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前富专利>正文

一种有机复合肥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371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复合肥制备方法,包括挤压机构、分筛机构和圆板,所述的圆板上安装有分筛机构,位于分筛机构的正上方设置有挤压机构,所述的挤压机构安装在圆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今通过挤压造粒设备对有机复合肥进行生产造粒时,原料直接挤压成型,没有预先挤压成片料,造成密度过小,容易导致造粒后的肥料颗粒送散,并且肥料颗粒容易粘结在一起,没有针对打散,造成粉状颗粒较多,没有进行分筛过滤,将不合格的颗粒经回收后粉碎重新造粒,造成肥料颗粒的整体造粒质量下降等问题。造成肥料颗粒的整体造粒质量下降等问题。造成肥料颗粒的整体造粒质量下降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复合肥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肥造粒
,特别涉及一种有机复合肥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复合肥是一种既含有机质又含适量化肥的复混肥;它是对粪便、草炭通过微生物发酵进行无害化和有效化处理,并添加适量化肥、腐殖酸、氨基酸或有益微生物菌,经过造粒或直接掺混而制得的商品肥料;
[0003]为了便于有机复合肥的投料和储存,通常制成为颗粒状,有机复合肥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原料粉碎、搅拌、造粒、烘干、冷却、筛分、包膜等一系列过程;而传统的有机复合肥造粒采用湿法造粒工艺,湿法造粒工艺也称化学造粒法,湿法造粒工艺能耗高,大部分能量都用于干燥系统,而且有大量的腐蚀性污水排放,污染环境;与传统的湿法造粒不同,挤压造粒工艺则避免了干燥过程,因而降低了能耗和成本,并且没有污染物排放,是一种节能、环保的造粒工艺;
[0004]现今通过挤压造粒设备对有机复合肥进行生产造粒时,原料直接挤压成型,没有预先挤压成片料,造成密度过小,容易导致造粒后的肥料颗粒送散,并且肥料颗粒容易粘结在一起,没有针对打散,造成粉状颗粒较多,没有进行分筛过滤,将不合格的颗粒经回收后粉碎重新造粒,造成肥料颗粒的整体造粒质量下降;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复合肥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复合肥制备方法,其使用了一种有机复合肥制作造粒设备,该制作造粒设备包括挤压机构、分筛机构和圆板,采用上述制作造粒设备对有机复合肥进行挤压造粒的具体方法如下:
[0006]S1、原料配料搅拌:将粪便、草炭通过微生物发酵进行无害化和有效化处理,并添加适量化肥、腐殖酸、氨基酸或有益微生物菌按一定比例配备,再将配好的原料搅拌均匀;
[0007]S2、挤压造粒:将搅拌均匀的原料送入挤压机构中,通过挤压力的作用下,原料被挤压成密实的片料,片料通过挤压破碎后再经历打散即可得到所需粒度的颗粒肥料;
[0008]S3、过滤筛分:通过分筛机构将上述S2中的颗粒肥料进行过滤筛分;
[0009]S4、分类收集:将上述S3中筛分后符合标准值的颗粒被运走,筛下的粉状颗粒则返回挤压机构中再次造粒;实现分类收集;
[0010]所述的圆板上安装有分筛机构,位于分筛机构的正上方设置有挤压机构,所述的挤压机构安装在圆板上;
[0011]所述的挤压机构包括主梁排料架、执行框、入料框、主辊轴、挤压主轴、主转轴、一号主齿轮、二号主齿轮、三号主齿轮、链轮、链条、副辊轴、挤压副轴、副转轴、一号副齿轮、二号副齿轮、三号副齿轮、步进电机和毛刷板;所述的主梁排料架安装在圆板上,位于主梁排料架的正上方安装有执行框,位于执行框的端面上安装有入料框,所述的主梁排料架、执行
框和入料框均为空腔结构设计,所述执行框的内部分别通过轴承自上而下的安装有主辊轴、挤压主轴和主转轴,位于主辊轴、挤压主轴和主转轴的外侧轴端外圈分别安装有一号主齿轮、二号主齿轮和三号主齿轮,位于一号主齿轮、二号主齿轮和三号主齿轮的外侧设置有链轮,所述的链轮分别通过销栓安装在主辊轴、挤压主轴和主转轴的外侧轴端上,所述的链轮之间通过外圈设置的链条相互转动连接,位于主辊轴、挤压主轴和主转轴的相对侧设置有副辊轴、挤压副轴和副转轴,所述的副辊轴、挤压副轴和副转轴分别通过轴承自上而下的安装在执行框的内部,位于副辊轴、挤压副轴和副转轴的外侧轴端上安装有一号副齿轮、二号副齿轮和三号副齿轮,所述的一号副齿轮、二号副齿轮和三号副齿轮分别通过啮合转动方式与一号主齿轮、二号主齿轮和三号主齿轮相互连接,所述的步进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主梁排料架上,位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端通过法兰与主转轴外侧轴端上链轮相互连接,位于主转轴和副转轴的正上方设置有毛刷板,所述的毛刷板对称的安装在执行框的内壁上;通过步进电机驱动链轮啮合转动链条,实现一号主齿轮、二号主齿轮和三号主齿轮的同步旋转动作,通过一号主齿轮、二号主齿轮和三号主齿轮分别啮合转动一号副齿轮、二号副齿轮和三号副齿轮,分别实现主辊轴与副辊轴、挤压主轴与挤压副轴、主转轴和副转轴的同步对向旋转动作,通过毛刷板可清扫排出挤压主轴与挤压副轴成型后的肥料颗粒。
[0012]优选的,所述的分筛机构包括环形分筛框、转封门、锁扣把手、密封扣、曲柄连杆、主立柱、旋动齿轮、直齿轮、电动机、副立柱、环形排料框和导流槽架;所述的环形分筛框上通过蝶形铰链安装有转封门,位于转封门的外壁上安装有锁扣把手,所述的锁扣把手通过旋转卡接方式与密封扣连接锁紧,所述的密封扣安装在环形分筛框的外壁上,所述环形分筛框的三个支角下端均通过轴承设置有曲柄连杆,位于环形分筛框的最左端支角下方曲柄连杆的轴端外圈安装有旋动齿轮,且曲柄连杆的底部轴端通过铰链销安装在主立柱上,位于旋动齿轮的外侧设置有直齿轮,所述的直齿轮通过轴承安装在主立柱上,位于主立柱的外壁上通过电机座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直齿轮的底部轴端相互连接,且直齿轮通过啮合转动方式与旋动齿轮相互连接,所述环形分筛框其余两个支角下端的曲柄连杆分别通过铰链销安装在副立柱上,位于环形分筛框的正下方设置有环形排料框,所述的主立柱与副立柱均连接在环形排料框的外壁上,位于环形排料框的外壁上安装有导流槽架;通过锁扣把手关合转封门并与密封扣连接锁紧,然后通过电动机驱动直齿轮啮合转动旋动齿轮,使曲柄连杆旋转拉动环形分筛框实现偏心回转的分筛动作,通过环形排料框盛接筛下掉落的粉状颗粒,并通过导流槽架向外排出
[0013]优选的,所述主转轴和副转轴的轴杆外圈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呈线性排布的叶片,且主转轴与副转轴之间的叶片呈交错排布,将所述主转轴和副转轴的轴杆外圈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呈线性排布的叶片,且主转轴与副转轴之间的叶片呈交错排布,便于将脱模掉落而下部分相连的颗粒打散,有利于后续的过滤分筛。
[0014]优选的,所述挤压主轴和挤压副轴的轴面上设置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呈环形排布的凹槽,将所述挤压主轴和挤压副轴的轴面上设置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呈环形排布的凹槽,便于将化肥原料压入凹槽中,通过对向挤压使粉状原料排出空气,形成颗粒状肥料。
[0015]优选的,所述的环形分筛框和转封门上均匀开设有过滤孔,将所述的环形分筛框和转封门上均匀开设有过滤孔,便于过滤分筛出符合标准值的颗粒,而筛下的粉状颗粒则返回挤压机构中再次造粒。
[0016]优选的,所述的环形排料框和导流槽架均为从高到低倾斜设计,将所述的环形排料框和导流槽架均为从高到低倾斜设计,便于导向滑落排出筛下的粉状颗粒,方便收集再次造粒。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一、本专利技术通过主辊轴与副辊轴对向挤压化肥原料,在强大的挤压力作用下,使原料被挤压成密实的片料,有效的提高了后续化肥造粒的颗粒强度。
[0018]二、本专利技术通过挤压主轴与挤压副轴对向挤压密实后的片料,使片料发生塑性变形和脆性断裂,然后使其致密化形成颗粒,而细小颗粒在各种力作用下牢固结合,颗粒直径由挤压主轴与挤压副轴的凹槽模腔大小控制,颗粒的粒径几乎相同,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复合肥制备方法,其使用了一种有机复合肥制作造粒设备,该制作造粒设备包括挤压机构(1)、分筛机构(2)和圆板(3),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制作造粒设备对有机复合肥进行挤压造粒的具体方法如下:S1、原料配料搅拌:将粪便、草炭通过微生物发酵进行无害化和有效化处理,并添加适量化肥、腐殖酸、氨基酸或有益微生物菌按一定比例配备,再将配好的原料搅拌均匀;S2、挤压造粒:将搅拌均匀的原料送入挤压机构(1)中,通过挤压力的作用下,原料被挤压成密实的片料,片料通过挤压破碎后再经历打散即可得到所需粒度的颗粒肥料;S3、过滤筛分:通过分筛机构(2)将上述S2中的颗粒肥料进行过滤筛分;S4、分类收集:将上述S3中筛分后符合标准值的颗粒被运走,筛下的粉状颗粒则返回挤压机构(1)中再次造粒;实现分类收集;所述的圆板(3)上安装有分筛机构(2),位于分筛机构(2)的正上方设置有挤压机构(1),所述的挤压机构(1)安装在圆板(3)上;所述的挤压机构(1)包括主梁排料架(100)、执行框(101)、入料框(102)、主辊轴(103)、挤压主轴(104)、主转轴(105)、一号主齿轮(106)、二号主齿轮(107)、三号主齿轮(108)、链轮(109)、链条(110)、副辊轴(111)、挤压副轴(112)、副转轴(113)、一号副齿轮(114)、二号副齿轮(115)、三号副齿轮(116)、步进电机(117)和毛刷板(118);所述的主梁排料架(100)安装在圆板(3)上,位于主梁排料架(100)的正上方安装有执行框(101),位于执行框(101)的端面上安装有入料框(102),所述的主梁排料架(100)、执行框(101)和入料框(102)均为空腔结构设计,所述执行框(101)的内部分别通过轴承自上而下的安装有主辊轴(103)、挤压主轴(104)和主转轴(105),位于主辊轴(103)、挤压主轴(104)和主转轴(105)的外侧轴端外圈分别安装有一号主齿轮(106)、二号主齿轮(107)和三号主齿轮(108),位于一号主齿轮(106)、二号主齿轮(107)和三号主齿轮(108)的外侧设置有链轮(109),所述的链轮(109)分别通过销栓安装在主辊轴(103)、挤压主轴(104)和主转轴(105)的外侧轴端上,所述的链轮(109)之间通过外圈设置的链条(110)相互转动连接,位于主辊轴(103)、挤压主轴(104)和主转轴(105)的相对侧设置有副辊轴(111)、挤压副轴(112)和副转轴(113),所述的副辊轴(111)、挤压副轴(112)和副转轴(113)分别通过轴承自上而下的安装在执行框(101)的内部,位于副辊轴(111)、挤压副轴(112)和副转轴(113)的外侧轴端上安装有一号副齿轮(114)、二号副齿轮(115)和三号副齿轮(116),所述的一号副齿轮(114)、二号副齿轮(115)和三号副齿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前富杨金莲
申请(专利权)人:赵前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