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系统内短路预警方法、装置、介质、车载系统和车辆
[0001]本公开涉及车辆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系统内短路预警方法、装置、介质、车载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由于能源短缺以及传统汽车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以电能为动力的电动汽车应运而生。
[0003]通常,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采用锂电池包,锂电池包包括串联的多个电池模组,每个电池模组包括串联的多个最小模组单元,每个最小模组单元包括并联的多个电芯;且通常将一个最小模组单元视为一个单体电池。由于在电芯和电池包(也称为电池系统)生产环境、设备、工艺、材料等原因,可能导致电池系统内存在短路。为确保电池系统正常工作,识别(或称判断)电池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内短路尤为重要。
[0004]现有的电池系统内短路判断方法主要通过单体电池的电压异常偏低或温度异常偏高来判断;或者通过行车工况下单体电池电压异常偏低同时所对应的温度传感器温度异常偏高来判断。上述判断方法中,前者未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系统内短路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同一时刻下,获取单体电池最大电压和单体电池最小电压;获取单体电池最小电压的单体电池的温度;获取单体电池最小电压的单体电池所处温度场的温度;基于所述单体电池最大电压、所述单体电池最小电压、所述单体电池的温度和所述温度场的温度,判断电池系统是否存在内短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单体电池最大电压、所述单体电池最小电压、所述单体电池的温度和所述温度场的温度,判断电池系统是否存在内短路包括:基于所述单体电池最大电压和所述单体电池最小电压,确定所述电池系统的电芯压差;基于所述单体电池的温度和所述温度场的温度,确定所述单体电池的相对温度;基于所述电芯压差和所述相对温度,判断是否满足内短路条件;在满足所述内短路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电池系统存在内短路;在不满足所述内短路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电池系统不存在内短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短路条件为:
△
U≥γ,且
△
T≥A;其中,
△
U代表所述电芯压差,γ代表预设压差阈值;
△
T代表所述相对温度,A代表预设温差阈值;且
△
U=U1
‑
U2,
△
T=T1
‑
T2;其中,U1代表所述单体电池最大电压,U2代表所述单体电池最小电压;T1代表所述单体电池的温度,T2代表所述温度场的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温差阈值满足:1℃≤A≤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体电池最小电压的单体电池的温度包括:获取单体电池最小电压的单体电池所对应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所述获取单体电池最小电压的单体电池所处温度场的温度包括:获取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距离最近的辅助温度传感器的温度。6.根据权利要求1
‑
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同一时刻下,获取单体电池最大电压和单体电池最小电压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电池系统的当前健康状态数值;确定所述当前健康状态数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健康状态阈值。7.根据权利要求1
‑
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同一时刻下,获取单体电池最大电压和单体电池最小电压之前,还包括:获取充电标志位数据;基于所述充电标志位数据,确定所述电池系统处于充电状态下;其中,所述充电状态包括离线充电状态或车载充电状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健,柳志民,刘荣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