连接板,还包括:
[0065]第三螺杆,其旋接在第一连接板的上部;
[0066]调节板,其沿着垂直于第一连接板的方向设置在其侧壁上且沿着第一连接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0067]刀板,其枢接在调节板的背离第一连接板的一端;
[0068]第一螺管,其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
[0069]伸缩杆,其旋接到第一螺管上且端部枢接到刀板上;
[0070]第三弹簧,其套设在伸缩杆上。
[0071]优选地,所述刀板包括:
[0072]安装板,其四棱台状的;
[0073]刀刃,其设置在安装板的侧壁上;多个刀刃沿着安装板的高度方向排列。
[0074]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梯形的基板;在基板的上侧边缘处固定有承载条。
[0075]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76](1)当第一刮板转动时拉动连接座、第一刀板和第一刀头,第一刀板和第一刀头的倾斜角度改变,从而实现第一刀头的倾斜角度的改变。通过将第一刀头转动到不同的倾斜角度,当第一刀头和竖直方向的夹角较小时,则第一刀头能在竖直方向上较深的切入到土地内,实现对土地较大深度的翻耕。当第一刀头的倾斜较大较大时,第一刀头向背离调整架的方向向外翘起,两个第一刀头的横着展开的幅度变大,从而扩展其翻耕土地的面积,便于提供土地翻耕效率。
[0077](2)旋转第二螺杆,第二螺杆带动橡胶垫片和弹簧板,弹簧板采用弹簧钢制备成,弹簧板受到挤压后产生变形。弹簧板的两端分别向外变形且分别推动阻挡架和第一刀板,以调整阻挡架和第一刀板的倾斜角度和张开的幅度,通过将第一刀板调整到不同的倾斜角度和展开的幅度,当第一刀板向下展开的幅度较大时,在翻耕土地时,则两个第一刀板能够同时翻耕角大范围的土地,提高翻耕的效率。
[0078](3)将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调节的耕犁,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5),还包括:调整架(1),其设置在底座(5)的上侧的一端处;第二刀具(4),其设置在底座(5)的下侧且沿着其轴向延伸;横梁(2),其设置在调整架(1)上;第一刀具(3),其设置在底座(5)的端部;横梁(2)的两端分别连接到第一刀具(3)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刀具(3)包括第一刀板(33),还包括:阻挡架(31),其设置在第一刀板(33)的一侧的边缘处且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刀头(34),其设置在第一刀板(33)的另一侧的边缘处;连接座(32),其连接在第一刀板(33)和阻挡架(31)上;所述连接座(32)包括:弹簧板(323),其是圆弧状的;橡胶垫片(322),其设置在弹簧板(323)的上侧的两端处;第二螺杆(321),其旋接在橡胶垫片(322)上;承载座(324),其设置在弹簧板(323)的下侧的中部;所述承载座(324)包括:框架(3241),其是三棱柱状的;框架(3241)的靠近弹簧板(323)的一侧是内凹的圆柱曲面;橡胶块(3242),其设置在框架(3241)内;缓冲条(3243),其设置在橡胶块(3242)的顶部;多个缓冲条(3243)沿着橡胶块(3242)的长度方向排列;缓冲条(3243)是半圆柱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升降调节的耕犁,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架(1)包括:中心板(11),其是长方体状的;支撑板(12),其是长方体状的且沿着垂直于中心板(11)的方向设置在其中部;调整座(13),其设置在中心板(11)的侧壁上且连接到支撑板(12)的下侧;升降杆(14),其设置在中心板(11)的下端;螺管(15),其旋接在升降杆(14)的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升降调节的耕犁,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座(13)包括:支撑块(131),其是三棱柱状的;旋转座(135),其设置在支撑块(131)的顶部的一端处;升降块(133),其设置子支撑块(131)的顶部的另一端处;推动件(134),其枢接在支撑块(131)的上侧;调节件(132),其旋接在支撑块(131)内且上端连接到推动件(134)的下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升降调节的耕犁,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132)包括载物杆(1322),还包括:第一螺母(1321),其旋接在载物杆(1322)的下端;支撑框(1323),其是三棱柱状的且设置在载物杆(1322)的上端;在支撑框(1323)内凹设有楔形的第一支撑槽;隔板(1324),其设置在第一支撑槽里面;
缓冲板(1326),其设置在支撑框(1323)的上侧;第一弹簧(1325),其绑定在支撑框(1323)的底部和缓冲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李云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